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课时1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3.通过图片、生活实例等,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4.初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难点:通过图片、生活实例等,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导入视频、教材图文、世界气候图、学生提供素材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中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_______》 ,西方写出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古希腊学者是_______
2.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确认_______,知道_______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3.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_______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_______。
4.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5.在解决全球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在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中,我们可以捕捉到_______在冰天雪地中捕鱼的生动场景,感受到南美_______比赛和_______的热烈气氛,领略到欧洲“水城”_______水城的独特风情。
二、探究展示:
(一)地理与日常生活
1.读教材第3页“活动”图1-1、图1-2,说出体育活动名称,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开展。
2.联系日常生活,你还能提出几个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吗?写出来,请教老师或与同学探讨。例: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
(二)地理与生产建设
1.地理与农业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农民种什么,要考虑哪些自然地理条件?新疆人要大面积种植水稻,黑龙江人想种柑橘、香蕉、荔枝等热带水果,你认为可行么?说出你的建议。
2.地理与工业
请你说出老板们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哪些地理条件?假如你是一家牛奶加工厂的老板,你如何选择厂址?如果要建一家服装厂呢?
3.列举地理对其他生产建设的影响
4.地理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材料 在各界的期待中,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5)于2019年12月2日至13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气候治理进程动力不足、多国社会政治状况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今年气候大会的召开可谓一波三折。
阅读材料, 说出地理学在全球治理的哪些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三)地理与风土人情
1.结合教材第6页的阅读材料和图1—11,自己概括阿拉伯男子传统打扮的特点。
2.小组合作,在世界气候图上找出阿拉伯半岛所在的位置,说出阿拉伯传统打扮其中的道理。
3. 与同伴分享交流,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风土人情,举例说明它们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提升反馈: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中国申奥大使申雪、赵宏博告诉大家:“滑冰,我们那里3岁的小孩都会”,据此推测,你认为申雪、赵宏博最有可能是( )的人
A.海南岛 B.黑龙江 C.新疆 D.北京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 )的影响重大?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交通出行 D.工业生产
3.兴建乳品加工厂多靠近奶牛场,是考虑的( )因素
A.原料 B.能源 C.市场 D.灌溉
4.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是( )
…
A.全球变暖?? B.水污染???? C.水土流失?? D.?酸雨
5.请你猜一猜:
地理环境在呈现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展示各地民俗风情的绚丽画卷。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组图片,热爱地理的小伙伴们,你知道哪一幅图是反映南美洲特色的( )
6. 阿拉伯人男子的传统服装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他们的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阿拉伯传统民居是墙厚、窗小、平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阿拉伯人男子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请解释原因。
(2)阿拉伯传统民居为什么墙厚、窗小、平顶呢?
【归纳小结】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易经·系辞 埃拉托色尼 2.方位 天气 3.地理环境 因地制宜 4.原料 能源 水源 5.人口 资源 环境 6.因纽特人 足球 狂欢节 威尼斯
二、探究展示:
(一)地理与日常生活
1.图1-1,滑雪-----有冰雪的地方;图1-2,冲浪-----海边
2.由于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
(二)地理与生产建设
1.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如自然状态下的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柑橘、香蕉、荔枝等热带水果在北方的黑龙江地区也不能种植。
2. 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牛奶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3. 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原理和技术。
4.地理学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地理与风土人情
1.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服装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风沙很大。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
3. 例如:服饰 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在冬季,人们一般爱穿深色的皮质衣服;南方地区,衣服较单薄;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青藏高原地区,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大袍。
饮食 我国历史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北方菜口味浓重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菜则偏淡;我国西南地区菜肴口味偏辣,江浙一带菜肴偏甜。
民居 我国北方地区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小;南方地区民居墙体薄,屋顶坡度大;大兴安岭林区的鄂伦春居民用一根根椽子木建房子;内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多住蒙古包;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
交通 我国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差异,骆驼是西北地区的“沙漠之舟”;牦牛是青藏地区“高原之舟”。
三、提升反馈:
1.B 2.B 3.A 4.A 5.C
6.(1)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多风沙。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的透气。(2)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阿拉伯传统民居厚墙可以隔热保温,小窗可以减少风沙危害,平顶晚上可以在屋顶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