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 怪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 怪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5-11 18:4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怪兽》教学设计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下午好!
我是金钱小学教师杨畅,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美版美术第四册第十三课《怪兽》。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内容特点:本节课通过对不同形象怪兽的观察,激发学生对怪兽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及亲手制作怪兽的能力。
地位与作用:本课的怪兽是我国古代璀璨的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通过前几课《纸盒变家具》《头饰》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设计制作的能力,本课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处在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上课较活跃,积极性高,但对于怪兽的具体形象如何设计并不清晰。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依托视频,网站等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怪兽的形象特征及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
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怪兽的形象认识及设计怪兽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特点,二年级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确定了多媒体演示法为主,谈话法,讲授法,参与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
步骤
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整合点
与软件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目标:激发兴趣,引发联想。
内容:播放怪兽相关视频
讲授法
媒体导课
激发兴趣
爱剪辑软件
2.师生互动
探索新知
目标:在谈话,交流中发展高级思维能力,发散学生思维
内容:询问学生从视频中看到哪些内容;观察图片思考还知道哪些怪兽相关故事。
谈话法
教师适时点拨
媒体展示
加深理解
在讲授怪兽形态时,出示多种图片,加深对怪兽形象的理解。
3.教师演示
归纳重点
目标:通过教师示范, 使学生感悟方法,在观察中归纳重难点。
内容:学生说出制作小怪兽的过程及会出现的困难。
演示法
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分析怪兽制作过程,将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于突破重难点之中,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AE软件
4.巩固新知
分组实践
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学会如何制作怪兽。
内容:小组分工,设计制作。
参与式
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引领学生发展高级思维,进一步落实好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5.小组汇报
展示成果
目标:小组互评,进一步培养比较,评价等鉴赏能力。
内容:小组汇报,教师评价,生生评价。
情境支架法
利用网络型学习课件中整合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五、教学环境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二年级基本学情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
六、教学反思
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隆山镇金钱小学 杨 畅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