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1.邓 稼 先
——杨振宁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彷 徨
殷红 鲜红
殷切 鲜为人知
kuàng
qì
cuì
páng huáng
yān
yīn
xiān
xiǎn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每家每户都知道。
语出诸葛亮《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理解文中的小标题
3.简单叙述六个部分的内容,分析六部分之间的关系
提示
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第一部分: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杰出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
第三部分:突出表现邓稼先忠厚朴实的人品。
第四部分:从侧面表现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具体表现邓稼先默默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1.概括课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几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
六、热情赞颂
三、人物对比
四、巨大贡献
五、沙漠创业
(引子)
(具体化)
(总结)
(总起)
(补充扩展)
(分述)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事例来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走”
真诚坦白
从不骄傲
最高奉献
没有私心
民族自尊心强烈、朴实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1.用自己的话说说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八国联军攻陷的北京
甲午战争黄海大战
日军屠杀大连、旅顺居民
被带上枷锁的中国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火箭发射
导 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作者把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做了怎样的对比?为什么对比着写?
奥本海默
最不引人注意
忠厚平实
“纯”
通过对比,更能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对 比
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
“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是鲜为人知
三是以小见大
你还知道哪些和邓稼先一样无私奉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