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2 20: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
A.原始单细胞藻类 B.原始苔藓植物
C.多细胞藻类 D.原始种子植物
2.原始生命的重要标志是
A.原始细胞膜的形成 B.原始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
C.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 D.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
3. 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表明鸟类可能起源于( )
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哺乳类
4.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蚊蝇等害虫对DDT抗药性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C.DDT的药效降低了 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5.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  )
A.人与黑猩猩 B.人与马 C.人与果蝇 D.人与向日葵
6.有关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7.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逐渐失效。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了抗药性
C.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
D.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发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证据
B.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
C.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同样也有生物化石存在
D.越古老的地层中出现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
9.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运动系统的进化只与遗传和变异有关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D.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粗有关
10.下列生物化石出现在地质年代最晚近的是( )
A.单细胞生物 B.古代鱼类 C.古代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
11.产奶量不同的奶牛 ,经过选择繁育,培育出高产奶牛,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殖发育的特点 B.代谢作用 C.遗传和变异特征 D.适应环境
12.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能够逐代积累
D.环境对生物变化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13.2016年“全面二孩”正式实施,某对夫妇计划再生育一孩,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A.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B.生男孩是因为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C.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Y染色体
D.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14.自热界中有一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这种蛾中绝大部分能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井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这种级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存斗争的结果
C.基因变异的结果 D.适应环境的结果
15.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遗传和变异 B.人工选择
C.基因改变 D.适者生存
16.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的顺序如图所示,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图示可能说明( )

A.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物种B一定生活在水中
17.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
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
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9.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81年),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成果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独立的体系
D.独立的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20.米勒实验证明了(  )
A.小分子有机物可能在原始大气中形成 B.原始生命的出现
C.原始多分子体系的形成 D.原始大气的形成
21.植物的主要类群由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排列起来应该是:
①蕨类植物 ②裸子植物 ③被子植物 ④藻类植物 ⑤苔藓植物
A.③②①⑤④ B.④⑤②①③ C.④⑤①②③ D.②①③④⑤
22.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哪一种动物进化而来的(  )
A.古代的两栖动物 B.近代的两栖动物 C.古代的爬行动物 D.近代的爬行动物
23.现在全世界各地区的人在生物学上是( )
A.同属于一个种
B.分为黄种人、白种人、红种人、棕种人等若干个不同的种
C.与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等化石祖先同属于一个种
D.与现代类人猿(猩猩、黑猩猩等)不属于同一个目
24.在脊椎动物类群中,真正适应陆生生活的动物类群有( )
①鱼类 ②两栖类 ③爬行类 ④鸟类 ⑤哺乳类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5.图为节肢动物鳃的进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鳃进化的结构不同 B.鳃的进化有利于适应生存环境
C.鳃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鳃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连线题
26.请将下列生物学中的重大发现或著名实验与相应的人物用线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
27.如图所示为人工培育金鱼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D1与D2的共同祖先是_____;D1与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
(2)基于生物学的_____现象,培育出B1、B2、B3、B4等金鱼品种。从A到D表示_____的过程。
(3)这个过程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不同点是:长颈鹿的进化是_____的结果。
28.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树根处[A]代表________,它诞生在____________中。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 。
3、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 _______。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____ _____。
4、种子植物是真正的陆生植物,它包括被子植物和[ ] 。
5、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 ﹞_______进化来的。
6、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后放养于不同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
项目/数据/类型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现象.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的结果.
(3)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类型叫做_____发育.
(4)桦尺蛾幼虫对桦树危害很大,用_____方法控制这种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A 6.A 7.C 8.D 9.B 10.D 11.C 12.D 13.C 14.A 15.D 16.B 17.D 18.C 19.B 20.A 21.A 22.C 23.A 24.D 25.C
26.①--D、②--E、③--B、④--C、⑤--A
27. A C1 变异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28.1、原是生命 原始海洋
2、单细胞动物
3、哺乳类 蕨类
4、C 裸子植物
5、B 爬行类
6、、由水生到陆生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29. 变异 BB或Bb 自然选择 蛹 完全变态 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