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最新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
《壶口瀑布》过关精练(学生版+教师版)
(学生版)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弥漫( ) 告诫( )
驰骋( ) 迂回(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游览 寒噤 描摹 振耳欲聋
B.雾霭 揣摩 汩汩 磅礴气势
C.凝重 横溢 吞没 怒不可扼
D.乘隙 浑厚 轰然 雍荣华贵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大约6000年前左右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______。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则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 , 。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四—六段,回答问题。
第四段:从水流角度看: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凝重、猛烈
(4)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在文中“宽”具体指的是? ,“窄”具体指的 (请用原文回答)
2、说说你对“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的理解:
3、?为什么又说:“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既然否定前一种说法,为什么不把它删除?
4、说说句中“凝重”、“猛烈”词语的表达作用。
5、说说你对“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一句的理解。
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它的表达作用是
6、说说你对“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一句的理解。
7、说说你对“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的理解。
第五段:从石头角度看——眼前河水的特点——坚忍不拔
(5)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A???????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B???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C???????下去,D????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1、 1.请将三个动词“切”“凿”、“旋”、分别填入第⑵节三处方框中最恰当的地方: A.? ?????B. ?? ??C.? ?D.
2、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3、“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一句中“怒”字用得非常贴切。请联系前后文,说说河水“怒”的表现。并说说你对这句句子的理解。
(1)
(2)我的理解
第六段: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由衷赞美。
(6)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画线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并运用 的表达方式和 的表现手法,表现了 精神。抒发了 之情。
03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www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⑥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⑦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⑧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⑨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黄河有幸”倚身于秦晋大峡谷?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5.请赏析文末画线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出处:21教育名师】
04 小作文练笔
模仿梁衡的《壶口瀑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腻地描写,并且融入了感情和思考。请你也结合相关知识,写一段描写家乡景观(物)的文字。
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
站
?最新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
《壶口瀑布》过关精练(学生版+教师版)
(教师版)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弥漫(mí ) 告诫( jiè )
驰骋(chěng) 迂回( yū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游览 寒噤 描摹 振耳欲聋
B.雾霭 揣摩 汩汩 磅礴气势
C.凝重 横溢 吞没 怒不可扼
D.乘隙 浑厚 轰然 雍荣华贵
(答案B 解析:A项“振”应写作“震”,C项“扼”应为“遏” D项“荣”应为“容”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大约6000年前左右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______。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则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1)去掉“大约”或“左右”。
(2)示例: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音
【解析】(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画线句子“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应该删去其中一个。
(2)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从上文的“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和下文的“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地区”可知,横线处应该围绕“湿润的气候”和“声带富有弹性”两个关键词来回答。
4.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我喜欢纵观广阔无垠的大海,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四—六段,回答问题。
第四段:从水流角度看: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凝重、猛烈
(4)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在文中“宽”具体指的是?五百米宽的河道,“窄”具体指的四十多米宽的深沟(请用原文回答)
2、说说你对“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的理解: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流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的画面,突出水势变化之大,表现了黄河壮阔的气势。
3、?为什么又说:“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既然否定前一种说法,为什么不把它删除?
作者认为“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还不足以表现壶口瀑布的凝重、猛烈,所以又用“一卷钢板出轧”作对比,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瀑布的水流宏大,气势猛烈。
?作者故意否定前一种说法而又不删除,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4、说说句中“凝重”、“猛烈”词语的表达作用。
“凝重”、“猛烈”表现了黄河奔腾至此,就如被勒住了缰绳的烈马,咆哮狂啸,一下从河床跌入了深谷,其势惊人,无坚不摧。
5、说说你对“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一句的理解。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富有语势地/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水流在龙漕两边滩壁上散开的画面(1分),赋予了黄河水流以生机活力(1分)。
6、说说你对“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一句的理解。
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欣赏之情。?
7、说说你对“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的理解。
这句话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造物者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既指客观世界,也指主观世界)的意思,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强,而且立意深刻。
第五段:从石头角度看——眼前河水的特点——坚忍不拔
(5)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A???????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B???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C???????下去,D?????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1、 请将三个动词“切”“凿”、“旋”、分别填入第⑵节三处方框中最恰当的地方:A.?凿?????B.?旋????C.??切?D. 切?
2、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画线句,运用形象的动词和生动的比喻,赞颂了黄河水流之大,力量之大。
3、“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一句中“怒”字用得非常贴切。请联系前后文,说说河水“怒”的表现。并说说你对这句句子的理解。
(1)“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一连串动作,逼真地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
(2)我的理解:这句句子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柔和之中有宽厚绝无软弱”。借助黄河水,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有耐力,有钢铁般的意志。她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4、文中《元和郡县图志》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是有据可查的。表现了“日夜不停的河水”“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突出了黄河水的力量之大。
第六段: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由衷赞美。
(6)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画线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和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表现了黄河水宽厚的雄壮之美,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03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www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⑥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⑦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⑧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⑨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黄河有幸”倚身于秦晋大峡谷?
因为秦晋大峡谷为雄心勃勃的黄河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①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②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③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绊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④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动词“砸”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5.请赏析文末画线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出处:21教育名师】
04 小作文练笔
模仿梁衡的《壶口瀑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腻地描写,并且融入了感情和思考。请你也结合相关知识,写一段描写家乡景观(物)的文字。
【写法分析】描写自然景物一般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给读者以立体感受。二是抓住景物的特征,或描写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或描写瀑布勇猛刚烈的气势,或描写瀑布悲壮豪雄的精神。三是巧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四是融入作者的情感,梁衡的《壶口瀑布》就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例文】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