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1.1变量与函数(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1.1变量与函数(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12 16:14:56

文档简介

19.1.1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变量与常量
学习目标:
能够让学生说出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学生能够自己会用一个变量表示出另一个变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量与常量的概念,用一个变量表示出另一个变量.
难点:用一个变量表示出另一个变量.
教学过程
情镜引入
大千世界时时刻刻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比如公路上奔跑的汽车,它跑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 变化.山顶与山脚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中的涟漪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扩大.如何来研究这些运动变化并寻找规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是变量与常量.(同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新知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研讨后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
探究变量与常量
阅读教材P71内容(1)---(4)题,指出那些数值是变化的?那些是不变的?
(学生自己做完四道题之后,小组内共同探讨共同统一答案,然后由小组宣布答案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1)t,s的值是变化的,60是不变的.(2)x,y的值是变化的,10是不变的.
(3)r,s的值是变化的,π值是不变的. (4)x,y的值是变化的,10是不变的.
归纳: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例题讲解
例1.分别指出下列变化中的常量与变量
(1)、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 a(元)的关系式为n=50/a
其中的变量是 ,常量是_____.
(2)、某位教师为学生购买数学辅导书,书的单价是4元,则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式是y=4n,其中的变量是_____ ,常量是_______.
学生回答:(1)其中变量是n、a,常量是50 (2)其中变量是y、n,常量是4
(单独叫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再加以纠正)
2.探究用一个变量表示出另一个变量
归纳:在实际问题中,通常根据等量关系表示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一个变量关系式.下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前所列的等量关系式,列出变量关系式,体会用一个变量表示出另一个变量.
例2. 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和变量与常量:
  (1)汽油的价格是7.4元/升,加油 x升,车主加油付油费 y 元;
(2)小明看一本200 页的小说,看完这本小说需要t天,平均每天所看的页数为n;
(让学生先做,然后单独叫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再加以纠正)
学生回答:(1)y=7.4x 变量是x、y 常量是7.4
(2) t=200/n 变量是t、n 常量是200
三.巩固练习
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和变量与常量:
(1)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它的面积S(c㎡)与这条边上的高h(cm).
(2)、正方形的周长C(cm).与边长为x(cm).
学生回答:(1)s=2.5h 变量是s、h 常量是2.5
(2)c=4x 变量是c、x 常量是4
四.总结拓展
1.课堂小结
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
常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
2.拓展延伸
(1)正方形的周长C与边长为x的关系式为 变量是: 常量是: ;
(2).正方体的棱长为a,表面积S= ,体积V=
3.作业布置
P71---P72页1---4题
五.课堂效果测评
1.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
(1) y = 5x -6; (2) y= 6/x ;
(3) y= 4x2+5x-7; (4) S = πr2 .
2. 填空:
(1)、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 a(元)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其中的变量是 _____,常量是_____.
(2)、某位教师为学生购买数学辅导书,书的单价是1元,则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式是_________,其中的变量是_____,常是_______.
3、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和变量与常量:
(1)汽油的价格是7.4元/升,加油 x升,车主加油付油费 y 元;
(2)小明看一本200 页的小说,看完这本小说需要t天,平均每天所看的页数为n;
(3)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它的面积S(c㎡)与这条边上的高h(cm)
六.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1.你今天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感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并板书
2.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例,抽象出函数中的两个概念:变量与常量,然后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

19.1.1变量与函数-----第二课时函数
学习目标
能够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解析式的概念
能够写出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我们以前学习过正数,负数,有理数,实数,那么函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数了,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新知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研讨后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四个问题之中,S = 60t y = 10x S = πr2 y = 5-x 中,逐一讲解 ,分析其中的变量个数和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分析用图像和表格也来表示函数.学生阅读P73思考(1)第一个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图上点的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2)第二个是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一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
通过以上的三类问题引导学生得出函数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 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 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 为a时的函数值.
老师特别强调函数概念中所要注意的问题:(1)变量的个数 -----两个.(2)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 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3)特别强调:“确定”,“唯一”的含义.
老师在已讲解的实例中以行驶问题S = 60t为例讲解函数值,当t =1时,s=60,60就叫做当自变量为1时的函数值.当t =2时,s=120, 120就叫做当自变量为2时的函数值.
三. 例题讲解
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300 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油?
分析:(1)引导学生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剩油量=原有油量-耗油量 . 然后根据这一个关系式列出函数关系式: y = 50-0.1x.通过此函数关系式引出一个新的概念------函数解析式.像= 50-0.1x这样,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常用的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2)给学生强调: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仅仅要满足代数式本身要有意义,而且还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代数式有意义注意三项:(1)关系式是整式时,取任意实数.有分母,分母不能为零.(2) 开偶数次方,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3)零次幂,底数不能为零.
根据自变量有意义可解决第二个问题.由x≥0及50-0.1x ≥0 得 0 ≤ x ≤ 400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0 ≤ x ≤ 500
(3)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找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当 x = 300时,函数 y 的值为:y=40-0.1×300=10,因此,当汽车行驶300 km时,油箱中还有油10L.
四.巩固练习
1.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函数解析式
(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 随之改变
(2)每分钟向一水池注水0.1m3,注y水量(单位:m3) 随注水时间(单位:min)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先做,然后小组讨论后以小组形式回答:(1)解:S=x?,S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
(2)解:y=0.1x,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
五.总结拓展
1.课堂小结: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下面的四个问题
问题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对于变量x和y而言, 满足什么对应关系时,y才是x的函数?两个变量满足“一对多”的关系是函数吗?
问题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何确定?受哪些因素的限制?
问题3:在解决什么问题时,往往需要建立函数模型?根据什么建立函数模型?建立函数模型最常见的方式是什么?
问题4:如何确定函数值?
2.拓展延伸
我市白天乘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坐里程不超过3公里,一律收费8元;超过3公里时,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加收1.8元;设乘坐出租车的里程为x(公里)(x为整数),相对应的收费为y(元). (1)请分别写出当0<x≤3和x>3时,表示y与x的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当x=2和x=6时对应的y值;
(2)当0<x≤3和x>3时,y都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解:(1)当0<x≤3时,y=8;
当x>3时,y=8+1.8(x-3)=1.8x+2.6.
当x=2时,y=8;x=6时,y=1.8×6+2.6=13.4.
(2)当0<x≤3和x>3时,y都是x的函数,因为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3.作业布置 教材P81---P82页习题1,2,3,4,5题.
六.课堂效果测评
1.下列关系中,y不是x函数的是( )
2.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1)正方形的面积S 随边长 x 的变化;
(2)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106m2,这个村人均耕地面积y随着人数x的变化而变化;
(3)长方形的周长是18 ,它的长是m,宽是n .
七.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1.你今天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感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并板书
2.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例来引入函数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