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中》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单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中国的国情以及在世界中的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负责任的大国及为此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理解中国做负责任大国的原因。
【教学难点】
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中国在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向前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被称为中国最新的“四大发明”是指哪四大吗?
多媒体展示“中国最新四大发明”图。
中国最新四大发明
回答: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
教师可在此处播放视频。
承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通过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们的祖国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书最后一章《中国在世界中》。在本课开始前我们先来观看视频【课程引入】中国在世界中。
【新知讲解】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教师:我们的祖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就呢?让我们撷取几个重要时段,来感受祖国的发展成就吧!
1.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教师讲解介绍,学生读图了解。
2.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
承转: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此后,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多媒体展示以下图片和文字:
建设中的深圳市区(1980年)
深圳市区新貌
3. 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承转: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讲解: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家之列。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承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面临诸多挑战。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教师:中国的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呢?
总结: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等。
过渡:针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1.地关系不够和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人地之间的关系。
承转:通过阅读我们看出,由于人类的过度活动,我们的地球像一个苦难的母亲,承受了沉重生活压力,针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植树造林 建立自然保护区 经济、资源、环境相适应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得出解决对策: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科学发展之路。
承转:除了人地关系问题,还有中国发展过程还面临哪些问题?
2.区域发展不平衡。
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区域发展不平衡。
讲解: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提问:我们有哪些解决对策?
教师讲解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措施。
小结: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承转:除了以上两个面临的问题,我们还受到来自海洋权益方面的挑战。
3.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介绍钓鱼岛和中国南海。
小结:我国不仅是陆上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提问:面对权益被挑战,我们国家做了哪些应对办法呢?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
小结: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以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
活动: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示课本P102活动文字和图片资料。
如何出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下面两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人口、资源和环境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只有各方面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
承转: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
大国。
三、做负责的大国
1.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资料。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
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2014年11月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倡导做共促经济改革的发展伙伴,落实全面增长战略,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
转变。
在每一个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中国“蓝盔”部队不仅是和平的守护人,更是友谊和文明的传播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我国的国际红十字救援队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灾区,参与国际救援活动。
3.“和谐世界”理念
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典型例题
例1.有关我国今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
D.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答案:A
解析:A.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故符合题意。
B.我国要积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工业制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故不符合题意。
D.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浩荡洪流,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故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A。
例2.我国积极融入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有利于( )
A.出口更多的能源,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B.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自主创新。
C.促进大量移民,控制人口。
D.转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B
解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与国之间的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称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大量跨国公司和地区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题意选B。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中国自建国以来的重要的发展成就,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及中国身为负责的大国为自身发展和世界美好未来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板书设计】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2.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
3.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2.区域发展不平衡
3.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1.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和谐世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