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8.3印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8.3印度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12 13:0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印度
年级学科 七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商务星球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1)自然环境;(2)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3)发展中的大国 2、分析:《印度》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地理和文化、人口、经济等方面的人文地理,教材内容繁多。教材通过设置“文明古国”、“人口大国”和“发展中的大国”三个子目来凸显印度的国情与特色,而对于基础自然地理则简单地通过一幅地形图来呈现。由于初中阶段并不要求掌握系统的文化地理和人口地理知识,所以,上课时不作系统陈述,而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和对中国发展起到借鉴性的内容来讲。文化方面主要介绍印度的宗教及其对印度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人口方面突出印度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并由此给印度的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经济方面侧重印度的工业分布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资料认识印度悠久灿烂的文化,能说出印度的人口特点。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图文资料,分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印度人口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的要求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所以设置了“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的目标。新课标还要求“根据地图或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或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这里定位为“通过资料认识印度悠久灿烂的文化,能说出印度的人口特点”。新课标还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的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所以设置目标“分析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旨在突出因地制宜原则。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所以过程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分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展讲,方法是运用地图和相关图文资料。通过认识印度的人口及其带来的问题,使学生树立可持续的人口发展观。 重点:(1)印度的人口特点;(2)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 难点: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307班学生地理基础好,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课上教师可能不全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对此,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让学生说出来,在学生的表达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印度悠久灿烂的文化学生了解不多,毕竟七年级学生的知识量有限,在校查阅资料的渠道也不多,而且几乎没有时间去查,所以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必须的资料,课前发在蚁巢里让学生参考。对于印度人口问题,学生易肤浅地一笑而过,课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在学习“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时,学生觉得难,上课要把这个问题分解呈多个小问题,层层推进,逐步引导,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课前(学材准备、自主学习、学情统计)——课中(课前回顾—揭示目标—自学精讲—当堂训练—课后小结)——课后(拓展练习—数据反馈—推荐学习)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回顾:教师提问:1、如何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2、你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了吗? 学生回答:1、描述国家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通过对方法的复习来了解此班级学生能否自主完成第一部分的学习。
导入:《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看过,那么你知道唐僧师徒四人是到哪里取经吗?(学生回答,教师陈述)以前那个地区有很多种叫法,唐僧(玄奘)取经回来在《大唐西域记》里写道“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yuān dú)或曰羌独……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从此,“印度”这个译法就取代了之前的各种叫法,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翻开地理课本,我们也前往印度“取经”啦!来明确要取的经书: 学生回答“去西天取经” :从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引出西天即今天的印度,导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资料认识印度悠久灿烂的文化,能说出印度的人口特点。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 带着目标学习
自学精讲1:自然环境 请同学们利用下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完成学案自学精讲一。 学生完成:一、自然环境 半球位置:印度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线穿过中部,印度主要位于 带和 带。 海陆位置:亚洲 部,南临 ,东临 ,西临 。 2、气候: 气候为主,全年 ,降水 。 北部 3、地形 中部 南部 4、河流: 是印度的母亲河。 “自然环境”是区域地理永远拗不过的“重点”,是认识区域的基础。让学生在此环节中认识印度的自然环境,为学习印度的文化、人口、经济等知识作铺垫。学生学习了大半学期的区域地理,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分析的方法,所以不必要合作,就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巡视的时候也好及时发现还没掌握此技能的学生,给予帮助。学生展讲时候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自学精讲2: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 请同学们观看蚁巢里关于印度人文的介绍,结合你的见闻,截取你最感兴趣的一张图片,发到公屏上和大家分享,完成学案自学精讲二。 学生完成:二、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 1、印度是 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目前,80%以上的印度人信仰 教。 2、 是印度著名建筑。 3、印度是世界人口第 大国,而且印度人口还在快速 。 让学生认识印度历史悠久的文明和人口问题。课本上“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两个子目都是介绍印度的人文,所以就合在一起学习。教师课前在蚁巢上发了关于印度人文的视频和图片,部分学生已有所涉猎,但可能因为时间等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看,所以先给学生看一会,然后教师开启小蚂蚁的收图功能,学生发图分享并讲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问补充。
(转承)感谢大家分享的印度见闻和各种“开挂”神图,那么严肃的问题来了:是不是印度人骨骼清奇、天赋异禀、生来就爱“开挂”?(不是)如果有舒适豪华的高铁,人们还愿意这样挂着或者坐所谓的“头等舱”吗?(不愿意)如果机械化程度高,还用得着神技般的“头顶功夫”吗?(不用)所以,这些“开挂”神图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印度冷冰的社会经济现实!那印度是不是就那么落后?(不是)印度曾经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那时候工业单一落后,但是独立以后,已经形成了部门齐全、规模较大、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发展中的大国!那些“开挂”神技从根本上说只是前工业时代的余晖!当我们在谈论印度“开挂”时,此处不应只有笑声,还应有观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洞见!
自学精讲3:发展中的大国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3页的图,找出印度的主要城市和工业部门,并结合72页的图分析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完成学案自学精讲三。 学生小组活动:1、主要城市和工业部门: 是印度的首都, 是印度最大城市和 工业中心, 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是印度的 产业中心,被称为印度的“硅谷”。 2、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孟买之所以成为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因为 ,加尔各答之所以成为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因为 ,加尔各答还发展钢铁工业,是因为 ,印度的工业中心 原料产地。由此可见,印度的工业分布特点是:工业中心 原料产地。 小组讨论完成,不仅要掌握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还要掌握分析的方法。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分析方法,此处小组合作,巩固加深技能的同时收获知识的硕果。
㈣当堂训练(15-17分钟) 1、背诵本节要点。 2、完成“当堂检测”题,选择题答案发在小蚂蚁上。 1、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三位,但又是世界上比较贫困的国家,其主要原因( ) 1、A、天气太热 B、人口众多 C、交通不便 D、地形崎岖 2、被印度人称为“圣河”的河流是( ) A、印度河 B、湄公河 C、尼罗河 D、恒河 3、目前,80%以上的印度人都信仰( ) A、佛教 B、道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4、春节期间,小明前往印度旅游,回来和大家分享他的见闻,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印度太热了,带去的羽绒服根本穿不上 B、火车非常拥挤 C、天天下雨 D、印度的牛真“牛”啊,车辆都要给它让路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洋。 (2)孟买是著名的 纺织工业中心。 (3)班加罗尔是印度的 产业中心。 (4) 是印度的首都, (也是、不是)最大城市。 (5)从图可知,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背诵部分强化所学要点,练习部分通过题目巩固知识点,也进行查缺补漏,看学生哪里不懂,好针对性指导,选择题答案发小蚂蚁上便于迅速统计答题情况。 背诵部分强化所学要点,练习部分通过题目巩固知识点,也进行查缺补漏,看学生哪里不懂,好针对性指导,选择题答案发小蚂蚁上便于迅速统计答题情况。
㈤课堂小结(2-3分钟) 今天的印度取经之行,你取到了哪些真经? 展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到的知识,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提问,并让学生把知识点落实在图上。 使学生通过小结对所学知识重新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
拓展提升:中国和印度有哪些相似之处?两国的发展有什么可以相互借鉴的吗? 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作答,教师再点评补充。 使学生通过深思,有一个情感知识的提升,知道学习印度,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仅仅简单地了解印度,而是从印度的现存问题和迅速发展中,思考我国的发展。
六、教学板书
第三节 印度 一、自然环境 二、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 三、发展中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