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生物 10.5人体能量的供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下生物 10.5人体能量的供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1 21:1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如运动、生殖、发育、调节、免疫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学习了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才能深刻理解前面学习过的人体的营养供给、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的呼吸等内容,才能理解上述各项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他们是如何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又为后面几章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讨论“人体能量的供给”活动,能够理解人体内能量供给和膳食的关系,并从中了解不同食物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不同的劳动强度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由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是由许多器官和系统共同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复杂又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人体内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作为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了解热价是衡量食物储存能量多少的指标
3、说出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学会计算一日三餐中食物所含的能量
2、尝试测量体温,学会不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过程
2、计算一日三餐中食物所含的能量
3、说出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2、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测量体温的体温计、消毒用的脱脂棉和75%体积分数的医用酒精、多种多样的食物
2、微课:《人体能量的供给》
3、《人体能量的供给》导学案
学生准备:计算器、标签纸


【教学流程及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裴小波一天的学习生活》 ,展示没有吃早饭的裴小波同学,能量缺乏的各种表现。 2min 播放导课视频,板书课题《人体能量的供给》
新课教学 【过渡】人体需要源源不断的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人体的能量供给。今天张老师也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差点就将永辉超市搬了个空,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开眼界。 活动指南:全班同学分成6组,完成小组合作探究。每组请各自挑选出优秀的组长1名分工由组长安排。每次活动参与都会获得积分,积分在课后可以兑换展示台上相应积分的食物。【活动1:超市大赢家】活动介绍:请小组长指派两名助手,上展示台挑选食物,每组可以挑选4种食物,通过搜寻食物上的信息,完成一些列的考验。 请各位同学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考验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张老师将开始魔鬼般的考验,谁能最终胜出,就在此时!请同学们仔细搜索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找到表示能量的单位。【展示结果,我们通常用千焦来表示能量的多少,KJ是能量的单位。每小组加2分】请计算每种食物含有的总能量,填写标签。【展示结果,各组都计算出来了食物含有的能量,每小组加2分】 3、请计算每种食物1g所含有的能量(KJ/g),填写在标签纸上 。【展示结果,我们将每克食物所含有的能量称之为食物的热价,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发现不同食物的热价不同,热价越高,说明这种食物贮存能量的能力越强让我们看看三大供能物质的热价, 糖类:17.15KJ/g,人体70%的能量供给来源于糖类、蛋白质:17.15KJ/g,轻易不用来提供能量,脂肪:38.91KJ/g,脂肪的贮存能量的能力是非常高的,它是人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展示花生和白菜,不能仅仅以食物的体积和质量衡量食物能量的多少,提醒大家注意饮食均衡。 【过渡】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食物摄入足够的能量,才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不同年龄、性别、体重和从事劳动的强度不同,每天所需的能量也各不相同。展示《从事不同劳动强度的人每天所需的能量表》【学以致用】少华是一名英俊潇洒的成年男子,他每天所需的能量大约为12500KJ。这里为他准备了一日食谱,分别是:大米:300g 面粉:300g 猪肉:100g 牛肉:100g 苹果:500g 鸡肉:100g花生:100g 鸡蛋:200g 鲜奶:500g如果他一直按照这个食谱进行饮食,长期下来,他的体重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展示结果,他每天摄入的能量远超过他每天所需的能量,他的体重将增加】 【过渡】其实食物中贮藏的能量并不能直接被人体生命活动所利用,这里面需要经过复杂的变化,让我们通过一个微课《人体能量的供给》来了解食物在人体内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用途。播放微课《人体能量的供给》 问题1:氧气和有机物分别通过哪些系统被运输到细胞内的? 食物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氧气 细胞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问题2:你能否用箭头图的方式描述细胞内的氧化分解作用? 氧化分解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细胞问题3:细胞氧化分解的能量用途有哪些?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运动、学习、生长发育)维持体温 【过渡】人体细胞氧化分解的能量中有50%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也就是说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到了环境中。到底什么是人体的体温呢?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在我们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来测量体温呢?展示不同的温度计:红外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生活中测量体温的部位都有哪些呢?腋窝、口腔、直肠、额头、……【活动2:我是家庭医生】活动介绍:全班1-3组测量口腔温度,4-6组测量腋下温度,请组长记录体温。时间5min。注意事项: 提前消毒、口腔测体温请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舌下,注意不要将水银端损坏。腋窝测体温请将水银端置于腋窝中心,夹紧。在测量体温的时间,观看微课《体温不可不知的5个秘密——发烧真的要捂被子吗?》问题1:什么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会上升,出现发烧的迹象?问题2:发烧是不是对人体没有一点好处,百害而无一利呢?问题3:你知道哪些降体温的方法? 【情感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知识?在生活中对你们来说有哪些指导性的帮助呢? 10min 3min 5min 5min 10min 5min 教师公布活动方案和奖惩制度。 教师总结知识,书写板书。一、能量能量单位:千焦KJ。热价:1g食物中含有的能量(KJ/g)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锻炼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细致梳理能量的转换,讲解能量用途,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体温的测量,教会学生使用体温计的方法。 通过微课让学生认识到发烧是身体抵御疾病的生理防御反应,既有利又有害。 学生通过竞争获得挑选食物机会,小组合作挑选食材。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了解能量的表示方法和热价的概念。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应用能力,知晓摄入的食物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微课的观看,学会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体验测体温,学会读数的方法,掌握测量技巧。 掌握降温的方法,正确认识发烧。
【教学板书设计】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1、食物中的能量
1、单位:千焦KJ
2、热价:1g食物释放出的能量(KJ/g)
2、人体能量的供给 生命活动
氧化分解
能量释放过程: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用途
细胞 维持体温
3、人体的体温
1、定义:人体内部的温度
2、测量部位:口腔(37.2℃) 、腋窝(36.8℃) 、直肠(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