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9下化学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9下化学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1 20: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重点
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难点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与方法课题2 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金戒指,黄铜视频: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讨论:1、人们为什么会上当? 2、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交流后回答:1、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黄金,硬度小的是黄铜;2、比较密度,密度大的是黄金,密度小的是黄铜;3、灼烧,变成黑的上黄铜,不变的是黄金。 学生认真听讲。问题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防止以后上当受骗,加强防范意识。教师在过渡时要自然、严谨。【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 验现 象化学反应方程式铝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氧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铜在氧气中燃烧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总结它们在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的情况?【展示】1、常温能反应:以镁、铝为代表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为代表【提问】俗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小结】通过前面的讨论,请大家总结金属的第一条化学性质。【展示】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投影】启普发生器的图片【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一样存在差别呢?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二、金属与酸的反应【探究活动1】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投影】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金属是否产生气体,速度如何化学反应方程式Mg Zn Fe Cu 【提示】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探究活动的实施】1、教师巡视,指导实验。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设问】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发生反应?由此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展示】课件中展示镁、锌、铁、铜在酸中反应的微观漫画图。 【小结】结论二、活泼金属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教师解释不用浓硫酸和硝酸的原因)【回忆】我们在学习质量守恒的时候,我们把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得化学方程式是什么?【提问】那么铜能否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三、金属和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探究活动2】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投影】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铝和硫酸铜溶液 铁和硫酸铜溶液 铜和硫酸盐铁溶液 【探究活动的实施】1、教师巡视,指导实验。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设问】通过实验大家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什么样的金属可以和金属盐溶液反应?)【展示】用图片展示三组反应的现象。【小结】结论三、实验表明:较活泼的金属可以和较不活泼的金属溶液反应氧气反应。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 新的金属化合物+新的金属【过渡】分析镁、锌、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投影)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 单质 )+( )——— ( )+( )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讲解】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设问】置换反应的通式如何书写? 【练习】1、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本性食品?2、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用化学方法帮他鉴别这枚银元的真假。 【反思总结】问题1:本节课你认为自己解决的最好的问题是什么?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问题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作业布置】课后小实验:银、铅、锡与醋酸反应,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试根据现象判断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回忆、记录、巩固相关知识。学生思考、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评价。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比较镁、铝、铁、铜、金的活泼程度差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的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化学性质稳定) 学生总结,同学之间评价。 学生进行猜想,讨论。 设计(金属与盐酸或硫酸的实验)、展示、预测实验现象。 探究四种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的实验。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小组代表上台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比较镁、铜、锌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组间倾听、反驳、争论,指正所写化学方程式的错误。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本组实验现象及成果。 学生实验探究, 观察、讨论,完成表格。(金属活动性:Mg>Zn>Fe>Cu)学生之间相互交换学案检查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回答 ,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思考,并进行猜想、假设。 活动与探究:实验并填表。汇报实验结果,展示。 选出三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其他同学给予及时的补充。 学生分析出:1、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和盐溶液反应。2、比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活泼的金属才能发生反应。3、…… 学生在学案上做好笔记。 学生分组讨论。 由学生代表说出这类反应的共同特点。 A+BC AC+B 学生思考后回答。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己归纳总结。完成学案上的课堂总结。教师用多媒体展示。 学生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 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初步建立金属的活动性的差异性。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 考察学生的设计问题、实验探究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探究,在各种尝试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在动手和动脑的活动中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对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的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启迪。 创设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想象力,将真实事物以“图景”形式与认知协调。 回忆已有知识、引入新知识,为下面的实验做铺垫。反向思维,使知识构建更合理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这完善自我。 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并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 将结论性的知识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加以验证、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能总结出一类反应的特点。 最终由老师给出置换反应的准确定义,让学生有明确的概念。 巩固所学的知识。是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把知识系统化。 结合日常生活动手做一做这些实验,可以很好地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镁>锌>铁>铜。(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  三、置换反应特点:(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通式: A + BC = B +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