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3.《回忆鲁迅先生》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3.《回忆鲁迅先生》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2 20:5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3.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萧红(1911—1942),中国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文坛的花苑。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共创作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1部,书信收集到的现有1400多封,还有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总共400万字。
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印成33部单行本,共250万字以上。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共100余万字。
鲁迅先生
爱护青年、
支持革命、
童心未泯、
体恤他人、
博学广识、
幽默风趣
……
1914年在北京与全国儿童展览会会员合影。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1933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在一起。
1936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和青年在一起。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 民
爱 子
爱 国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中共中央也来电吊唁。22日,送葬群众多达数万人。鲁迅遗体覆盖着上海民众所献“民族魂”的旗子,安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墓迁到上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题署墓碑。
上海鲁迅公园墓
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1、文中描写了鲁迅的哪些生活片段?
2、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细节?(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来谈)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拉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灵动传神的细节,质朴浅白的语言
爽朗乐观、率真可亲、平易近人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敏捷
性急
坚毅

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她们,这种眼光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里曾自己述说过,而曾经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
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幽默风趣可爱可亲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

坚定乐观
笑声是明朗的
走路很轻捷
不大注意别人的衣裳
热心待客
病中静卧
阖然长逝
拼命工作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语言朴实。
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详写四件,略写三件。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
文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