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作品梗概”。梗概,是作品的简要内容,属于读书笔记的一种。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的学习,对梗概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写作品梗概有了一定的基础。
教材的第一部分,通过三个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梗概,让学生初步了解梗概的作用和目的,以此激发他们的习作动机。
教材的第二部分,提示了写梗概一般要经历的三个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了具体指导。其中,“读懂内容,把握脉络”是写梗概的基础和前提;“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是写梗概的关键。教材提示了具体的方法: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所谓“主干”,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所谓“枝叶”,则是这本书细枝末节的内容。学生区别好“主干”和“枝叶”才能够写好梗概。“锤炼语言,连贯表达”是写梗概的最后环节,通过适当删补内容,将概括出来的“主干”连接起来,让梗概内容完整、语意清楚、语言连贯。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评价标准是梗概能否让读者明白这本书的大意。把评价对象交给读者,形成一种真实的评价,让学生懂得写梗概的基本要求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书的大意。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作品梗概”。梗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习作类型,写梗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本单元的《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给学生提供了梗概的范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梗概,为习作作了铺垫。所以利用好《鲁滨逊漂流记》中作品梗概上好课十分关键,只有上好课了,学生对梗概有了一定的认识,写作品梗概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才不会有畏难情绪。
三、教学目标:
1.借助“例文支架”运用“理、筛、炼、连”的方法学写作品梗概。
2.运用“图表”和“问题支架”提炼重点,锤炼语言。
3.保持作品原意,连贯通顺。
四、重难点
1.借助“例文支架”运用“理、筛、炼、连”的方法学写作品梗概。
2.运用“图表”和“问题支架”提炼重点,锤炼语言。
3.保持作品原意,连贯通顺。
五、课前准备
课件
六、教学步骤
课前五分钟:佳作赏析。(前三分钟,一位同学上台阅读提前准备的佳作,后两分钟师生点评佳作。)
(一)创设情境,确定书目
??? ?1.同学们,学校要修订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请六年级同学一起参。请你从近两年阅读的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本中外名著,写出作品梗概:能抓住重点内容概括,语言简洁,500字左右。希望你介绍的书目被选中呦!
过渡语:什么是作品梗概呢?你读过哪些作品梗概?
2.了解什么是作品梗概。
“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作简单的介绍等。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过渡语:我们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对该书的主要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本书,如何来写作品梗概。
3.现在,请孩子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最喜欢的三本书,请你挑选最想写的一本,确定要介绍的书目。
4.请同学们回忆书中的内容,完成填空:
《 》这部作品主要写 (主人公)
(起因), 他(她)(怎样做) (结局)。
表现了(展现了) (人物形象)。
5.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了解作品梗概、填空等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梗概、简单表达书中的内容,从而有效过渡到课堂习作教学的情境。
借助例文,提炼方法
1.浏览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按要求完成下表:
(1)根据《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段次和事件,找出原作品中相对应的目录,填入下表。
(2)找出《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过度语段填入下表。
原作品目录 作品梗概段次和事件小标题 梗概的过度语段 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违背父命去航海 沦为奴隶 出逃 成为种植原主 1.喜欢航海 过渡段: 第四段 过渡词句: 从前、有一次、等到潮水退了、每天、十八年过去了、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年之后、有一天清晨等 “理”清脉络 “筛”取重点 锤“炼”语言 “连”段成文
再次航海 2.流落荒岛
荒岛建家园 3.船中搬物 4.搭建帐篷
荒岛上的麦苗 艰辛耕作 自制器具 圈地驯养 6.打猎捕鱼 圈养山羊 播种麦子
发现脚印 海边人骨 恐怖的人肉宴 7.防范野人
“星期五的出现” 教育和考验 8.救出“星期五”
绝处逢生 大获全胜 9.救出船长 回到英国
2.四人小组合作,结合上表,比较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异同?
3.学生思考并交流。
4.教师引导梳理异同:
(1)相同:主题不变 人物形象不变 脉络不变 主要情节不变
(2)不同:字数减少 章节减少 内容减少 语言精练
连段成文 人称变化
5.小结方法:写梗概四字诀:
“理”理清脉络,理解要点
“筛”筛取重点,筛去枝叶
“炼”凝练内容,锤炼语言
“连”连段成文,连贯通顺
【设计意图】借助《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例文,利用表格梳理作品梗概的段次和事件,找出原作品中相对应的目录,通过对比,形象直观地提炼写梗概的方法。为写梗概做好铺垫。
(三)运用方法,构思梗概
1.浏览自己拟写梗概的作品目录,围绕作品主题和主要人物形象,“理”出要保留的主要情节的章节,并把相对应的目录序号填入下面表格。
作品主题
主要人物形象
故事发生
情节发展
故事结局
2.自主浏览保留章节的内容,找到主要情节中的重点段落,并列出小标题,填入下表。
作品名称 主要情节 重点段落
例:《鲁滨逊漂流记》 荒岛生存 流落荒岛、船中取物、 搭建帐篷、打猎捕鱼、 圈养山羊、播种麦子
3.尝试概括:围绕主要人物的主要情节所列出的重点段落的小标题,选择一两个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几句话。
4.学生练习概括,并交流。
5.借助《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片段问题引导:
小贴士1: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作品主要人物遇到什么困难?
(2)他想了什么?
(3)他做了什么?
出示样例:《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片段一: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困难)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想法),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插上树枝作防御,又把羊分在几个地方圈养。(做法)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想法)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想法)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做法)(防范野人——概括了三个章节)
片段二: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他想要活下去,必须要自己想办法找到食物。鲁滨逊偶然吧船上带来的很少的麦子撒在围墙里,不就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播种麦子)
小结:以上梗概片段中写了:遇到的困难、他的想法、他的做法、结果。
过渡句:通过以上的梗概片段,我们知道了如何构思作品梗概了,在构思作品梗概时,我们要提示下自己:1.我是否提炼了重点情节中的重点段落?2.我是否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3.我写的梗概是否保持作品原意、连贯通顺?
下面我们来想一想,怎样才能使作品的梗概保持连贯呢?
【设计意图】借助《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样例,运用“图表”和“问题支架”提炼重点内容。为写梗概做好铺垫。
(四)锤炼语言,保持连贯
1.出示小贴士2:描述性语言改叙述性语言
保留“是什么”: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
去掉“怎么样”:去掉修辞语句、去掉修饰语句说什么、去掉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语言的直接描写改为转述
2.出示句子:学习直接引语变为转述句的方法
原句:毛主席舀了两碗水送到她们母女俩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还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
概括:毛主席让母女俩歇会儿,然后与警卫员一起帮她们推碾子。
3.练习修改:要把人物动作描写进行选择后,概括成叙述性的话。
原句:从受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哪里。
概括:毛主席收到这封电报后悲痛万分,茶饭不思。
4. 出示小贴士3: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言清楚连贯。
5.出示小贴士4:注意段落间的过渡。(以作品梗概为例)段落间以时间为顺序,过渡自然,语句连贯。
【设计意图】借助片段,练习锤炼语言的方法,为梗概中保持语言连贯做好铺垫。
(五)总结
回顾方法:写梗概四字诀:
“理”理清脉络,理解要点
“筛”筛取重点,筛去枝叶
“炼”凝练内容,锤炼语言
“连”连段成文,连贯通顺
(六)佳作引路
《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七、作业布置
按照今天学习的写梗概的方法,选择你读过的一本书写梗概。
八、板书设计
写梗概四字诀:
“理”理清脉络,理解要点
“筛”筛取重点,筛去枝叶
“炼”凝练内容,锤炼语言
“连”连段成文,连贯通顺
(共37张PPT)
习作:写作品梗概
第二课
学校要修订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请六年级同学一起参。请你从近两年阅读的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本中外名著,写出作品梗概:能抓住重点内容概括,语言简洁,500字左右。希望你介绍的书目被选中呦!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我们对该书的主要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
“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作简单的介绍等。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拿出课前准备的最喜欢的三本书,请你挑选最想读的一本,确定要介绍的书目。
请同学们回忆书中的内容,完成填空:
《 》这部作品主要写 (主人公)
(起因), 他(她)(怎样做)
(结局)。
表现了(展现了) (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的方式,浏览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按要求完成下表:
根据《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段次和事件,找出原作品中相对应的目录,填入下表。
找出《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过度语段填入下表。
结合表格,比较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异同?
原作品目录 作品梗概段次和事件小标题 梗概的过度语段 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原作品目录 作品梗概段次和事件小标题 梗概的过度语段 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违背父命去航海
沦为奴隶
出逃
成为种植原主 1.喜欢航海 ?
?
?
?
?
?
过渡段:
第四段
过渡词句:
从前、有一次、等到潮水退了、每天、十八年过去了、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年之后、有一天清晨等。 ?
?
?
?
?
?
?
?
?
?
“理”清脉络
“筛”取重点
锤“炼”语言
“连”段成文
再次航海 2.流落荒岛
荒岛建家园 3.船中搬物
4.搭建帐篷
荒岛上的麦苗
艰辛耕作
自制器具
圈地驯养
? 6.打猎捕鱼
圈养山羊
播种麦子
发现脚印
海边人骨
恐怖的人肉宴 7.防范野人
“星期五的出现”
教育和考验 8.救出“星期五”
绝处逢生
大获全胜 9.救出船长
回到英国
结合上表,通过比较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我们发现的异同有:
相同
主题不变
人物形象不变
脉络不变
主要情节不变
不同
字数减少
章节减少
内容减少
语言精练
连段成文
人称变化
写梗概四字诀:
“理”理清脉络,理解要点
“筛”筛取重点,筛去枝叶
“炼”凝练内容,锤炼语言
“连”连段成文,连贯通顺
浏览自己拟写梗概的作品目录,围绕作品主题和主要人物形象,“理”出要保留的主要情节的章节,并把相对应的目录序号填入下面表格。
作品主题 ?
主要人物形象 ?
故事发生 ?
情节发展 ?
故事结局 ?
小提示:我是否抓住了主要人物?是否理出了主要线索?是否抓住了主要情节?
自主浏览保留章节的内容,找到主要情节中的重点段落,并列出小标题,填入下表。
作品名称 主要情节 重点段落
? ? ?
? ?
? ?
例:《鲁滨逊漂流记》 ?
荒岛生存 流落荒岛、船中取物、
搭建帐篷、打猎捕鱼、
圈养山羊、播种麦子
尝试概括:围绕主要人物的主要情节所列出的重点段落的小标题,选择一两个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几句话。
4.问题引导: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尝试概括:
围绕主要人物的主要情节所列出的重点段落的小标题,选择一两个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几句话。
2.问题引导:
小贴士1: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就可以了。
(1)作品主要人物遇到什么困难?(问题 矛盾 冲突等)
(2)他想了什么?
(3)他做了什么?
片段一: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插上树枝作防御,又把羊分在几个地方圈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防范野人——概括了三个章节)
样例:《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困难+想法+做法
困难+想法---想法+做法
片段二: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他想要活下去,必须要自己想办法找到食物。鲁滨逊偶然吧船上带来的很少的麦子撒在围墙里,不就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播种麦子)
样例:《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困难+想法+做法+结果
小提示:
1.我是否提炼了重点情节中的重点段落?
2.我是否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
3.我写的梗概是否保持作品原意、连贯通顺?
小贴士2:描述性语言改叙述性语言
保留“是什么”
做什么
说什么
想什么
……
去掉“怎么样”
去掉修辞语句
去掉修饰语句说什么
去掉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
对人物语言的直接描写改为转述
1.对人物语言的直接描写概括成叙述性的话——直接引语变为转述句。
毛主席舀了两碗水送到她们母女俩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还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
毛主席让母女俩歇会儿,然后与警卫员一起帮她们推碾子。
原句
概括
2.要把人物动作描写进行选择后,概括成叙述性的话。
从受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哪里。
毛主席收到这封电报后悲痛万分,茶饭不思。
原句
概括
小贴士3: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言清楚连贯。
有一次,鲁滨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小贴士4:
注意段落间的过渡。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海面上也平静下来。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还带回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段落间以时间为顺序,过渡自然,语句连贯。
理清脉络,把握要点
筛取重点,筛去枝叶
凝练内容,锤炼语言
理
筛
连
炼
连段成文,连贯通顺
写好开头
《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精灵,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一个小人。
此段故事梗概的开头,根据故事内容入手,去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包莉姨妈家里。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精灵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去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等。他甚至喜欢上了名叫蓓琪·撒切尔的女孩,并想尽办法来“追求”她。
开头抓住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结合他的家庭背景、个人爱好进行介绍。
写好结尾
孩子们,赶快打开这本有趣的书,让我们一起开始阅读之旅吧!你马上就会和瑞典少年尼尔斯一起,骑上白鹅,跟随大雁们一起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经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险,聆听一个个温馨美丽的传说,开始一段奇妙的空中旅行吧。
结尾用饶有兴趣的语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小传还登在了镇报上……
对原著的结尾作了简要的介绍,并设下了悬念。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主要描述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的冒险故事。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汤姆与好友哈克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罗宾逊医生和恶棍印江?乔埃以及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在混乱的厮打中,乔埃把雇用他们去盗尸的罗宾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
开篇介绍书名、作者和主要内容,文字十分简练。
交代故事的起因。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得到展现。
例文赏析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过了一段时间,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凶杀案,法官即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这让汤姆十分的愧疚和不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勇敢地站出来指出印江?乔埃就是杀人凶手,但狡猾的乔埃却从法庭上逃走了。
故事的发展,对汤姆的心理描写十分生动细腻。
不久之后,汤姆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奇到山上野餐时,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汤姆他们在洞中再一次看见了杀人犯印江?乔埃。经过一番周折,他们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脱险。
汤姆把杀人犯印江?乔埃藏在洞中的消息告诉了贝奇的爸爸萨契尔法官。谁知萨契尔法官之前把山洞的入口封住了,躲在洞里的乔埃活活饿死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后来,汤姆和好友哈克再次回到山洞,找到了凶手埋藏的那笔宝藏。
次要情节一笔带过,详略处理得当。
语言简练,概括合并得十分得当。
简要叙述故事的结局。
点评:这篇习作向我们介绍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梗概。作者在介绍前,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在忠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压缩。能扣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小说的核心环节,对原著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合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叙事清楚,语言连贯,能把握原著的主要故事情节,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将小说内容展现给读者。
更多例文一
更多例文二
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明白大意,然后根据反馈意见,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
互评修改
评价项目 加油
是否能真正明白故事内容
是否把握原文脉络
语言描写是否简练、连贯
书写认真,错别字少于3个,病句不多于2个,有修改的痕迹
老师或同学评语及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