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科学试卷
一.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物质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产生了物理变化 。(判断对错)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没有关系。 (判断对错)
3.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 (判断对错)
4.当轴的大小一样时,轮越大,轮轴越费力。 (判断对错)
5.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轮轴的轮。 (判断对错)
6.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判断对错)
7.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于人类使用,这些能用的淡水存在于湖泊、河流、小溪及地下。 (判断对错)
8.地球上的恐龙已经消失了。 (判断对错)
9.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我们只能尽量开采能源矿产。(判断对错) 。
10.银河系只包括太阳和地球。 (判断对错)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1.下列材料都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木头和棉花 B.皮革和金属 C.塑料和陶瓷
12.(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A.肺 B.胃 C.肝脏
13.人与环境的关系是( )
A.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B.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C.人对环境有制约作用,环境对人毫无影响
14.对生活中的一些垃圾,带有( )标志的是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的。
A. B. C.
15.一定可以省力的是( )
A.斜面 B.杠杆 C.动滑轮 D.定滑轮
16.简易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
A.蒸馏 B.过滤 C.沉淀 D.静置
17.生物农药的生产是( )
A.从石头中提炼出来的
B.把有毒植物中的毒素提炼出来
C.将农药稀释
D.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
18.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 )能源。
A.可再生 B.不可再生
19.对于人体来说补充( )最有益。
A.白开水 B.饮料 C.冰淇淋
20.天空中的星星,除北极星之外,其它的都会向( )
A.东移 B.南移 C.西移 D.北移
三.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0分)
21.将轻的麦壳和重的麦粒分开可以利用 ;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分开可以利用 。
2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
2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 的有效方法。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填动物名)。
24.有些矿物经 和 可制成美丽的宝石。
25.在工作时,能使我们 或 的装置叫做机械。
26.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许多地区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
27.光是沿 的形式传播的。
四.连线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28.连线
冰融成水
水蒸发了 物理变化
酱油拌饭
瓷器摔破了
食物腐败 化学变化
火药爆炸
29.连线
开瓶器 省力杠杆
镊子
钳子 费力杠杆
筷子
跷跷板 等臂杠杆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30.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关于它,你了解了多少,让我们试试吧!
(1)下图是水土流失实验装置及实验记录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无草皮 有草皮
土 水 土 水
流失情况 多 多 少 少
根据实验记录表,请你说说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2)资料:在很多年以前,黄河的水并不黄,它的名字也并不叫黄河,它叫做大河。根据史料记载在唐代的时候,人们发现大河的水渐渐变成了黄色,因此改称其为黄河。黄河上游的河水是十分清澈的,可是当它流到黄土高原以后,就被黄土高原染成了黄色。在很多年以前的黄土高原也并非目前的这个模样。那里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以及一片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林木繁多,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可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于森林的破坏,使得很多的草原与林地变为荒漠,结果很厚很厚的黄土全都裸露了出来,再加上黄土是十分疏松的,经过雨水以及河水的长期冲刷以后,泥沙被流水携带着流进了黄河,结果把黄河的水给染黄了。
①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
②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怎样才能让黄河水变的清澈起来? 。
31.
中国 红外天文卫星
美国 地球资源卫星
日本 风云2号卫星
欧洲 实用导航卫星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32.看图分析:
(1)上图中的杠杆尺能保持左右平衡的是 。(填序号)
(2)现在给你一个钩码,请在不平衡的两个杠杆中选择其中一个画上这个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3)用同一把剪刀剪一张纸,用图 的方法更省力。
33.如图是某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图所示: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甲 0.98 0.2 0.98
乙 0.98 0.2 1.02
丙 0.98 0.2 0.55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这位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请你写出他的思考过程。
★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拔河比赛时的情景,在第一场比赛中两人不分胜负,请你推测第二、三场比赛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七.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34.写出几条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5.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情景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解答】物质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产生了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数目和电流的强度有关,线圈数目越多、电流越强,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大。
【解答】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电池的电量和线圈的数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粗细长短无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电磁铁的磁力,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3.【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生物体的上一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大多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不能找出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说明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变异,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4.【分析】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解答】当轴的大小一样时,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轮轴的应用。
5.【分析】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解答】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轮轴的轮。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轮轴的应用。
6.【分析】虽然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解答】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 3500 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 2.53%,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淡水资源,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7.【分析】地球有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其中的97%是海洋,海水含盐量过高,不能被陆生生物利用。剩下3%的淡水面中又有2%以上集中在地球南北极,其余不足1%的淡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地下、大气以及生物体内,可见,水资源并不丰富。
【解答】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其中2%集中在南北两极,可供人类使用的不足1%.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可利用淡水资源的认识。
8.【分析】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
【解答】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没有人知道恐龙到底是怎样灭绝的,但是地球上的恐龙已经消失了。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恐龙灭绝,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9.【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解答】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开发新能源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好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0.【分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解答】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银河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1.【分析】在我们常见的材料中,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为天然材料,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人造材料。
【解答】根据对材料来源的认识,木头、棉花、皮革都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属于天然材料。金属、塑料、陶瓷都是经过人工加工处理得到的材料,属于人造材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材料来源的认识。
12.【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解答】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呼吸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鼻腔、咽、喉、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故选:A。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气体变化的数据时,除了搞清楚气体变化外,一定要弄明白气体的含量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13.【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解答】人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关系,B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分析】可回收物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塑料包装,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
【解答】回收利用是指被丢弃的物品被回收,并经过专门的加工之后再被使用,箭头组成的三角形:“再生”标志,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可回收标志,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5.【分析】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解答】一定可以省力的是动滑轮,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定滑轮不省力。斜面省力与坡度与斜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简单机械的应用。
16.【分析】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解答】利用蒸馏法控制水的沸点100°C,使水变为蒸气通过冷凝得到蒸馏水,能使海水淡化,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海水淡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7.【分析】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解答】植物农药又称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由于它们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因而施用后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农药,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8.【分析】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解答】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是重要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9.【分析】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解答】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对于人体来说补充白开水最有益。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饮用水,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0.【分析】星星指的是肉眼可见的宇宙中的天体。星星内部的能量的活动使星星变的形状不规则。星星大致可分为行星、恒星、彗星、白矮星等。
【解答】因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绝大多数星星都是自东向西移动的,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北极上空,所以位置是不动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星星,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三.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0分)
21.【分析】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固体混合后体积减少,重量没有变化。分离混合固体的方法有用筛子筛、吸铁石吸、加热等。
【解答】根据混合物的不同选择方法分离,将轻的麦壳和重的麦粒分开可以利用风力;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分开可以利用筛子。
故答案为:风力;筛子。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2.【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解答】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敌对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故答案为:食物链;消费者。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链和消费者的定义。
23.【分析】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解答】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种措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和这些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多样性;大熊猫。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保护区,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24.【分析】矿物资源是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且不可以再生的,岩石是用来维护地基基础,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岩石也不是再生的,岩石的形成过程很漫长的,要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
【解答】岩石和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矿产资源。有些矿物经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丽的宝石。
故答案为:切割;磨光。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矿物的应用,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5.【分析】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解答】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故答案为:省力;方便。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简单机械的应用。
26.【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左右。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金星的位置在丁处。
故答案为:初一;丁。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27.【分析】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光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影子的产生、小孔成像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故答案为:直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形式,属于识记内容。
四.连线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28.【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解答】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
29.【分析】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说秤砣离提绳越远,称的重量越大,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
【解答】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杠杆的分类以及应用。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30.【分析】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土壤盐渍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等。
【解答】(1)分析图表可知,无草皮的地方土和水都流失的多,有草皮的地方土和水都流失的少,表明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2)①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于森林的破坏,使得很多的草原与林地变为荒漠,再加上黄土高原地面坡度较大,植被少,夏季多暴雨,流水对黄土高原腐蚀强烈,雨水把黄土冲下山坡,最后流入黄河的泥沙多了,黄河水就变黄了。
②主观性问题,具有可操作性,符合题意即可,如减少木材使用量,开发新材料,这样就能减少砍树量,进而减少水土流失;沿岸工厂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或提高科技能力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建造护坡工程;宣传环保知识,人人环保才能从根源杜绝河水污染。
故答案为:
(1)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2)①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于森林的破坏,使得很多的草原与林地变为荒漠,结果很厚很厚的黄土全都裸露了出来,再加上黄土是十分疏松的,经过雨水以及河水的长期冲刷以后,泥沙被流水携带着流进了黄河,结果把黄河的水给染黄了。②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保护土壤;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31.【分析】人造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解答】根据各国发射的卫星连线。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国发射的代表卫星,属于识记内容。
六.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32.【分析】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说秤砣离提绳越远,称的重量越大,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
【解答】(1)上图中的杠杆尺能保持左右平衡的是:B.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左边:3×2;右边:2×3。
(2)现在给你一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用同一把剪刀剪一张纸,用图二的方法更省力。
故答案为:B;二。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杠杆的应用。
33.【分析】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 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解答】答:(1)直接用手提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为0.98N,钩码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都是向上的;用了定滑轮之后,测力计为1.02 N,说明不省力,钩码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而力的方向是向下的,说明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用了动滑轮之后,测力计为0.55 N,说明省力,钩码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都是向上的,说明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第2场,不分胜负,因为定滑轮虽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第3场,甲会赢,因为动滑轮虽然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是省力。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滑轮的分类以及应用。
七.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34.【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保护措施方面来切入。
【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一、建立自然保护区。二、迁地保护。三、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35.【分析】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研等。海水化学资源主要有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它们溶解在海水中,其性质同海洋矿物资源一样,都是矿物资源 (区别于生物资源),但其开发方法同海洋矿物资源的方法完全不同。
【解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在开发海洋中,人们将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筹划建立或已经建立了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人们正在从过去单纯的海洋捕捞时代,逐渐过渡到未来的“耕海”时代。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中,将比在陆地上的农牧场中工作得更出色、更有效,因为同面积的单位产量,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人们将大量养殖海藻和海草等,供应陆地上的牛、猪、羊等作饲料,从而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世界海底田园的总产量不久将会从目前的2000万吨跃增到5000万吨,大量的海藻、海草等也将由水下联合收割机来割取,然后由钢索吊装到船上。随着世界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使人们势必将目光转向海洋,或者另找新能源。据估计。海底的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世界用上50年。目前,己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陆架和深海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己发现了500多个油气田,一个为期十年的世界海洋边缘钻探计划的实施已近尾声。探索和开采海底石油,并将把生产基地建在海底。对于海底石油开采后的运输问题,人们将用大型潜水艇。
故答案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筹划建立或已经建立了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人们正在从过去单纯的海洋捕捞时代,逐渐过渡到未来的“耕海”时代。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中,将比在陆地上的农牧场中工作得更出色、更有效,因为同面积的单位产量,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探索和开采海底石油,并将把生产基地建在海底。对于海底石油开采后的运输问题,人们将用大型潜水艇。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海洋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