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2 11:4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爱迪生
“发明大王”
爱迪生一生取得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

1879年10月,爱迪生深受一本杂志的启发,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最终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个小时;但是爱迪生并不满足,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他又发现竹子纤维在碳化后做灯丝,寿命长达1200小时。他马上派人到世界各地选择最好的竹子,大批量地生产灯泡,并且为此专门开通直流网站、架设电网;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蒸汽机→ 蒸汽时代
电力→ 电气时代
电脑 、互联网→信息时代
一、蒸汽时代(19C中)
(一)背景
1.经济:
①传统动力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2.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3.科技:生产中有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可能性
△上述背景中, 人类跨入蒸汽时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别是哪些?
必要性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②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19C中)
(一)背景
(二)过程:
纽可门蒸汽机 (170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
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5年)
万能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使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背景
(三)标志: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是( )
A.纽可门发明蒸汽机
B.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
C.瓦特制成联动式蒸汽机
D.万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二)过程
一、蒸汽时代(19C中)
2.工场手工业 机器大工业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四)意义(蒸汽机广泛使用):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直接影响:解决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4.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
3.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一、蒸汽时代(19C中)
体积过于庞大,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噪音污染。
早期的蒸汽机
19世纪的欧洲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呢?它有没有弊端?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二、电气时代( 19C末20C初)
(一)背景
1.经济: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科技:18世纪以来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历史纵横)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C
奠基:
  美国皮特先生的早晨
   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电话叫醒,加拿大木材商已联合发表再次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的消息。电台播放的是美西战争中美国胜利的新闻报道。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他担心美孚石油公司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天还没有大亮,但窗外被路灯照得如同白昼。皮特驾驶汽车奔驰在宽阔的马路上。
1.皮特先生在享受哪些新产品?
2.引起他生活变化的主要是哪一项发明?哪位科学家奠定的理论基础?它是怎样被运用的?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背景
(二)过程:
德·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66年)
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1873年)
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
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电气时代( 19C末20C初)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背景
(二)过程
(三)影响: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3.使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电气时代( 19C末20C初)
【学思之窗】
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答案提示: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加快城市化进程,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计算工具的演变
绳子
算盘
计算器
计算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如炮弹弹道),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月14日问世。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三、信息时代(20C90S以来)
(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背景:
(1)科学:
(2)直接原因:
2.发展过程:
3.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
4.功能:P65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美国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计算机(1946年)
互联网(1969年)
全球信息网20C90S以后
world wide web
SOHO,即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家居办公,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做期货、网站等等。
传统的“朝九晚五”受到挑战。
网络黑客
网络病毒·熊猫烧香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二)网络使用的利弊(信息革命的影响)
2.消极影响:
①影响了国家社会的安全;
②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③西方资产阶级消极思想文化的侵袭。
1.积极影响:
①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
②引起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巨大变化;
③引起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革命。
三、信息时代(20C90S以来)
文件传输
电子邮件
网上聊天
信息导航
互联网的主要功能
带来了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带来了工作方式的变化
受雇于某跨国公司的雇员-SOHO一族
学校计算机教室
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变化
美国出生:1955.10
学历:哈佛大二
供职机构:微软
职务: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资产:900亿美元,占了微软的21%
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
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合作探究: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
②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③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1、积极:(1)互联网可提供许多服务,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2)信息经济在各地发展,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3)促进传统产业发展;(4)改变人的工作、社会交往方式;
2、负面影响:
硅谷的传奇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yahoo,最初只是源于两个人、两台个人电脑和一个新奇的想法,真可称得上是硅谷群雄中的一只丑小鸭。一个普通的中国台湾移民,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杨致远和他的好朋友大卫·费洛一起在Internet中畅游,纷乱庞杂的信息使他们萌生了一个奇妙的主意:按照类似于图书馆中的分类条目,将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用户可以依照不断细化的分类描述找到他们想要从网络上得到的东西。这样他们开始搜集Internet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邀请其他的网友加入他们的网上寻“宝”的工作,然后将他们分类后组织成树状结构:主干上长满了分叉,分叉上还有更小的细枝……
如今这株稚嫩的小树已深深地扎根于Internet肥沃的信息土壤之中,枝繁叶茂,蓬勃发展。yahoo每天接受数千个网地登记的申请,成为名符其实的Internet信息服务行业中的大哥大。精明的杨致远与大卫·费洛迅速成为Internet淘金浪潮造就的第一批百万富翁之一。
Google是世界第一搜索引擎网站,1998年7月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任李开复为Google大中华区总裁。 2009年6月,谷歌中国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曝光搜索结果含有色情信息。2010年1月13日消息,Google今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篇名为《A new approach to China》的博文,在博文中,Google官方透露,将停止在中国过滤搜索结果。在中国市场上停止过滤搜索结果,这将意味着Google对于搜索结果的处理将不再依据中国法律,因此可以得知,Google中国将有可能退出中国市场。
谷歌退出中国
美国东部时间21日(2010年1月)上午9时30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就网络自由问题发表长达43分钟的讲话。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正在有系统地扼杀其公民了解信息。我们在网络自由方面的政策便是对这一事实应对的一部分。”
希拉里在讲话中四次提及中国,她批评中国对网络信息进行管制,并呼吁中国对谷歌及其他美国公司受到的网络攻击展开彻底调查。希拉里鼓励美国的网络公司拒绝审查。她说:“我认为拒绝支持有政治动机的审查将成为美国科技企业的标志性特征,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国家商标……”在讲话中,希拉里大谈信息自由带来的好处,并不时对伊朗、朝鲜等国的网络使用进行批评。
结局
据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18日下午,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员工停止工作一周后,美国网络巨头谷歌再次表示在中国的业务恢复正常运转,并开始投放广告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3日凌晨3时零3分,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再次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真相是什么?
谷歌事件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的互联网战略。美国互联网战略的实质,就是美国利用其目前在互联网技术、资金、市场的巨大优势,向别国进行政治推销、商业推销、文化推销,来谋取美国的政治利益、商业利益、文化利益。
谷歌声称将可能退出中国的理由和借口,是精心选择和策划的。反对“黑客攻击”、反对“网络审查”,既堂而皇之,又能迎合西方公众在西方媒体熏陶下对中国的印象。前有谷歌事件的发酵,后有希拉里的网络讲话。美国是利用谷歌事件拿中国开刀,并在全球范围内覆盖起一张网络外交的大网,作为推展“巧实力”的凭借,维持其在“后危机”时代的一超独霸地位。对此,美国媒体将之成为新的“克林顿主义”。
在美国利用互联网推行所谓民主的价值观、干涉他国内政的时候,微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立刻成为本国政府的棋子,政商联动,商业角色被政治所劫持。在此情势下,微软和谷歌在其他主权国家的商业布局,事实上就成为美国利益渗透的毛细血管。
《南方周末》报道:在美国举办的这场视频大赛中,一部名为《百年老屋》的纪录片夺得桂冠。该片纪录了一家三口在不使用近现代科技产品的前提下,像三百年前的人一样,在一所百年老屋生活一个月的真实情况。
(积极,消极,交通,通讯,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如果由你来参加这场比赛,你将从哪个角度入手展示三百年来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人力、蓄力
风力
水力
蒸汽
效率低、资源浪费、限制条件多
下列材料反映了蒸汽机广泛使用给英国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蒸汽机的使用,英国到处建起大工厂。1820年法国蒸汽机只有39台,1869年猛增到32000台。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807年,富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试航成功。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火车。
出生在英国一个铁匠的贫困家庭,只上过两年小学,14岁当装订书籍的学徒。在七年的学徒期间,利用订书的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的书籍。后来,他毛遂自荐,在22岁时当了大化学家戴维的实验助手。1831年,法拉第经过7年反复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1791—1867)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②科技:电力的新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用
⑴原因(P63 第二段)
②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③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①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⑵意义
①经济: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美国皮特先生的早晨
   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电话叫醒,加拿大木材商已联合发表再次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的消息。电台播放的是美西战争中美国胜利的新闻报道。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他担心美孚石油公司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天还没有大亮,但窗外被路灯照得如同白昼。皮特驾驶汽车奔驰在宽阔的马路上。
皮特先生在顾虑什么?这反映了电气革命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
垄断组织——社会结构
瓜分殖民地狂潮——世界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