统编版四下语文 1古诗词三首 课件(4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下语文 1古诗词三首 课件(4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1 17:5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古诗词三首第1课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导入课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第一课时兴致各种兴致一年四季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xìng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介绍作者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蛺蝶飞。读一读
夏季//////////平时接触一首新的古诗时,我们是怎么学的呢?
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解诗意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蛺蝶飞。解诗意
篱笆蝴蝶的一种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人物等,这样,说起意思就更生动、更流畅。解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解诗意
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自读提示劳动的辛劳劳动的快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悟诗情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四种植物的特点,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特色。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蛺蝶飞。悟诗情
侧面反映农民的忙碌:早出晚归静景动景静中有动,显得更静悟诗情
  整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的恬静、优美及自然之趣。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拓展延伸 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导入诗歌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新市徐公店
第二课时住
宿地
名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介绍诗人句段导读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等传世。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长期居住在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看见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写作背景读一读
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líshūxú认一认
读一读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读一读
再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赏古诗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荫。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树上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荫。 静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古诗
奔跑寻找 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古诗
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色彩:绿、黄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拓展延伸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导入课题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第三课时词牌名长短句上片下片上下片词可以一边吟诵,一边合乐歌唱。辛弃疾(1140-1207),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介绍作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读一读
ǎobōpéng茅檐:代茅草屋。
相媚好:彼此亲热地在一起。
亡赖:同“无赖” ,不是耍赖皮,而是顽皮、可爱。
翁媪:老年夫妇。
吴音:吴地方言,文中指的是江西上饶一带的方言。因为吴地方言柔软、富有音律感,像唱歌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吴侬软语。
词语理解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读一读
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读了这首词,你的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四人一组,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然后选一人把你们说的写下来,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写得最逼真、最细腻?
学习提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悟词情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陶醉醉于美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于孩子的成长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醉于幸福美满的生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悟词情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逍遥快乐顽皮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悟诗情
喜欢乡村生活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写作背景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悟诗情
喜欢乡村生活怀着向往和希望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拓展延伸1. 给下列粗体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 lè yuè ) 茅檐 (yán yáng)
剥莲蓬 (bō bāo)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 翁媪(wēn ǎo)
√√√√√√2.选词填空。
维持 坚持 保持
(1)我们只有( )每天打扫的好制度,才能( )校园环境的美丽清洁. (2)民警在( )交通秩序时,既能( )原则,又能( )良好的警容风貌,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坚持保持维持保持保持3.读读下面几句诗,猜一猜分别是描写什么儿童生活的什么场景,连一连。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斗蟋蟀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放风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钓鱼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