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1 21: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鲍沟中学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豁然(huò) 诣太守(yì) 黄发垂髫
B、清冽(liè) 佁然(yǐ) 寂寥(liáo) 悄怆幽隧
C、器皿(mǐn) 箬篷(ruò) 多髯(rǎn) 水落石出
D、雎鸠(jū) 窈窕(tiǎo) 寤寐(wù) 辗转反侧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的主题入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皆文化,那些流淌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见渔人,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4、(3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5、(3分)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鱼儿)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捷。
C.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译文: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右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6、(8分)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微君之故, ?《式微》
(2)求之不得, 。《关雎》
(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蒹葭》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慰勉友人不要在分别时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诗句是 ,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双关的手法,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无人引荐做官,不能为国效力而内心羞愧的情感的句子是 , 。
二、阅读(50分)
(一)课内阅读《桃花源记》(13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便扶向路(      )
(4)处处志之(      )
8、(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

????? ???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
9、(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10、(3分)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有改动)
[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答:??????


????????
(2)比较阅读(15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麟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扇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帘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注]??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11、(1分)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笙 箫 鼓 乐 声 彻 夜 不 绝
12、(4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为宫室   ????
②罔不因势象形   ????
③或六角   ????
④高可三四丈   ????
13、(6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
??? ????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译文:
???? ???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译文:
????

??
14、(2分)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答:???? ?? ?????


15、(2分)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答:??

?????????

(3)拓展阅读(14分)
鉴亭之铭并序
[清]许瑶光①
同治癸酉,孟夏之月。予以俸满,将觐北阙。嘉禾耆旧②,出饯鸳湖。水滨百桨,清酒百壶。此地为别,临眺踌躇。亭构“来许”,意在跂③予。予忝承乏④,赖天子命。于今十年,罔敢不敬!有胡德惠,劳君觞咏?临别赠言,式资往训。爰⑤举觯⑥曰:请建“鉴亭”。劳劳送客,报以德馨⑦。修慝⑧辨惑,舞雩典型。天光云影,源头式听。佥曰唯唯,爰勒斯铭。铭曰:兹屿在水中央,不骞不陊,万寿无疆。有似仁者,静则延长。君子鉴之,节嗜欲以保安康。
  兹亭轩旷,四无纤障。高天覆帱,明月逸宕。甲  ????,洞察万状。君子鉴之,去蒙蔽以扩识量。
亭下湖水,流似不流。吐纳苕霅,古今悠悠。乙  ????,自强不休。君子鉴之,学百川以海谋。
  绕亭卉木,春荣秋谢。荣固繁华,谢亦安暇。丙  ????,与时变化。君子鉴之,舍则藏而得则驾。
  嵚崎古石,于亭之东。瘦貌寒魄,稜稜生风。有似洁士,不与俗同。君子鉴之,砺廉隅⑨以表孤衷。
  朝开 ????阖,亭中阴阳。雨润日丽,亭中柔刚。寒来暑往,亭中炎凉。小鸟知止,渊鱼知藏。渔樵朋友,荇藻文章。俯仰皆乐,吟啸非狂。刻石表意,敢告同行。闲情鸥远,逸兴云翔。既亭既鉴,何用不臧!
[注]??①许瑶光:同治三年(1864年)任嘉兴知府,勤政爱民,深受当地乡绅、百姓爱戴。②耆(qí)旧:故老,故交。③跂:踮起脚跟盼望。④忝:谦词,有愧于。承乏:谦词,滥竽充数之意。⑤爰(yuán):于是。⑥觯(zhī):酒具。⑦馨:  ????。⑧修慝(tè):修正过错。⑨廉隅:棱角,比喻人的行为、品行方正。
16、(10分)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嘉:“馨”的注释没有,但我们在《陋室铭》中学过,可以解释为:① ????  ????。
小舟:学以致用,这个办法好。那么,你觉得末段“    ????”处,应该选择“冥”“暝”“瞑”中的哪个字呢?
小嘉:我觉得这里应该填“②    ????”,因为③    ????。
小舟:铭文中甲、乙、丙三处被我遮住了,看谁能够把“有似勇者”“有似智者”“有似达者”填到相应位置。
小禾:我来填。我认为甲、乙、丙三处依次是④    ????、⑤   ????????、⑥    ????。
小舟:真聪明!这篇铭文以四字句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要注意节奏、重音等,比如读“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一句,我觉得“君子”“砺廉隅”后要稍作停顿,同时⑦“ ????”“ ????”两词要重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⑧    ????的信念。
17、(4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结合链接材料,探究许瑶光建造亭子并命名为“鉴亭”的原因。

答:????? ??????????
(四)综合性学习(8分)
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汲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8、(3分)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19、(3分)在这次比赛中,你们班的小红同学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好,感到很难过。比赛结束后,你将如何安慰她?



20、(2分)在这次比赛中有一个环节是“《诗经》知识竞赛”,请你阅读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经”之一。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三、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中国人爱吃野味,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捕猎食用野生动物,源自蛮荒时代人类的本能。中国不同,作为全世界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地区之一,一直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按理说,会以食用驯化后的动植物为风尚。但今天的华人世界,为什么会逆其道而行之,以吃野味为荣呢?
  材料二:研究推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有可能是——蝙蝠,研究成果表明,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有很强的传染性,为科学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开发检测干预技术手段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成功证实蝙蝠是2003年的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并首次在我国蝙蝠体内检测到烈性病毒尼帕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抗体,发现多个由蝙蝠携带的新病毒。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振华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
1、D、2、D、3、A 4、D 5、C
6、1)胡为乎中露(2)寤寐思服(3)所谓伊人,在水之涘(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7、 (1)交错相通 (2)同“邀”,邀请 (3)沿着,顺着 (4)做记号
8、(1)青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2)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或:他们问现在是秦朝第几世皇帝,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9、C 
10、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和平安宁,不受外界打扰。
[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 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人民就会)对自己的食物、衣服、居住状况、风俗感到满意。邻国百姓可以相互望见,鸡犬的叫声可以相互听见,而民众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11、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12、 ①刻成,雕刻成。②顺着,就着。③有的。④大约。
13、①(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14、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15、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16、①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②暝 ③“暝”的本义为日落、天黑,又指夜、黄昏,和“朝”相对
④有似智者 ⑤有似勇者 ⑥有似达者 ⑦鉴 砺 孤衷(任答两个即可) ⑧以石为鉴,磨砺品行,守正内心,廉政为民
17、百姓为赞颂许瑶光对嘉兴所做的贡献并盼望其再来嘉兴而建“来许亭”,于是许瑶光建“鉴亭”回馈百姓,感谢百姓对他的爱戴。“鉴”有借鉴之意,许瑶光以此来警诫自己,也劝勉他人,要有“仁、智、勇、达、洁”的美好品行,即要仁慈友爱,勇敢坚定,珍惜时光,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洁身自好,自立自律,自强不息。
18、示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是其中的瑰宝。诵读古诗词能陶冶情操,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个人素养,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次比赛当中吧!
19、示例:小红,你不要难过,虽然这次比赛成绩不太理想,但你的勇气和实力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相信以后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加油!
20、D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