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上的小“血管”
教材分析
《叶子上的“小血管”》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因为孩子观察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平时生活中只停留在观察叶子外形和颜色上,忽略了叶脉细微的变化!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美术学科的审美性、情感性、想象性、人文性,在一系列的观察、欣赏、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观察各种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生长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选择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拓展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它画下来,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体会创作带来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教育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热爱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叶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对叶子的感情用点线面表现在画面中。
教学准备:
1、教具:不同形状的叶子,学生范作;
2、学具:课下收集各种形状的叶子,水彩笔,卡纸。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大树爷爷的新衣服被秋风吹走了我们给大树爷爷设计一件美丽的衣裳好吗?
生:好啊!
师:我们要设计衣裳首先了解一下衣裳的外形?
(PPT播放各种树叶),有哪些形状
生:圆形 扇形 等!
师生一起去研究观察看树叶的各种形状!
(2)、观察叶脉
师:衣服的形状有了,我们再看看衣服的装饰?
生:学生回答有一些突起,有一些像线一样的东西。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呀?
生:。。。。。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叶片上有很多线,有粗有细,这些细线支撑着叶片!同时它们就像我们人体里的血管一样,能输送各种养料与水份,所以我们叫它“叶子上的小血管”。
设计意图: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叶子上的小细线!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叶子的世界,看看它们身上小血管的奥秘!
板书课题:《叶子上的小血管》
二、发展阶段
2、观察叶脉的生长规律(小组合作)
师:每一片叶子都是美丽的,可是在这些美丽的背后是一条条默默无闻的叶脉悄无声息的支撑着叶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叶脉吧!(3分钟)
(出示放大叶脉)
师:仔细观察这些叶脉,他都有什么特点?
生:。。。。。
师:叶子上分布着密密的粗细不同的叶脉,其中较粗的那一条叫主叶脉,从主叶脉两旁分长出许多较细的叶脉叫次叶脉,从次叶脉上又分生出了更细小的叶脉叫支叶脉,正是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条交织出了叶子旺盛的生命力!
板书:主叶脉、支叶脉、次叶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叶脉的规律
接下来,老师就根据刚才我们一起发现的叶脉生长规律,在叶子上面表现主叶脉和支叶脉!(教师示范)
边说边示范,提醒学生注意叶脉的规律
a、叶柄跟主叶脉在一条线上
b、叶柄比所有的叶脉都粗
c、主叶脉最粗,次叶脉较粗,次叶脉与主叶脉走向相同
(发挥想象力,表现叶脉)
师:叶子上的小血管真实太神奇了,叶脉有粗细的变化,我们刚才画出最粗的主叶脉,再画稍细的次叶脉,大家看这些叶子的叶脉像什么呀?
(出示叶子图片枫叶、枯叶、竹叶)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你感觉这些叶脉像什么?
生1:枫叶的叶脉像雨伞里面的伞骨
生2:枯叶像土地干裂的纹理
生3:竹叶的叶脉像美女的发丝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有些老师都没想到。老师这里有很多叶脉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们像什么?
(出示范作,让学生大胆想象)
生:。。。。
出示其他学生作品
3、学生创作(20分钟)
(PPT展示的其他叶子形状让学生绘画)
老师只希望大家知道,绘画作品最重要的是敢于大胆想,大胆画,多动脑筋,变一变线条、形状、大小、疏密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画出一片最美的叶子!然后把他们贴在各自的花盆中,看哪个小组的花盆更加茂盛、更漂亮!
设计意图:保证各个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确保作品的完成!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造型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带动较弱的学生!
4、评价(5分钟)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认识与感受,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哪组学生的画面最生动、最奇特!
(2)、谁设计的花纹疏密有致,丰富而不乱
(将同一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大树”。)
四、拓展(1分钟)
这么多形色各异的叶子还可以净化我们的空气,供给我们生命所需要的氧气,正是它们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大家都要做一个保护环境的文明小卫士。
我们生活中不缺乏美 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课下我们可以把画的小叶子做成书签送给我们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