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机械波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19·北京八中期中)振源A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规定绳上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则P质点的振动图象是( )
解析:选B 由题图及波的传播与质点的振动关系可知,P质点在t=0时正由平衡位置沿x轴负方向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2.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频率是30 Hz B.波长是3 m
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
解析:选C 由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振动30次可知,该波的周期T==2 s,频率为f==0.5 Hz,故A、D项错误;由题意“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可知,1.5λ=3 m,所以λ=2 m,故B项错误;波速v==1 m/s,故C项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象,波速为0.2 m/s,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振源振动的频率为0.4 Hz
B.若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
D.经过0.5 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为75 cm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波长为8 cm,周期为T== s=0.4 s,振动频率为2.5 Hz,选项A错误;若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选项B错误;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选项C正确;经过0.5 s,即1T只有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75 cm,选项D错误.
4.(2018·长沙长郡中学期中)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 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B.从t=0开始经0.15 s,x=40 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 m
C.接收器在t=2 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接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9 Hz
解析:选B 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由质点振动的滞后性可以断定,x=40 m处的质点的起振方向是沿y轴负向的,这显然也是波源初始时刻的振动方向,选项A错误;由T==0.1 s,f==10 Hz.则从t=0开始经0.15 s,x=40 m处的质点振动了t=T,通过的路程为s=×4A=0.6 m,选项B正确;此波传到接收器所需时间为Δt== s=1.8 s,选项C错误;由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波的频率会大于10 Hz,选项D错误.
5.(2019·福建漳州一中期末)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A.t=0.1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负向最大
B.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10sin t cm
C.t=0.15 s时,质点P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从t=0.10 s到t=0.25 s的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解析:选C 由题图甲、乙知,t=0.10 s时,质点Q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15 s时,质点Q处在波谷,其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选项A错误;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10sin 10πt cm,选项B错误;t=0.15 s时,质点P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C正确;t=0.10 s时,质点P处在5 cm处沿y轴正方向振动,故从t=0.10 s到t=0.25 s的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小于30 cm,选项D错误.
6.(2018·北京卷)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
A.0.60 m B.0.30 m
C.0.20 m D.0.15 m
解析:选B 可以画出PQ之间的最简单的波形,如图所示:
由于P、Q之间可以含有多个完整的波形,
则:xPQ=λ(n=0,1,2,…)
整理可以得到:λ=(n=0,1,2,…)
当n=0时,λ=0.30 m
当n=1时,λ=0.10 m,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7.(2019·现代双语学校期末)如图所示,在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F1和F2上放置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激起的波的波长为4 cm.关于图中A、B、C、D四个质点的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振动加强,则C、D振动一定减弱
B.若A、B振动加强,则C、D一定振动加强
C.A、B、C、D一定振动加强
D.A、B、C、D一定振动减弱
解析:选B 双曲线-=1中,半实轴长a=4 cm,半虚轴长b=3 cm,故半焦距长c==5 cm;点A和点B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等于实轴长,即为8 cm,波的波长为4 cm,故点A和点B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等于波长的2倍;点C和点D到两个波源的路程差为零;两个波源的频率相同,但起振方向不一定相同,故若A、B振动加强,则C、D一定振动加强,故A、C、D错误,B正确.
8.(2018·上海中学期中)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 m/s,振幅为A.M、N是平衡位置相距2 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 s,则( )
A.该波的周期为 s
B.在t= s时,N的速度一定为2 m/s
C.从t=0到t=1 s,M向右移动了2 m
D.从t= s到t= s,M的动能逐渐增大
解析:选D 由题图分析得,λ+nλ=2 m,解得波长λ= m(n=0,1,2,…),周期为T== s>1 s,所以n=0,则T= s,故A错误;N的速度与波传播速度不同,在t= s时,N的速度不一定等于2 m/s,故B错误;波传播过程中质点M不向前移动,M点只上下振动,故C错误;从t= s到t= s,即从T到T,M点正从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动能逐渐增大,故D正确.
二、多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振动就是机械波,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
B.有机械波,则一定有机械振动
C.机械波就是质点在介质中的运动路径
D.在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都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解析:选BD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即机械波,A错误;机械波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波源,二是要有介质,所以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B正确;在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C错误;离波源较远的质点受离波源较近的质点的带动作用,所以频率、振幅相同,D正确.
10.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解析:选AB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A、B正确;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所以选项C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给了介质,振动就会在介质中向远处传播,即使波源停止振动,波也继续向前传播,所以选项D错误.
11.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求出这列波的( )
A.频率 B.波长
C.波速 D.振幅
解析:选BD 题中未给出实线波形和虚线波形的时刻,不知道时间差或波的传播方向,无法确定周期,从而无法确定频率,故A错误;由波的图象直接读出波长为4 m,故B正确;周期无法确定,波长可读出,波速也无法确定,故C错误;由图可知,该波的振幅为4 cm,故D正确.
12.(2019·重庆育才中学期中)一个质点以O为中心做简谐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a、b、c、d表示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相应位置,且b、d关于平衡位置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Asin t
B.质点在位置b与位置d时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质点从位置a到c和从位置b到d所用时间相等
D.质点从位置a到b和从b到c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选AC 由题给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振幅为A,周期T=8 s,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Asin t=Asin t,选项A正确;根据简谐运动对称性可知质点在位置b与位置d时速度相同,选项B错误;质点从位置a到c与从位置b到d所用时间均为2 s,选项C正确;质点从位置a到b和从位置b到c所用的时间都是1 s,但位移不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选项D错误.
13.(2018·辽师大附中期中)一根弹性长绳沿x轴放置,左端点位于坐标原点,A点和B点分别是绳上x1=2 m、x2=5 m处的质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绳的左端开始沿y轴做简谐振动,在t=0.5 s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列波的波长为1 m,波速为4 m/s
B.此列波为横波,左端点开始时先沿y轴正向运动
C.当t=2.5 s时,质点B开始振动
D.在t=3.5 s时,质点A的位置坐标为(2 m,0)
解析:选CD 由题图知,波长λ=2 m,周期T=1 s,则波速为v==2 m/s,故A错误;此列波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故为横波,左端点开始时的运动方向与题图所示时刻x=1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即沿y轴负向运动,故B错误;波从题图所示位置传到质点B用时t== s=2 s,因此t=2.5 s时质点B开始振动,故C正确;振动从x=0处传到A点的时间为1 s,在t=3.5 s时,质点A振动了2.5个周期,而A的起振方向为y轴负向,故在t=3.5 s时,A运动到平衡位置,故D正确.
14.(2019·浙江慈溪中学期末)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在t时刻A、B两点间形成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在t+3 s时刻A、B两点间形成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点间距离s=9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周期为4 s,波一定向右传播
B.若周期大于4 s,波可能向右传播
C.若波速为8.5 m/s,波一定向左传播
D.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0.5 m/s
解析:选ACD 若波向右传播,3 s=T1(n=0,1,2,…),T1= s;若波向左传播,3 s=T2(n=0,1,2,…),T2= s,由于n是整数,当T=4 s时,符合T1通项,不符合T2通项,波向右传播,故A正确;由上分析,波向右传播周期T≤4 s,故B错误;由题图知波长λ=6 m,若波速为8.5 m/s,波传播的距离为x=vt=8.5×3 m=25.5 m=4λ,根据波形的平移,可知波一定向左传播,故C正确;波传播的最小距离为向左传播1.5 m,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vmin== m/s=0.5 m/s,故D正确.
15.(2018·全国卷Ⅲ)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和t=0.20 s时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0.2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40 m/s
B.波长为0.08 m
C.x=0.08 m的质点在t=0.70 s时位于波谷
D.x=0.08 m的质点在t=0.12 s时位于波谷
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0.80 m/s,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0.32 m
解析:选ACE 由图象可知波长λ=0.16 m,B错;由于该波的周期T>0.2 s,结合图象可知T=0.4 s,则波速为0.40 m/s,A对;t=0时x=0.08 m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振动,t=0.70 s时位于波谷,t=0.12 s时位于平衡位置与波峰之间的某一位置,C对,D错;据f==可知此波波速变为0.80 m/s,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0.32 m,E对,故选ACE.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2018·全国卷Ⅱ)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4 900 m/s.一平直桥由钢铁制成,某同学用锤子敲击一下桥的一端发出声音,分别经空气和桥传到另一端的时间之差为1.00 s.桥的长度为________m.若该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则它在钢铁中的波长为λ的________倍.
解析:设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1,在空气中传播时间为t2,桥长为s.则s=340t2=4 900t1,而t2-t1=1.00 s,可得s≈365 m;由λ=,频率不变,所以===.
答案:365
17.(10分)(2018·全国卷Ⅰ)一列简谐横波在 t=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解析:(1)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①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T=2 s②
波速为v==0.18 m/s③
由图(b)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图(a)知,x=0处y=-=Asin(-30°),因此
xP=λ=3 cm④
由图(b)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Δt=6 cm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xQ=9 cm.
答案:(1)0.18 m/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9 cm
18.(12分)有一种示波器可以同时显示两列波形,对于这两列波,显示屏上横向每格代表的时间间隔相同,利用此种示波器可以测量液体中的声速.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如图甲所示,管内盛满液体,音频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信号由置于液体内的发射器发出,被接收器所接收.图乙所示为示波器的显示屏,屏上所显示的上、下两列波形分别为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若已知发射的脉冲信号频率为f=2 000 Hz,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距离为x=1.30 m,求管内液体中的声速.(已知所测声速应在 1 300~1 600 m/s之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设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从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题图中横向每一分度(两条长竖线间的距离)所表示的时间间隔为Δt= ①,其中T= ②,对比题图乙中上、下两列波形,可知信号在液体中从发射器传播到接收器所用的时间为t=Δt(2n+1.6) ③,其中n=0,1,2,…,液体中的声速为v=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代入已知条件并考虑到所测声速应在1 300~1 600 m/s之间,得v≈1.4×103 m/s.
答案:1.4×103 m/s
19.(12分)如图所示,一列平面波朝着两种介质的界面传播,A1A2是它在介质Ⅰ中的一个波面,C1和C2位于两种介质的界面上,B1B2是这列平面波进入介质Ⅱ后的一个波面;A1C1和A2C2是它的两条波线,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波在Ⅰ、Ⅱ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
(1)试根据惠更斯原理证明:=;
(2)若已知θ1=53°,A1A2的长度为0.6 m,该平面波在介质Ⅰ和介质Ⅱ中的波速之比v1∶v2=4∶3,则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多少?(sin 53°=0.8)
解析:(1)如图,根据惠更斯原理画出波面C1D1与C2D2.
在Rt△C1D1C2和Rt△C2D2C1中∠C2C1D1=θ1,∠C1C2D2=θ2
有sin θ1=,sin θ2=,又因为D1C2=v1t,C1D2=v2t
所以联立各式得=.
(2)根据=,v1∶v2=4∶3和θ1=53°得
θ2=37°
所以C1C2=1.0 m,D1C2=0.8 m,C1D2=0.6 m
所以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Δr=D1C2-C1D2=0.2 m.
答案:(1)见解析 (2)0.2 m
20.(13分)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图象,实线是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t2=1 s时刻的波形.
(1)求该列波的周期和波速;
(2)若波速为9 m/s,其传播方向如何?从t1时刻起质点P运动到波谷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解析:(1)由图象知,波长λ=4 m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Δt=t2-t1=1 s内传播距离表达式为x=λ(n=0,1,2,3,…)
则有Δt=T,T== s(n=0,1,2,3,…)
波速v==(4n+1) m/s(n=0,1,2,3,…)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Δt=t2-t1=1 s内传播距离表达式为x=λ(n=0,1,2,3,…)
则有Δt=T,T== s(n=0,1,2,3,…)
波速v==(4n+3) m/s(n=0,1,2,3,…).
(2)若波速为9 m/s,在Δt=1 s内传播距离x=vΔt=9 m=λ,由波形平移法可以知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振动.由v==(4n+1)m/s知,n=2,T= s,质点P最短经过时间t=T= s振动到波谷位置.
答案:(1)沿x轴正方向传播,T= s(n=0,1,2,3,…) v=(4n+1)m/s(n=0,1,2,3,…) 沿x轴负方向传播,T= s(n=0,1,2,3,…) v=(4n+3)m/s(n=0,1,2,3,…)
(2)沿x轴正方向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