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版五年级美术下 册《第10课 写意动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 版五年级美术下 册《第10课 写意动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5-11 22: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意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国画画法小主题中的第二课《写意动物》,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通过对画家写意动物作品的欣赏、观察和分析,体会用笔墨概括表现动物的结构特点,并学习运用水墨写意技法表现动物。
学情分析
我校位于红寺堡精准扶贫村,学校之前没有专职美术老师,学生从未接触过中国画,多存在基础差和不敢下笔的现象,在进行作业时停留在临摹的像不像的问题。对于已经上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水墨画的工具和特性才刚认识,对于水墨画的技法没有基础,对水、墨、笔的控制能力上有所欠缺。本课在解决学生创作中对水墨画中笔墨技法的合理运用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创造美和传播美。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写意动物画法的笔墨特点,尝试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可爱的猴子。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了解画家的用笔用墨的特点,创造出有水墨变化的水墨猴子并添加背景。
体验写意动物画法的乐趣,感受中国画的魅力,产生对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运用写意画的形式表现可爱的猴子,画面有层次感,能够合理运用到之前学过的美术知识。
难点:学生在能够准确的运用写意画法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对画面进行整体创作,使画面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思路
通过帮助孙大圣找到六耳猕猴的剧情,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上一节课的《写意蔬果》进行衔接,复习写意画法的特点,再次感受写意画法的用笔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写意动物画法的学习热情。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对于本课的重点问题,我会进行一个创作方法的简单示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最后通过写意猴子场景的画法举一反三,建议学生课下尝试其他动物的场景画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森林里的大新闻:孙大圣正在通缉在花果山搞破坏的六耳猕猴,苦于通缉令上不会画肖像,希望大家帮帮他,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孙大圣画一张六耳猕猴的肖像呢?
大家会用什么绘画形式来帮助大圣呢?线描、素描、儿童画、剪纸……
上一节课在画完写意蔬果时大家对写意画法还是意犹未尽呢,这节课想不想尝试用写意来画动物呢?(揭示课题:写意动物)
、描述
展示猴子的照片提问学生见过猴子吗?喜欢猴子吗?
来说一说猴子的外貌特征
总结:(1.圆脑袋嘴巴突出 2.修长的四肢长长的尾巴3全身长着毛)
动作神态又是怎样?
总结:(1.抓耳挠腮2.爬树上蹿下跳3.眼睛爱转很机灵)
生活习性呢?
总结:(1.生活在树上2.群居会因为占山头而打架3.爱吃香蕉和桃子)
大家要记住六耳猕猴的特点,在后面的创作中要表现出来
、分析
分析照片猴子和水墨猴子画的区别(水墨画抓住猴子的特征,寥寥几笔就能概括猴子的特点)
分析作品,《母与子》说一说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神态 墨色 构图)
小组讨论这幅画的用笔用墨又是怎样?四人为一组讨论,一边讨论一边在练习纸上练习,(回忆上节课写意蔬果的画法,尝试练习笔法和墨色变化)最后汇报总结
总结:先用中锋画出脸部的轮廓,全身则是用侧锋寥寥几笔快速画出,小猴子用的浓墨用大猴子形成了对比有层次感,大猴子两边的毛发用干笔蹭,脸周的毛发用墨色较重(板书:用笔:中锋 侧锋 用墨:浓淡干湿)
、示范讲解
构:画面的场景是什么?主体动物有几个?
画:用中锋画出猴子的脑袋,侧锋画出它的身体,浓墨画出四肢尾巴。
勾:勾勒面部之后面部罩染赭石,够画细节调整画面。
添:加背景,书写署名和日期,印章(化解教学难点)
、实践展评
我们已经掌握了六耳猕猴的画法了,那么六耳猕猴会躲在哪里呢?大家一起来大胆猜想一下。教师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他们行你们也能行。(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每小组完成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学生之间互评自评,老师进行总结。
小结作业
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学会运用写意的技法画了水墨猴子,明白了在画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点,复习旧知在用笔用墨要注意墨色变化和色彩搭配,这样画面更有层次感。
总结:这节课大家不仅帮助孙大圣画了六耳猕猴的肖像,还对写意画法掌握的更为扎实,孩子们中国画法学无止境,更多的画法还需要同学去探索去积累。我们回到家可以把今天学到写意猴子场景画法进行举一反三,尝试画一张其他小动物的作品吧,在下一节《学画松树》的课前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吧。
板书
笔法:中锋 侧锋
墨色:浓 淡 干 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