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0个“触、隐、顿、浑、罩、抹、脆、内、增、添”;理解、积累词语“触礁、隐隐约约、断断续续、顿时、浑身、笼罩、抹、清脆、内心、增添”等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浑、抹、内、增、添”5个汉字,并能在认真书写的过程中有意识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能熟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能试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形象感知,根据要求将词组补充完整。
(1)播放不同旋律的歌曲。(教师可以课前有所准备)
(2)你觉得这歌声怎么样的 请用“( )的歌声·的形式说一说。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美妙动听、高亢激昂、委婉深沉”等等。
2.揭示课题,反馈预习,启发导入。
(1)揭示课题。
(2)预习反馈,课文中的歌声是怎么样的
(3)到底是谁在唱歌,在哪儿唱歌,今天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根据要求划句子,了解文中歌声的特点。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读文中的语句。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分小节交流朗读,并正音。
(1)注意生字的读音: “触、罩”翘舌音。
“脆、增”平舌音。
(2)借助生字“顿、浑”复习前鼻韵母“UN”。
3.根据问题,回答。
(1)是谁在唱歌,在哪儿唱歌 板书: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 大海中
(2)怎么会在大海中唱歌呢
小结引导:这位小姑娘乘坐的船触礁,船沉了,小姑娘和船上所有的入都落入了海中,这是一件多么不幸的事情呀!在冰冷的海水中,落水的人们都在等待着救生船的到寒!
在这样的情况下,落入水中的这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唱起了歌,这歌声有什么特点
4.快速读文,根据要求划句子。
(1)快速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描写歌声的句子。
(2)交流句子,并正确朗读。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①正确朗读句子,注意“隐”前鼻音。
②交流朗读句子,并板书。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
①联系句子,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歌声是谁听到的
因为歌声来自远处,马金纳离它很远,因此这歌声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
(3)引导。
虽然这歌声隐隐约约、断惭续续,但却绐马金纳和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三、再读课文,理解“是歌声救了大家”的含义。
1.再读课文,边读边思。
(1)分小组读课文,边读边思·歌声是怎样救了马金纳和人们的 ”
(2)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加深理解。
(1)关注马金纳在听到歌声前后不同表现的句子。
①板书重点词语:筋疲力尽、没有力气游(绝望)。 浑身是劲 拼命游(充满了希望)
②想想说说,理解“绝望”。 “掉人海中的马金纳,看到的是什么 想到的又是什么 ”
③想像说话,理解歌声垂如何拯救马金纳的。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一听,心想——。想到这,他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2)理解歌声给人们勇气和力量。
想像说话:“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了歌声.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小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先生哆哆噱嗦地说:“ ”。于是,他们也像马金纳一样朝着歌声聚拢过来了。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完整理解歌声是怎样救了大家的
(1)同桌准备,完成填空。
“当马金纳筋疲力尽,快要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了 ,顿时感到 ,于是他奋力 小姑娘不停地唱着歌,那激昂、断断续续的歌声传到更远的地方,过了一会儿,终于 所有朝歌声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
4.小结:船触礁了,沉没了,乘客们都掉入了冰冷的大梅。在等待救生船来到的过程中,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用她的歌声给了人们勇气和力量,为救生船指明了援救的方向,是歌声救了大家。这是救命的歌声。
三、巩固字词。
1.出示词语卡片,正确朗读词语。
2.书写汉字,注章笔顾。 “抹”注意部件中两横长短的变化。“增”注意右上部分的笔顺。
“添”注意右上部分是“天”字.右下部分为两点。
四、语言实践。
1.课文告诉我们歌声可以教人,歌声还能给人们什么帮助
2.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