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张PPT。单元复习课
第六单元【时空坐标】【知识体系】课件33张PPT。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过程:
(1)西班牙的殖民地。
①1496 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_________。圣多明各②16 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③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2)葡萄牙的殖民地。
①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②在巴西设立_________,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
西。
2.结果: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
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_______________
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总督制度西班牙和葡萄牙3.影响: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3)殖民者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4)为保证殖民者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情境在线】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就居民的语言而论,本地区西班牙语占统治地位,另外巴西为葡萄牙语、海地为法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拉丁美洲地区历史上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另外,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海地为法国的殖民地。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人到达东方。(2)概况。建立商站中国澳门2.英荷法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时间:从17世纪开始。
(2)概况。东印度公司资本原始积累印度尼西亚越南势力范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朝鲜半岛【情境在线】
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思考: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殖民统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答案:(1)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并种植和走私鸦片,掠夺了大量财富。
(2)利用各种手段几乎控制印度全境,把印度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工业革命前:
(1)从_______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
(2)19世纪中叶以前,他们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
在沿海地区并进行_________。15世纪奴隶贸易2.工业革命后: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2)非洲探险: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
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_________资料。
(3)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_______,纵贯非洲
大陆的庞大殖民地。地理人文开普敦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
伸到东非的_______。
③德国:希望在_________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索马里赤道两侧(4)柏林会议。1884英德有效占领【情境在线】这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
在南非的殖民头目罗得斯的侵略野心,即要建立从南非
开普敦到埃及开罗的殖民帝国。这一漫画反映了什么?答案:反映了英国对非洲的侵略野心。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19世纪末20 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
沦为_________________,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
地,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_________的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欧美国家2.形成的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
占更大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列强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更大规模地
瓜分世界。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3.影响:
(1)加剧了列强之间的扩张与争夺。
(2)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___________
_______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4)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情境在线】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亚非拉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思考: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资本主义对当时来说具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产力的先进性。
(2)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课件24张PPT。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主要事件:
(1)法属海地独立:_____年海地的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
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
①在_________________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
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04玻利瓦尔和圣马丁②1822年,巴西也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3)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4)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①过程:1910 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②成果:1917 年颁布了宪法。
a.性质:_________宪法。
b.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
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
基础。资产阶级3.拉美独立后的状况:
(1)独立后除_____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___
_____。
(2)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巴西共和国(3)_____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 加紧了对拉丁美洲
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4)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英美【情境在线】波澜壮阔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枷锁,基本奠定了现代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但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请问,独立后的拉美存在怎样的缺陷?答案:独立后的拉美各国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二、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_____________
得到一定发展。
(3)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民族资本主义3.主要代表及其概况:国民大会党民族平等和自治提拉克民族独立孟买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情境在线】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亚洲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要事件有哪些?这些斗争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主要有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等大事件。这些斗争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三、非洲的抗争
1.主要斗争形式:_________。
2.突出事件:埃及的抗英斗争、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武装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阿拉比马赫迪孟尼利克二世独立国家3.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情境在线】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狂潮中,非洲人民进行了顽强反抗。分析非洲的抗争有哪些特点。
提示:以帝国主义为目标,以民族解放和独立为目的,有广泛的人民群众参加,有领导人。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主题整合·创新迁移
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全球进行侵略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伴随三次殖民高潮。
第一阶段,从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人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边沿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成经济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完善;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19世纪末第三次殖民高潮,是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创新思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国的扩展
【解析】选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主题一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计划
【素养探究】
1.欧洲列强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
史料 在美洲新世界,这些征服活动是毁灭性的。到1650年,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的大约2 500万萎缩到150万。安第斯山脉的印加文明也遭遇类似的命运,人口从原来的900万减少到60万。根据有些人的估计,整个新世界的人口从1亿减少到500万。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思考: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西方的征服活动会导致美洲土著人口锐减。(历史解释)
【点拨】结合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活动分析。
提示:西方的殖民征服活动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灾难。印第安人除被殖民者肆意杀戮外,还要遭受病菌带来的疾病,造成了美洲土著人口的锐减。
2.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史料 划定“刚果自由邦”与法属、葡属殖民地的边界;宣布在该地区贸易自由;刚果河与尼日尔河自由通航;禁止买卖奴隶;规定任何国家以后凡在非洲取得新领土,都必须是“实际有效”的占领并通告议定书各签字国;英国和法国应分别“保证”尼日尔河下游和上游的航行自由等。
——《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列强在非洲殖民瓜分的原则。结合所学,这一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解释)
【点拨】原则根据画线句子信息“‘实际有效’的占领”回答。影响结合所学回答。
提示:“有效占领”原则。西方列强划分了在非洲中部的势力范围,确定了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共同准则,从此掀起瓜分非洲的高潮。
【史论阐释】
殖民体系中的殖民政策
近代以来的殖民主义经历了四个时期,不同的时期殖民政策各不相同。
1.殖民主义产生时期(15世纪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原始积累使这一时期的殖民政策具有野蛮和残暴的特点,武力征服、不等价交换、贩卖奴隶等超经济强制是殖民奴役的主要方式。
2.殖民主义的发展时期(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帝国侵略的目的在于确保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掠夺的主要形式也相应转变为商品输出。
3.帝国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殖民侵略的目的除了确保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外,还要为本国的剩余资本寻找投资场所,因此资本输出成了殖民剥削的主要特征。
4.新殖民主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对第三世界进行广泛的渗透扩张,以实现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
主题二 殖民扩张的影响
【素养探究】
1.欧洲早期殖民掠夺对殖民地的影响
史料一 “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①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②。”
——《刚果真相》
(1)依据史料一,分析殖民者掠夺财富的手段。(史料实证)
【点拨】根据画线信息①②回答。
提示:武力残暴掠夺。
史料二 非洲到处在流血①……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②?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③。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2)依据史料二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唯物史观)
【点拨】史料画线信息①“流血”和②“哪里去了”体现了殖民者对非洲家园的破坏。③“重过……生活”反映了非洲社会因受侵略造成经济的落后。
提示: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
2.殖民掠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史料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①。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
系②,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思考:早期殖民扩张产生了哪些影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点拨】画线信息①指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②指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地主阶级的衰落,③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提示: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人类交往范围扩大,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史论阐释】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而言: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对殖民地而言: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对国际关系而言: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主题一 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素养探究】
1.主要原因
史料一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铁器、玻璃、糖等手工工场及造船厂……在巴拿马、古巴、阿根廷和巴西兴起了造船业,巴西的优质木材一直畅销国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①,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史料二 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②……在葡属巴西,黑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几乎都是在种植园劳动的奴隶。他们和其他混血人种构成了巴西广大被压迫的劳动群众。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史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③。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作《人权宣言》等的传播,促使当时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增长,为拉美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④。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思考:结合史料一、二、三,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点拨】史料画线信息①②反映拉美民族独立的必要性,③④是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有利条件。
提示:①拉丁美洲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激化了社会矛盾。③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④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
2.影响
史料 从1822年宣布独立起,到1889年废除君主制、宣布共和制止,巴西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制度到君主立宪制,再从君主立宪制到共和政体的演变①,以漫长而不间断的痛苦改革,取得了缓慢而持续的政治进步,适应了巴西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走的是政治变革从属于经济发展的民族解放道路②。
——马世力《从巴西独立看世界近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理论问题》
思考:根据史料,分析巴西的独立对巴西历史的影响。(历史解释)
【点拨】根据画线信息①②概括。巴西独立是近代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缩影。
提示:独立后的巴西走的是渐进式民主化道路,作为巴西历史新起点,独立运动揭开巴西历史崭新的一页,为巴西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史论阐释】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1)拉美殖民地基本上都已独立,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
(2)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为拉美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尽管时不时仍有破坏民主的军人政权出现,但是,危机过后,必然是民主的恢复。这个基础就是来自独立运动中对民主制度的追求和实践,这是独立运动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3)为拉丁美洲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独立斗争。
①绝大多数国家取消了君主制确立了共和政体,限制了教会的特权。
②取消了贵族爵位和某些封建特权,农民部分地取消了封建徭役,有些国家的贫苦农民还分得了土地。
③在经济上,取消了垄断贸易,实行自由贸易。
④一些拉美国家开始模仿资本主义方式的农场经营农业,农业资本主义的因素开始增长。
(4)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主题二 亚洲的觉醒
【素养探究】
1.特点
史料 在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两面战斗的旗帜①,第一次赋予亚洲的革命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的目标并为之浴血奋战。……各国的民主主义都要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用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政体,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发展民族经济,给人民以选举权和其他的自由平等权利。……在革命中,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革命斗争,这两股以往互无联系的潮流开始汇合到一起,形成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②。……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③。
——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思考: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特点。(史料实证)
【点拨】根据史料画线信息①②③归纳出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斗争方式及各国相互作用方面的特点。
提示:①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高举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旗帜。②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汇合。③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2.意义
史料一 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亚洲来说,这场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新时代,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①。这场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亚洲资产阶级日后继续革命和无产阶级起来领导革命提供了营养②。
——林承节《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亚洲觉醒的意义。(历史解释)
【点拨】抓住史料信息①②回答,亚洲觉醒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提示:推动了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
史料二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二十世纪初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
(2)如何理解列宁的话?(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点拨】结合亚洲觉醒的意义回答。
提示:亚洲觉醒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它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它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标志 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史论阐释】
一、亚洲觉醒的含义、背景
1.“觉醒”的含义: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意识;反本国封建统治的民主意识。
2.背景(原因):
(1)侵略新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如瓜分狂潮),亚洲人民必然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2)亚洲新变化: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意识产生。
二、亚洲觉醒的历史意义
(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它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
(3)它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六)
(第六单元)
【合格性考试】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
1.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班牙人对印第安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大肆屠杀印第安人
B.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殖民地需要劳动力
C.黑人奴隶身体健壮,远离家乡,不易逃亡
D.为了满足种植园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贩运黑奴
【解析】选D。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主要原因”。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需要大批的劳动力,由于当地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杀,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而欧洲殖民者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满足了种植园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黑奴制能够在美洲发展起来,故选D。
2.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兴城市的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解析】选D。由“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可知当时欧洲不同国家到美洲建立殖民地。其他与材料不相符,所以选D。
3.据估计,殖民扩张期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 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途中而损失和牺牲的。该材料反映的是( )
A.导致亚洲劳动力短缺
B.血腥的殖民掠夺
C.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
D.洲际贫富差距缩小
【解析】选B。通过材料数据可以看出黑奴贸易带有血腥性,主要涉及欧、非、美洲,导致非洲人口大量下降,故答案为B。
4.史料记载:随着英国的蒸汽纺纱机的快速运转,印度的手摇纺车陷入了绝境;英国的曼彻斯特成为棉纺之都,人口剧增,印度棉纺中心达卡迅速萧条,居民锐减,饥荒频发。一个印度总督叹息:“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以上材料说明了 ( )
A.英国对印度进行了军事征服
B.英国对印度的疯狂掠夺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C.英国以廉价商品的倾销摧毁了印度的自然经济
D.英国强化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解析】选B。材料主要强调了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并没有涉及军事征服、强化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故A、D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英国对印度的疯狂掠夺导致了灾难的发生,故B正确;材料只涉及印度的棉纺织业,并没有涉及英国摧毁了印度的自然经济,C不符合题意。
5.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手段有 ( )
①奴隶贸易 ②资本输出
③侵略战争 ④倾销廉价商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C。奴隶贸易是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资本输出是19世纪末的殖民扩张手段,排除①②,故选C。
6. 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准确的理解是 ( )
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解析】选C。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A错误;B不符合材料“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主旨,排除;列强把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作为它们的经济附庸,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C正确; 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爆发受下列哪些事件的影响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解析】选B。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对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8.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意大利力量相对较弱
B.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援助
C.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抵抗
D.孟尼利克皇帝领导
【解析】选C。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打败侵略者,保持了独立。
9.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1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与掠夺 D.经济的全球化
【解析】选A。工业革命引发了三股历史潮流,即资产阶级的改良或革命、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故选A。
10.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性质是 ( )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斗争
C.利用宗教进行独立运动的反帝斗争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民族独立运动
【解析】选D。与亚洲的觉醒和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相比,非洲人民反帝斗争明显处于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并未出现资本主义因素,以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为主要形式。故排除A、B。C是马赫迪起义的特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件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中国’的思想趋势。在波斯,由于邻近俄国,这种觉醒看来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
——布朗《1905—1909年的波斯革命》
(1)材料中中国的“排外运动”、波斯的“民主改革运动”分别指什么事件?(10分)
(2)材料中作者对“东方觉醒”的预见是否正确?对“东方觉醒”的原因的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 (10分)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原因。
答案:(1)中国义和团运动、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2)正确。不全面。因为“亚洲的觉醒”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强和亚洲各国人民斗争水平提高所致,材料过分强调了外因的影响。
【等级性考试】
(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30分,共40分)
12.“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B.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经营有方
C.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D.殖民官吏贪污受贿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实质问题。B、D都是表面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到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残酷剥削的实质。
13.“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矛盾尖锐,毫不妥协
B.上述议定书的通过,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新高潮的到来
C.各帝国主义国家不存在争夺非洲的矛盾
D.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析】选B。A“毫不妥协”、C“不存在争夺非洲的矛盾”、D“尊重”都不符合史实,故选B。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试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相关知识阐述马克思的这一观点。(30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双重使命。建设性的使命就是对殖民地社会发展客观上起的推动作用,破坏性的使命就是对殖民地的危害和破坏。
答案:观点: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是破坏性和建设性。
阐述:①破坏性使命:殖民国家向殖民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造成殖民地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发展落后。②建设性使命:经济方面,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殖民地,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政治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与近代社会政治理论的传播,促使殖民地先后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在拉丁美洲殖民地最广阔的是 ( )
A.英国 B.葡萄牙
C.法国 D.西班牙
【解析】选D。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故选D。
2.“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贸易的猖獗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美国的独立
【解析】选B。首先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然后结合所学从“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判断。
3.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亚洲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 )
A.传统手工业被摧毁
B.大量手工业者失业
C.国家经济成为列强的附庸
D.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解析】选C。四个选项都是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亚洲造成的影响,但“最严重”的后果是列强把亚洲变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国家经济成为列强的附庸。
4.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 ( )
A.金银掠夺 B.商品输出
C.黑奴贸易 D.香料贸易
【解析】选C。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黑奴贸易,也称“三角贸易”,它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社会经济倒退,还衍生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故C符合题意。
5.在近代西方殖民扩张活动中,首先占领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的国家是 (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解析】选B。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故选B。
6.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
A.强占殖民地,扩大版图
B.掠夺财富
C.开拓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D.输出资本,榨取巨额利润
【解析】选C。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C。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认造成这种灾难性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可避免的传入。印第安人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材料二 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将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非洲通史简编》
(1)材料一认为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实际情况怎样?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奴隶贸易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奴隶贸易及其影响。第(1)题的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即可;第二问注意结合殖民主义的种族灭绝政策分析归纳;第三问注意作者所站的立场,据此分析归纳。第(2)题,解题时注意题目要求是对“欧洲国家”的影响,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1)原因: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疾病。
实际情况:欧洲殖民者的大肆杀戮和奴役,是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基本灭绝的根本原因。作者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上,为殖民主义辩护。
(2)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主要打击的殖民国家是 ( )
A.英国和法国 B.西班牙和葡萄牙
C.英国和美国 D.法国和葡萄牙
【解析】选B。拉丁美洲是受西班牙资助的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所以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除巴西以外的整个殖民地,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故B符合题意。
2.拉美独立民族民主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其未完成的任务是 ( )
A.取得政治独立 B.废除奴隶制
C.反帝反封建 D.建立民主共和制
【解析】选C。拉丁美洲独立后,除巴西外的拉美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但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而且又面临着英美等国的政治和经济渗透,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C。
【补偿训练】
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济政治局面的特点是 ( )
A.普遍建立共和国制度
B.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C.大地产经济与军事独裁统治
D.保留扩大了大地产经济
【解析】选C。解题关键在于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经济政治”,A、B、D反映的都是局部的特点,只有C与题干要求相符。
3.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反帝反封建斗争新高潮的事件有 ( )
①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②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③伊朗立宪革命 ④中国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期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伊朗立宪革命是在1905—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排除含②的选项,C正确。
4.1906年,印度国大党提出了“自治”主张,这反映出 ( )
A.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控制
B.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国大党已经走向成熟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解析】选B。A说法不符合史实;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以提拉克为代表的激进派主张实现民族独立,故选B。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够充分,印度资产阶级及其政党还不成熟,故C错误;D是以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为标志。
5.19世纪末,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 )
A.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B.利用宗教形式组织反帝斗争
C.举行政治总罢工
D.资产阶级组织政党进行议会斗争
【解析】选A。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都是武装斗争或武装起义,故选A。
6.19世纪下半叶,在反帝、反殖民斗争中取得胜利,保持民族独立的非洲国家是 ( )
A.埃及 B.阿尔及利亚
C.苏丹 D.埃塞俄比亚
【解析】选D。埃塞俄比亚皇帝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赶走了侵埃意军,意大利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7.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中心在美洲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我们来说,美洲是我们的祖国,西班牙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旗帜是独立和自由。
——玻利瓦尔
材料二 早在西班牙葡萄牙统治时期,拉美的大量土地就掌握在极少数大地主手中,形成大地产制。独立后绝大多数大地产更加扩大……大地产制保留了对农民的封建半封建剥削……大种植园发展单一作物制,生产和销售受外国控制,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三 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形成“考迪罗”制。大地主与天主教会、军阀勾结,操纵政权……军事独裁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投靠外国势力,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这就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大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拉美各国独立运动的敌人除了西班牙外,还有哪些国家。
(2)玻利瓦尔等独立运动领袖们提出“独立和自由”旗帜的外在有利条件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拉美独立后还有哪些阻碍拉美发展的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题,实际是考查拉美独立运动的原因;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外部因素来作答。
答案:(1)葡萄牙、法国、英国、荷兰。
(2)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削弱了法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3)经济上盛行大地产制;经济结构单一;政治上形成军事独裁统治;面临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十二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合格性考试】
(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
1.据估计,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2 900千克,白银为30 700千克。该国应该是 ( )
A.法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解析】选B。“1521年到1544年”时西班牙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在拉丁美洲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富,故B正确。
2.下列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印度 ②菲律宾
③缅甸 ④朝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解析】选D。16世纪西班牙把菲律宾变为殖民地,17世纪初英国在印度殖民,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将缅甸变为殖民地,1910年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故D正确。
3.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
A.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掠夺
B.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大量财富
C.欧洲殖民扩张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D.殖民者在亚洲实行“有效占领”原则
【解析】选D。“有效占领”原则是欧洲列强在非洲实行的。
4.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 )
A.成立东印度公司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美国政府的移民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选B。由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残酷压榨以及屠杀,使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劳动力急剧减少,因此殖民者从欧洲带着廉价手工制品等出发,到非洲掳获或换取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最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在地图上呈现为三角形,所以称之为“三角贸易”,故选B。
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 )
A.工业革命后发展竞争加剧
B.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
D.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必须要侵略
【解析】选A。根据时间可以推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国家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根本的推动力是工业革命,所以A正确,B、C、D不是根本原因。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印度的棉纺织业原来很发达,棉纺品曾经大量出口英国。19世纪以后,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采用各种手段,打击印度的棉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迅速衰落下去。著名的纺织业城市达卡,1827年有人口15万人,8年后,只剩下3万人。英国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工厂加工成棉布,再返销印度。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概括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4分)
(3)请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后果的认识。(5分)
【解析】第(1)(2)题,首先从材料一、二判断历史现象,材料一是强占原料产地,材料二是抢占商品市场,然后分析;第(3)题注意辩证地分析。
答案:(1)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实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更大的商品市场和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直接动力是获取利润。
(2)印度传统棉纺织业的破产以及英国对印度市场的占领,说明印度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侵略扩张,加剧了当地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同时,客观上也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有着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双重作用。
【等级性考试】
(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16分,共20分)
7.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作用体现在 ( )
A.奴役了亚非拉美各国人民
B.加剧了亚非拉美的贫困落后
C.冲击瓦解了各种旧思想和旧制度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解析】选C。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性是冲击瓦解了各种旧思想、旧制度,A、B、D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给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故C正确。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经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结合材料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材料观点,自行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结合欧美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统治理解。
答案:论题:资本主义在殖民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论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飞速进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寻求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暴力掠夺等方式进行殖民扩张,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也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总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基础上,欧美列强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十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合格性考试】
(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
1.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巴西著名的球星罗纳尔多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名球星进行交流 ( )
A.意大利的巴乔
B.英国的贝克汉姆
C.葡萄牙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D.法国的齐达内
【解析】选C。巴西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语言打上了葡萄牙语的烙印,所以巴西球员和葡萄牙球员能在语言上直接进行交流。
2.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范围包括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B.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C.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地区社会矛盾尖锐,各种不满力量结合起来,受法国大革命影响,整个拉美地区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高涨,西、葡对拉美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拉美地区取得了民族独立,基本奠定了现代拉美的政治版图。但是拉美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政党,故选B。
3.20世纪初,印度反英斗争的高潮是 ( )
A.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B.国大党成立,要求民权和独立
C.提拉克在法庭上抨击殖民统治
D.提拉克被逮捕
【解析】选A。注意“高潮”应指斗争的规模、次数、水平、影响等方面达到最高程度,故答案为A。
4.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事件包括 ( )
①苏丹马赫迪大起义
②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
③埃及抗英斗争
④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拉美独立运动的史实,而不是非洲的反抗斗争,而①②③属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排除含④的选项,A正确。
5.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
①玻利瓦尔 ②提拉克
③华盛顿 ④克伦威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当时英国不受外来侵略,且英国本身是殖民国家,排除④。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领导人,提拉克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故A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
(1)依据材料归纳这部宪法的内容。(6分)
(2)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9分)
【解析】第(1)题,可从材料中得出,但不能照抄;第(2)题,需结合所学回答。
答案:(1)实行土地、河流、矿藏的国家所有,国家采用适当方法拆散大地产。
(2)性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一定程度上反映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等级性考试】
(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16分,共20分)
7.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 ( )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解析】选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拉克是一个斗志昂扬的战斗者,试图把民族主义事业从上层的运动改变为人民群众的运动。……他为工人法定的最低限度工资、工会组织的自由、平民军队的创立、普选权以及没有性别差别的自由的义务教育而奋斗。……他以诸如“教育、鼓动、组织”“好战、不要行乞”以及“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之类的口号在全国赢得追随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现在,最有势力的英国报纸都在咬牙切齿地谈论扰乱印度的“煽动者”,欢迎对印度的民主派政论家采取……法庭审判和行政镇压手段。但是,印度的群众开始起来护卫自己的作家和政治领袖了。英国豺狼对印度民主主义者提拉克的卑鄙判决,在孟买引起了游行示威和罢工。印度的无产阶级也已经成长起来,能进行自觉的群众性的政治斗争了,既然情况是这样,那么,英国……在印度的美妙时光已经过去了!
——列宁《世界政治中的引火物》
(1)提拉克属于印度哪一政党?该党的性质及主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如何评价提拉克在1905—1908年运动中的作用?(6分)
(3)依据材料二,“印度的无产阶级也已经成长起来”的事实是什么?无产阶级斗争的结果如何?(6分)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把民族主义事业从上层的运动改变为人民群众的运动”“为工人法定的最低限度工资、工会组织的自由、平民军队的创立、普选权以及没有性别差别的自由的义务教育而奋斗”等概括,要注意辩证地评价其作用;第(3)题,考查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1)提拉克属于印度国民大会党。该党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2)提拉克认识到,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应同人民群众的运动结合在一起;他为印度工人阶级改善工作待遇和争取基本政治权利进行斗争,因而有助于启发、提高印度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但其主张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围。
(3)事实: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他们开始参与到政治斗争中来。结果:这次斗争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但最后被英国镇压。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13张PPT。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被英国殖民统治200年的印度 (1)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
(2)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二、屠杀印第安人与三角贸易(1)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
(2)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历时300年之久。 三、海地独立斗争 (1)1791 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2)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在 1804 年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上图描绘了海地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斗争的情景。四、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1894 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
(2)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 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上图是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战役中指挥军队作战。 1.抓住两条线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
2.明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人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2)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扩大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成其经济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3)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完善;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19世纪末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理解殖民主义的双重影响:破坏性的使命和建设性的使命。
4.掌握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史实,概括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