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2 08: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2.描述呼吸道的作用是什么。
自主学习一
阅读教材40-44,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腔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合作探究
仔细分析P43-44提供的资料,完成讨论1-5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C”状软骨
(1)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清洁)
(2)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3)鼻腔分布着毛细血管。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不能完全避免,呼吸道处理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
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
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 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甚至要佩带防毒面具。

腺细胞

黏液

纤毛
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气管、支气管内表面
4、痰是怎样产生的?
北欧人
非洲人
5、北欧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北欧人鼻子较大,鼻腔较长,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1、呼吸系统是由____和___两部分组成。前者由____________组成。
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主要在三个方面即:___、___、___吸入的气体。
3、__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___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___引起剧烈咳嗽。
4、痰的形成场所是_________。哮喘是_____感染或过敏引起的疾病。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温暖
湿润
清洁

会厌软骨
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
支气管
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吃进的食物都要经过咽,然后,空气经喉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声音从何而来?
声带拉紧
声带张开
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从肺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爱护嗓子莫喊叫
保护嗓子应当做到:
(1)平时养成不高声讲话的好习惯;
(2)声音嘶哑后一定要小声说话、少说话或禁声,以便使声带充分得到休息; 
(3)初患的声带小结,适当休息后会慢慢消失,情况严重时应及时请医生治疗;
(4)少食辛辣、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避免对嗓子的刺激。
1、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
2、在吸气时鼻的功能是(? )
①清洁空气? ②温润空气? ③消灭细菌? ④温暖空气? ⑤气体交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3、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喉关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鼻黏膜充血肿胀
4、痰液中含有细菌和灰尘,痰在人体内形成于( )
A.气管 B.喉    C.鼻腔   D.口腔
B
B
D
A
5、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造成煤气中毒。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前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鼻 喉 咽 气管 肺泡 支气管
B.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泡
C.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泡
D.鼻 喉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泡
6、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气管和支气管以“C”形软骨环为支架
B.鼻腔中的鼻毛可以过滤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C.吸气和吞咽动作可以同时完成
D.人感冒时,不停咳嗽且有大量痰液分泌,这对呼吸道有保护作用
D
C
6、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
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畅,以利于空气进出肺部。否则,空气容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反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