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2.现有50℃硝酸钾饱和溶液,欲使其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质④减少溶剂⑤增加溶剂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
3.欲将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增浓到20%,需加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
A.10g B.80g C.8g D.0.8g
4.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水可看作纯净物
C.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5.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 的溶解度比X 的溶解度大
B.t1℃时,X、Y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20%
C.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 Y
D.t2℃时,若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
6.20℃时,向一盛有30g某物质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该物质固体,过滤得到5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25g
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20%
C.该温度下,再加20g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该温度下,再加30g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7.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温的方法
D.t1℃时,A、C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把衣物上的油污洗去
B.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
C.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D.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对人类的生存更有益
9.常温下,在15 g氯化钠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
A.15% B.20% C.25% D.33.3%
10.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雪碧”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生理盐水
11.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 B.消毒酒精
C.生理盐水 D.碘酒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碘酒
13.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菜籽油 D.酒精
14.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面粉 B.硫酸铜 C.食盐 D.食用油
二、实验题
15.小亮要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 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已知称量氢氧化钠所用的烧杯质量为40g)。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选填“10mL"、 “50mL” 或“100mL”)量筒。
(2)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填序号)。
(3)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_____。
(4)用上述图①所示,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_____(用序号填空)。
A 增加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C 调节游码
D 增加砝码
16.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如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_____g。图中的错误是_____。
(2)上图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_____。取蔗糖的仪器名称为_____。
(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小明所称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_g,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若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种)
三、推断题
17.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
18.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 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图。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15.0g黄铜材料中含锌_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标明为10%。为探究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34.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盛有2g二氧化锰固体的烧杯中,静置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图:
(1)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20.某实验需要100g 7.6%的硫酸亚铁(FeSO4)溶液.
(1)该溶液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到0.1);
(2)硫酸亚铁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实验室用硫酸亚铁晶体(化学式为FeSO4?7H2O)配制100g 7.6%的硫酸亚铁溶液,需称取硫酸亚铁晶体______g(精确到0.1).(已知相对分子质量:FeSO4?7H2O为278,FeSO4为152)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D 6.C 7.D 8.B 9.B 10.C 11.D 12.D 13.C 14.C
15.100mL ④①③⑤②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颠倒(或量水时仰视读数) A
16.18.5g 蔗糖和砝码放反了 烧杯 药匙 ⑤ ③ ① ④ ② 11.5g 偏小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17.H2O2、NaOH或CaO,
18.(1)6.5g(2)18.3%
19.催化作用 5 %
20.(1)7.6g;(2)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