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粒子的波动性)(多选)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这种波可称为( )
A.电磁波 B.机械波
C.德布罗意波 D.物质波
答案 CD
解析 电子是实物粒子,电子能发生衍射说明物质波的理论是正确的,这种波叫物质波或者德布罗意波,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C、D正确,A、B错误。
2.(对光的认识)(多选)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易表现出波动性
B.光是横波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答案 ABD
解析 少量光子的行为易显示出粒子性,而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易显示出波动性,故A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B正确。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光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故C错误,D正确。
3.(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真空中X射线的波长为λ,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以E和p分别表示X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 )
A.E=,p=0 B.E=,p=
C.E=,p=0 D.E=,p=
答案 D
解析 根据E=hν,且λ=,c=λν可得X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每个光子的动量为:p=。
4.(对物质波的理解)(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都具有波动性
B.拉动细绳一端,绳上产生的波就是物质波
C.通常情况下,质子比电子的波长长
D.电子衍射实验证明电子有波动性
答案 AD
解析 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对宏观物体而言,其波动性难以观测,绳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B错误;电子的动量通常比质子的动量小,由λ=知,电子的波长长,故C错误;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故D正确。
5.(对物质波的理解)(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衍射图样证明了物质波的正确性
B.粒子的动量越大,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C.粒子的动量越小,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D.电子衍射图样中电子束物质波的波长与金属晶格大小可以比拟
答案 ACD
解析 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性,所以电子衍射图样可证明物质波是正确的,A正确;由p=知,p越大,λ越小,不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C正确,B错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波长与障碍物尺寸相差不多或比障碍物大,故D正确。
6.(综合)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答案 A
解析 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这种实物粒子发生了衍射,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所以A正确;由动能定理可得,eU=mv2-0,电子加速后的速度v= ,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λ==,故B错误;由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可以知道,加速电压U越大,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C错误;物体动能与动量的关系是p=,因为质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同的质子的动量远大于电子的动量,由λ=可以知道,相同动能的质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远小于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越长越小,衍射现象越不明显,因此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不明显,故D错误。
7.(综合)在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荷量e和光速c,则可知该X射线管发出的X光的( )
A.最短波长为 B.最长波长为h
C.最小频率为 D.最大频率为
答案 D
解析 波长最短的光子能量最大,其能量ε=hν=h=eU,所以λ=,对应的最大频率νm==,D项正确。
8.(对物质波的理解)有一颗质量为5.0 kg的炮弹。
(1)当其以200 m/s的速度运动时,它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是多大?
(2)若要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波长为400 nm的紫光波长相等,则它必须以多大的速度运动?
答案 (1)6.63×10-37 m (2)3.3×10-28 m/s
解析 (1)炮弹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λ1=== m=6.63×10-37 m。
(2)由λ==得
v2== m/s≈3.3×10-28 m/s。
B组:等级性水平训练
9.(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答案 C
解析 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A错误;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B错误;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C正确;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D错误。
10.(对物质波的理解)下列关于德布罗意波的认识,正确的解释是( )
A.光波是一种物质波
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不具有波动性
答案 C
解析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故A错误;衍射现象是一切波的性质特性,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而发出一种电磁波,不是物质波,故B错误;电子是实物粒子,衍射是波特有的,所以电子束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故C正确;宏观物体由于动量很大,德布罗意波波长太小,所以看不到它的干涉、衍射现象,但仍然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
11.(综合)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设定为,其中n>1。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且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德布罗意波长λ===,即=,解得U=,D正确。
12.(粒子波动性的应用)影响显微镜分辨本领的一个因素是衍射,衍射现象越明显,分辨本领越低。使用电子束工作的电子显微镜有较高的分辨本领,它利用高电压对电子束加速,最后打在感光胶片上来观察显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长,分辨本领越强
B.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
C.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强
D.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弱
答案 C
解析 设加速电压为U,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有Ek=mv2=eU=,又由p=,得λ=,对电子来说,加速电压越高,λ越小,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A、B错误;电子与质子比较,因质子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可知质子加速后的波长要小得多,衍射现象不明显,分辨本领强,故C正确,D错误。
13.(综合)金属晶体中晶格大小的数量级是10-10 m。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形成一电子束,电子束照射该金属晶体时,获得明显的衍射图样。问这个加速电场的电压约为多少?(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1.6×10-19 C,质量为m=0.9×10-30 kg)
答案 153 V
解析 据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当运动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与晶格大小差不多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设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电子经电场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v,对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eU=mv2①
据物质波理论知,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λ=②
其中p=mv③
解①②③方程组可得U=≈153 V。
14.(综合)电子和光一样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它表现出波动的性质,就像X射线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这一类物质粒子的波动叫物质波。质量为m的电子以速度v运动时,这种物质波的波长可表示为λ=。电子质量m=9.1×10-31 kg,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数h=6.6×10-34 J·s。
(1)计算具有100 eV动能的电子的动量p和波长λ;
(2)若一个静止的电子经2500 V电压加速,求能量和这个电子动能相同的光子的波长,并求该光子的波长和这个电子的波长之比。
答案 (1)p=5.4×10-24 kg·m/s λ=1.2×10-10 m
(2)5.0×10-10 m 20.8
解析 (1)p=
=kg·m/s
≈5.4×10-24 kg·m/s。
λ== m≈1.2×10-10 m。
(2)电子的动量mv′= =
= kg·m/s
≈2.7×10-23 kg·m/s。
电子的波长
λ′=== m≈2.4×10-11 m,
由E==2500 eV=4.0×10-16J,得光子波长
λ== m≈5.0×10-10 m,
则≈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