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地理 6.2 东北三省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地理 6.2 东北三省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12 08: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东北三省
年级学科 八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商务星球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东北三省》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本课题从位置和范围、地形与河流、冷湿的气候等三个方面来描述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后面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在地形图上,指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归纳其山河分布的格局; (重点) 3.运用地图等资料,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重点、难点) 4.举例说明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和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2.学生已具备根据问题阅读图表等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读图技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新课学习; 3.教师设置好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中导学的要求自主预习来进行学习,并做好课本标注。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导入→课题→学习目标)→新知探究环节(自学自探:位置和范围-地形与河流-冷湿的气候→合作探究:自然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展示交流质疑环节: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反馈测评:随堂练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有关东北的“雾凇、林海雪原、雪乡、冰雕”的景观图片。 提问:(1)从图片中,你对东北的感受是什么?(2)如果东北的空气干燥,能否形成这些景观? 学生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 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感受东北的“美”和“冷湿”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从而更好的监测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素。
自学自探: 【导学1】位置和范围 课件展示东北三省在中国的位置图和东北三省范围图。 【导学2】地形与河流 课件展示东北三省地形、河流分布图。 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完成导学问题,并指着地图解说自学过程。 【导学1】位置和范围 1.范围:东北三省包括 、 、 三个省区,位 于我国的 部。 2.位置: (1)指出40°N、45°N、50°N等纬线。 东北三省纬度较 ,气候 。其中,我国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 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 (2)在图中圈出俄罗斯、朝鲜、渤海、黄海、日本海。 东北三省与 、 两个国家相邻,可以发展 ;东部和南部濒临 、 、 等海域,可以开发 、发展 。 【导学2】地形与河流 1.地形: (1)圈出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东北平原(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2)东北三省地形 和 为 主;西部是 、东北部 是 、东南部是 ; 中部是 ,有“ ” 之称,包括 、 、 ,其中我国纬度最高、置 最东的平原是 。 2.河流: (1)描绘出 黑龙江、乌苏里江、 松花江、嫩江、辽河、图们江、鸭 绿江。 (2)东北三省河流 ,水资 源 。其中,黑龙江是 与 的国界河,我国与朝鲜的 国界河是 江和 江。 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 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 、 、 。 3.山河分布格局: 东北三省中间是 平原, 被 和 环绕,形成“ ”的分布格局。 学生根据导学问题,认真阅读地图,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阅读地图的技能,让学生感受阅读地图能够获取地理信息的乐趣和成就感。 让学生到讲台指着地图分享自学的成果,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导学3】冷湿的气候 课件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东北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分布图、大连与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地图,总结东北三省“冷湿”的气候特点,完成导学内容。 【导学3】冷湿的气候 (1)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为 。 (2)受 因素和 季风的影响,加上 微弱,气候具有 的特点。 (3)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气温 ;降水主要集中在 ,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为 。 气候的相关知识,往往会学习区域的难点,而且涉及较多地图,零散琐碎,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东北三省的气候,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合作探究一: 课件展示东北的“传统民居、服饰、炕头生活、滑雪、采冰”的图片。 提问:(1)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的情况与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有关。 合作探究二: 课件展示东北三省地形图和大兴安岭、黑土地、麦田、冰钓景观图。 提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说说东北三省可以发展哪些农业,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合作探究的问题。 合作探究的两个问题,为了完成“举例说明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个教学目标。 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增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的意识,故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展示-交流-质疑: 教师采用转盘游戏,抽取学习中下层的同学,代表本组分享合作探究的讨论结果,表述不完整的地方,本组成员继续补充。下面的同学认真听讲,有不同意见的起立相互交流。 学生上台分享展示合作探究的讨论结果,并认真听讲和质疑交流。 采用转盘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打消教师针对某个学生的念头。 中下层学生上台展示,督促他们认真讨论和学习,也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存在感。
课堂小结:播放剪辑好的东北三省的“微课”视频,并进行板书。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再次熟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通过播放微课视频进行课堂小结,能够再次感知学习的过程,也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
反馈测评: 在导学案中设置好随堂练习题:选择题和综合题。 学生自主完成随堂练习题。 选择题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综合题要求中间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好的学生两种题型都要求完成。这样既能保证所有同学都有题可做,又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任务而增强学习信心。
六、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