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马鸣加的新书包》说课设计
【说教材】
本文选自郑春华儿童系列生活故事《一年级的马鸣加》。这篇故事写了马鸣加有五只不同颜色的新书包,他想每天用不同颜色的书包,结果光顾着带书包,却忘了带书本,还认错书包。课文写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读来倍感亲切。文章描写真切,一个天真可爱,既聪明又马虎的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说学情】
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在识记汉字方面已熟练地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借助拼音、联系生活实际、找姐妹字、编顺口溜等,这些好方法能帮助学生积累汉字,提高识字效率。在阅读方面,学生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已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唱读、不顿读,从中体验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说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的制定除识字写字及正确朗读课文等常规目
标的制定是为了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面向全体,集中而适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则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说教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千遍,其能自备。可见读是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作者感情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领略语言艺术魅力,学习语言艺术的主要途径。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就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描写马鸣加语言及心理活动的语句,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中感悟,读中生情。
【说学法】
本课教学先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并正确朗读课文,旨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
的自学习惯。之后通过练习来检查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并进行及时指导。课文内容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找到描写马鸣加语言及心理活动的句子,在读的基础上理解感悟,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还达到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与此同时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设计,本节课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旨在用课文中贴近孩子实际生活的故事来引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学生字新词。
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
3.学习课文。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找一找描写马鸣佳语言的句子,读中感悟。再指导学生读好描写马鸣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朗读,发挥想象,来体会马鸣加的心情,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4.说话练习。
讲一讲文中的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课文的语言文字。
5.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是将课文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后反思】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渐渐觉得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注重语言文字的锤炼,而是应该要拓宽语文学习资源,树立大语文观。教材中大量课文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作为老师的我们有必要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我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就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拓展阅读指的是针对课文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近尾声时,我鼓励学生课后要进行课外阅读,将书名推荐给学生,那就是郑春华儿童系列生活故事《一年级的马鸣加》中的两篇文章《马口鸟力口》和《最伤心的一天》。没想到学生们第二天就兴致勃勃地跑来告诉我他们已经提前完成了课外阅读的任务。原本我给学生的时间是三天。学生们跑来告诉我他们对马鸣加这个小男孩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还有的同学提出了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想要老师给予帮助,另外还有孩子将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了认真地摘录,甚至于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三言两语写了自己阅读以后的感想。
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是那么高涨,令我无比欣慰。我想,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这一点我做到了。课外的世界更为精彩与丰富,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把学生带向生活,带向社会,带向世界。
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主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总之,拓展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