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综合检测(三)(原卷板+解斩版)新人教版选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综合检测(三)(原卷板+解斩版)新人教版选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2 11:05:05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检测(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  )
①消毒灭菌 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 ③适宜的温度 ④充足的光照 ⑤充足的养料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
2.[2019·北京高二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萝卜韧皮部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组织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
C.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D.以一株植物的叶片或花药为外植体培育的植株基因型相同
3.[2019·山西高二期中]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秋水仙素,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例适中
4.[2019·云南省华宁县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B.对所有植物来说,双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C.对一般植物而言,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D.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部分开放的花朵
5.[2019·河南林州市林虑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与月季花药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
B.花药培养的选材很重要,需选择适宜时期的花蕾
C.若某二倍体植物同时进行这两项技术,结果都能得到纯种
D.前者是后者操作的基础
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
B.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
C.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D.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
7.要将菊花茎段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无需(  )
A.选用生长旺盛的嫩枝
B.离体状态并且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成的幼苗需要移栽,下列关于移栽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移栽时,应在打开培养瓶的封口后马上移栽
B.移栽时,应先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一段时间,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
C.移栽时需用清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
D.最后幼苗需移植到消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
9.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效果
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必须添加植物激素才能成功
C.外植体经过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D.在试管苗进行大田移植前,不需要光照处理
10.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  )
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
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
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
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1.斯图尔德将胡萝卜根部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单独培养形成植株,实验过程如下:
从根的切片分离出单个细胞细胞团―→芽、根―→植株
(1)A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诱导这一过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多次强调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愈伤组织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步,一般从接种到出现愈伤组织需要14天,那时可以看到外植体长出白色或黄色的________状的愈伤组织。
(4)培养时注意恒温箱要关闭光源,因为在________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两周以后,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几乎耗尽,必须________进行继续培养。
(5)试管苗的培养可分为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培养,必须先进行________培养,二者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9·福建厦门一中高二月考]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________。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可避免________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而与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自养的能力。
13.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与月季的花药培养都需要制备________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20多种营养成分,在配制培养基母液时常将其配方中的微量元素浓缩________倍。
(2)用于培养的菊花嫩枝和月季花药都需要消毒,通常消毒所用的药剂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月季花药培养选材十分重要,从花期分析需要选取________的花药;从花蕾分析需要选取________的花蕾;从花粉发育时期分析需要选取________的花粉,从而提高诱导成功率。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具有24条染色体)的叶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营养成分全面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1]过程为____________,图中的[2]过程为____________。
(2)在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必须不断地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3)如果[4]是无病毒植株,则“水稻的某种细胞”应选用________或________细胞,这种繁殖方式实际上是________,培养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如果某种细胞选用的是水稻花粉细胞,则[4]称为________植株,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植株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需用________处理,使其恢复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对应的基因型为________。
15.如图表示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是把幼小的花药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放在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配制该培养基时,需要的物质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种)
(2)过程②是花药在MS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脱分化,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此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是________。
(3)过程③是诱导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长成的植株(不考虑核与核之间融合)是________植株,其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生产上无推广应用的价值。若要使其结子结果,可在移栽后在幼苗茎尖滴加适宜浓度的B物质,通常用到的B物质是________。
16.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某活动小组同学们,想到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解决此难题。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离体的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置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________,其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微量元素、有机物,还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对培养基要采用________方法灭菌。
(2)选取合适的外植体作为起始材料,接种前还要对其进行________处理。如果外植体选取的材料为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17.水稻(二倍体)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2)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发育成具有根、茎和叶的植物体。这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________利用光能制造________,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3)题干中培养出试管苗的方法是________,培养成的试管苗属于________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植株,这种育种方式的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
(4)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8.如图表示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________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____________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在花粉的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
(3)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
(4)图中的B过程需要_____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5)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PAGE



- 7 -









专题综合检测(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  )
①消毒灭菌 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 ③适宜的温度 ④充足的光照 ⑤充足的养料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
解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也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即①正确。还需要添加一定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②正确。需要适宜的温度,③正确。一般形成愈伤组织不需要光照,④错误。还需要充足的养料,⑤正确,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答案:D
2.[2019·北京高二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萝卜韧皮部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B.组织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
C.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D.以一株植物的叶片或花药为外植体培育的植株基因型相同
解析:萝卜韧皮部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A项错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该避光处理,B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要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相当,而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有利于芽的分化,C项正确;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二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植株,而体细胞组织培养形成的个体是二倍体,D项错误。
答案:C
3.[2019·山西高二期中]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秋水仙素,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例适中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感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项正确;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可以诱导植物变异成多倍体植物,B项正确;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再分化过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C项正确;培养基中生长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D项错误。
答案:D
4.[2019·云南省华宁县第二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B.对所有植物来说,双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C.对一般植物而言,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D.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部分开放的花朵
解析:不同时期的花粉发育的能力是不同的,植物的花粉都只有某一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并不是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A项错误;对一般植物而言,单核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B项错误; 对一般植物而言,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C项正确;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对于盛开或略微盛开的花,花瓣已经松动,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D项错误。
答案:C
5.[2019·河南林州市林虑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与月季花药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
B.花药培养的选材很重要,需选择适宜时期的花蕾
C.若某二倍体植物同时进行这两项技术,结果都能得到纯种
D.前者是后者操作的基础
解析:菊花的组织培养与月季的花药培养都需要制备MS固体培养基,都需要无菌操作和接种操作,A项正确;花药培养时应选择单核期的细胞,为了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B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取材来源植物的体细胞,最后培育得到的植株是正常的、和母本一样的植株,若母本是杂合子,则培养的后代也都是杂合子,而花药离体培养取材来自于植物的花粉,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C项错误;组织培养技术为花药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为新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途径,D项正确。
答案:C
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
B.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
C.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D.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
解析: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都有全能性,A项正确;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再经再分化形成③胚状体,B项错误;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C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和相关激素,D项正确。
答案:B
7.要将菊花茎段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无需(  )
A.选用生长旺盛的嫩枝
B.离体状态并且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解析:进行菊花植物组织培养时,因为使用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选用生长旺盛的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A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离体的细胞,不需要导入外源基因,B项正确、C项错误;要进行培养培养基中要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D项正确。
答案:C
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成的幼苗需要移栽,下列关于移栽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移栽时,应在打开培养瓶的封口后马上移栽
B.移栽时,应先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一段时间,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
C.移栽时需用清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
D.最后幼苗需移植到消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
解析:在移栽生根的试管苗之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试管苗在培养基生长几日,A项错误、B项正确。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C、D两项正确。
答案:A
9.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效果
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必须添加植物激素才能成功
C.外植体经过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D.在试管苗进行大田移植前,不需要光照处理
解析:在菊花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效果,因此最好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A项正确;由于菊花茎段的组织培养比较容易,不必添加植物激素,B项错误;外植体是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C项错误;试管苗进行大田移植前就需要光照处理的,D项错误。
答案:A
10.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  )
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
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
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
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解析:脱分化是离体的植物组织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故D项正确;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尽快萌发不是植物组织培养,故A项错误;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是再分化,故B项错误;愈伤组织分化为根和芽的过程是再分化,故C项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1.斯图尔德将胡萝卜根部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单独培养形成植株,实验过程如下:
从根的切片分离出单个细胞细胞团―→芽、根―→植株
(1)A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诱导这一过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多次强调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愈伤组织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步,一般从接种到出现愈伤组织需要14天,那时可以看到外植体长出白色或黄色的________状的愈伤组织。
(4)培养时注意恒温箱要关闭光源,因为在________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两周以后,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几乎耗尽,必须________进行继续培养。
(5)试管苗的培养可分为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培养,必须先进行________培养,二者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将胡萝卜根部细胞分离,在合适的培养基上经脱分化、分裂形成的细胞团,就是愈伤组织,再经过培养,分化成芽、根直至长成植株。(1)A过程表示由离体的细胞发育成细胞团,所以为脱分化过程,诱导脱分化过程需要有植物激素,主要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该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同植物体相比较,离体的植物组织外植体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所以在组织培养整个过程中都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3)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的乳白色或黄色的瘤状物。(4)进行组织培养过程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在再分化阶段,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当营养耗尽时,需更换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5)试管苗的培养分为生根和生芽培养,但是先生芽,才有利于生根,生根培养基与生芽培养基的区别就在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答案:(1)脱分化 植物激素(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2)外植体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
(3)瘤 (4)无光 更换培养基
(5)生芽 生根 生芽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12.[2019·福建厦门一中高二月考]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________。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可避免________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__,而与_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自养的能力。
解析:(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属于无性繁殖技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遗传特性,且繁殖种苗的速度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因是细胞中具有发育成该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的污染。(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生根,而与细胞分裂素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2,4?D。(4)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降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答案:(1)遗传特性 快 遗传信息
(2)微生物 (3)生根 细胞分裂素 2,4?D
(4)逐渐减小 先增加后下降 不能 (5)降低
13.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与月季的花药培养都需要制备________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20多种营养成分,在配制培养基母液时常将其配方中的微量元素浓缩________倍。
(2)用于培养的菊花嫩枝和月季花药都需要消毒,通常消毒所用的药剂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月季花药培养选材十分重要,从花期分析需要选取________的花药;从花蕾分析需要选取________的花蕾;从花粉发育时期分析需要选取________的花粉,从而提高诱导成功率。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都需要制备MS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20多种营养成分,配制母液时常将其配方中的微量元素浓缩100倍,大量元素浓缩10倍。(2)外植体消毒先放入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然后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所以用到的是70%酒精和0.1%氯化汞。(3)月季花药培养选材十分重要,从花期分析需要选取初花期的花药,从花蕾分析要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从花粉发育时期要选择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从而提高诱导成功率。(4)月季的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图中显示的是通过愈伤组织的途径,所以另一种是形成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答案:(1)MS 100 (2)70%的酒精 0.1%氯化汞
(3)初花期(或早期时) 完全未开放 单核期
(4)胚状体 培养基中的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的配比
14.将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具有24条染色体)的叶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营养成分全面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1]过程为____________,图中的[2]过程为____________。
(2)在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必须不断地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3)如果[4]是无病毒植株,则“水稻的某种细胞”应选用________或________细胞,这种繁殖方式实际上是________,培养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如果某种细胞选用的是水稻花粉细胞,则[4]称为________植株,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植株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需用________处理,使其恢复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对应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图示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1]为组织细胞脱分化为愈伤组织的过程,[2]是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过程。脱毒苗的培养应选用植物的茎尖和根尖来进行培养。(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为: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2)在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取水、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3)根尖或茎尖细胞不含病毒,因此可用根尖或茎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其培养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与母本一致。(4)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可产生四种花粉:AB、Ab、aB、ab,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四种基因型的单倍体植株:AB、Ab、aB、ab。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其染色体加倍后获得可育植株,对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答案:(1)脱分化 再分化 (2)水分 无机盐 (3)茎尖 根尖 无性生殖 AaBb
(4)单倍体 aB、ab、Ab、AB 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秋水仙素 aaBB、aabb、AAbb、AABB
15.如图表示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是把幼小的花药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放在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配制该培养基时,需要的物质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种)
(2)过程②是花药在MS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脱分化,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此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是________。
(3)过程③是诱导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长成的植株(不考虑核与核之间融合)是________植株,其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生产上无推广应用的价值。若要使其结子结果,可在移栽后在幼苗茎尖滴加适宜浓度的B物质,通常用到的B物质是________。
解析:(1)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琼脂、蔗糖等),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2)过程②是花药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此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是有丝分裂。(3)过程③是诱导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由于该植株是花药经离体培养获得的,所以长成的植株是单倍体,高度不育。若要使其结子结果,通常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1)水、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蔗糖、琼脂、植物激素、有机物
(2)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有丝分裂
(3)单倍体 秋水仙素
16.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某活动小组同学们,想到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解决此难题。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离体的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置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________,其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微量元素、有机物,还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对培养基要采用________方法灭菌。
(2)选取合适的外植体作为起始材料,接种前还要对其进行________处理。如果外植体选取的材料为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培养离体的组织和细胞时,常用MS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还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对培养基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在培养前需要消毒;如果外植体选取的材料为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方向不能倒插。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的特点是: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或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答案:(1)MS固体培养基 大量元素 植物激素 高压蒸汽灭菌
(2)消毒 不能倒插  脱分化  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17.水稻(二倍体)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2)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发育成具有根、茎和叶的植物体。这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________利用光能制造________,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3)题干中培养出试管苗的方法是________,培养成的试管苗属于________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植株,这种育种方式的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
(4)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矿质元素(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2)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发育成具有根、茎和叶的植物体,这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3)这种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成的试管苗属于单倍体,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要使它繁殖后代必须采取的措施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该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
答案:(1)水 矿质元素(无机盐)
(2)叶绿体 有机物
(3)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 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4)醋酸洋红法
18.如图表示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________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____________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在花粉的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
(3)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
(4)图中的B过程需要_____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5)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判断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的一侧,通常会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成功率最高。(2)在花粉的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等植物激素。(3)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图中所示的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二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4)图中的B过程为再分化,需要光照。(5)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酚红指示剂将变红,因此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纤维素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颜色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培养几种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1)镜检 单核 完全未开放
(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胚状体
(4)光照 (5)酚红 刚果红









PAGE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