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11 21: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主题图,第24—25页的例5(乘法交换律)和例6(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七中的相关习题。
课前学生准备:练习本;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 ),( )不变,这叫( )。用字母表示( )
②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再与(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再与( )相加,它们的( )不变,这叫( ),用字母表示为( )。
③根据乘法口诀“四二七十四”,可以写的乘法算式( )、( )
④ 验算验算乘法是否正确,,使用的方法是( )。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法:尝试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 案 教师活动(含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获得了一样数学法宝,数学法宝非常神奇,你们想不想得到它? 二、 探究 闯关 (一)乘法交换律 第一关! 1、首先:口算抢答比赛()4×7 30×4 20×30 12×5 25×4 125×8 2、复习:在()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91+( )= 36+( ) 运用了( ) (25+49)+51 = 25+( ) 运用了( )3、探究乘法交换律。(1)(出示例5植树情景图)要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信息? (2)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25×4=100(人)4×25=100(人) 同学们用乘法解决了问题。(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观察这个等式: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你能把所有的这样的等式都写出来吗?为什么?(教师在一组等式下面点上省略号) 谁能用一个等式概括出以上所有的等式?a × b = b × a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指名说, 师生对口诀 生生对口诀 (二)乘法结合律 第二关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1、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老师把这些信息单抽出来,请看(点击)齐读:一共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指定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意见,这个问题也是用乘法解决(25×5)×2 25×(5×2) 3、比较两种解法综合算式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计算结果也相同,所以能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 3、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等式呢?点省略号。我们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a× b) × c = __ ×(__ × __) 这一个等式概括出以上所有的等式 这种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乘法结合律! 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什么?(运算顺序) 不变的什么?(因数的位置、积) 4、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也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合乘法结合律,现在请你把这四个规律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交换位置的运算;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都是改变计算顺序;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必须是加法运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必须是乘法运算。 恭喜大家通过第二关,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三)第三关:课堂检测、分层练习 1、考考你①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 ),( )不变,这叫( )。用字母表示( )②三个数相乘,先把( )相乘,再与( )相乘;或者先把( )相乘,再与( )相乘,它们的( )不变,这叫( ),用字母表示为( )。③根据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可以写的乘法算式( )、( )④ 验算65 ×23计算是否正确,可以调换因数的位置23×65再乘一次,这使用了( )。2、判断下面两道算式是否相等,为什么?① 25×13×2 13×(25×2)如果让你来参加计算比赛,你会选哪道题?为什么?3、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5×16=16×( ) 5×(14×9) =(5× )×( ) 6×13×5 =13×( × ) 4、挑战场: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1).24 × 125 (2). 125×72 (3).25 ×32× 125 (开心)五、小结。 六:作业:下课以后,请带着你的收获,用上你的数学法宝,到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简便运算。好吗?(好)下课 要得到数学法宝需要连闯三大难关,你们敢不敢闯关?好,我们现在就准备闯关。 以卡片逐题出示,并适时表扬口算速度上课! 出示课件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但后面的知识更具有挑战性,你们还有没有信心?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老师把这些信息单抽出来,请看(点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乘法 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是相同的?都表示什么?什么是不相同的?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这里a、b表示什么?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律 谁能试着用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 真棒! 第一关顺利通过!进入第二关! 出示例5植树情景图 教师巡视指导。 说说第一步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 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 板书:结合律 你能仿照加法结合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结合律吗? 出示练习题 引导学生思考: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的话,会带来什么? 恭喜过关!在座的每个同学都将会得到数学法宝,下课后就奖给你们,你们开心吗?开心的你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做好闯关准备 学生快速口答得数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齐读: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思考交流再汇报。 两个因数没变,符号没变,积没变,只是因数位置变了。学生举例 4 × 5 = 5 × 4 乘法交换律 齐读 认识了乘法交换律,我们一起来玩对口令游戏7×8= 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它们的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学生回答 共同交流有疑惑的问题 学生感受到:这两大运算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在乘法的内部进行。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畅谈收获 用闯关拉开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 以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的探索规律作好了知识铺垫。 提出与旧知相关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动机。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予以确认,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新规律的方法。 出示例题,巩固所学的新知。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体现了新课程下的自主学习。 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相比,用语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人总结规律时的想法,不仅帮助学生规范了数学语言,而且为学生展示自身才能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体会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对计算的简便之处,有利于以后计算时能快速运用。 练习的层次鲜明,目标明确;?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板书设计: 乘 法交换律 结合律 a × b = b × a (a × b )×c= a ×( b×c) 5 ×4 =4 × 5 (9 × 4 )×25=9 ×( 4×25) 46 × 51= 51 ×46 (甲×乙 )×丙= 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