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走进历史课堂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族,改国号为清。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皇太极努尔哈赤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大金。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定都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统治者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644年 顺治帝时期 清军入关 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灭掉了明朝的李自成。李自成最终失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南方的明朝还幻想和谈分天下,结果被清朝秋风扫落叶般地收拾掉了。
吴三桂成就了自己的臭名远扬,也助推清王朝成了历史的主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定都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如果你是清朝统治者,你会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呢?学习汉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沿袭历朝历代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南书房 非崇班贵胄、上所亲信者不得入。雍
正
帝材料: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思想文化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居,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反映了一个什么历史信息?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今”是指那一年?“贵国”是指谁?“余”又是指谁?1662年、荷兰、郑成功 1621年荷兰殖民主义者入侵澎湖。荷兰在台湾对汉族、高山等族人民施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剥削。政治上通过任命汉族和高山族“长老”进行统治;在经济上将台湾土地全部占为己有,向人民强收高额地租,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在文化教育上派遣基督教传教士向台湾人民灌输宗教思想,创办学校,推行奴化教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海上马车夫——荷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郑成功(1624年-1662 郑成功为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661年,郑成功率军25000人,乘400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 1662年,经过8个月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居被迫宣告投降。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荷兰殖民者向郑成功投降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评价郑成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雕像(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福建厦门)郑成功庙(台湾高雄屏东麟洛乡)郑成功纪念馆(台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评价郑成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清王朝在稳定了对内地的统治后,决心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 荷兰无时不垂涎台湾,如果他们乘机再次占领台湾,一定会窥视内地。他们的战舰精良坚固,天下无敌,沿海各省肯定难以安定……
——施琅《陈台湾放留利害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①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入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施琅打败郑军,台湾收至清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b.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c.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设置台湾府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命刘铭传为台湾巡抚。 刘铭传,在建省、设防、整肃吏治、团结高山族、修造铁路、开办邮电、清赋理财、倡创新学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对改变台湾的落后面貌、加速台湾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李登辉在2012年9月12日上市的日本《周刊文春》杂志中,告诉日本女作家阿川佐和子说:“钓鱼台(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直还是日本的领土。” 2013年3月22日,李登辉受邀至台湾中兴大学眼见,屡提台独观点,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李登辉演讲不时强调“台湾就是台湾,不是中国一部份”,搞台独之心引起大陆学生斥责,质问其是否知底线。其实,李登辉曾在多次公共场合演讲公开支持台独,不过,他的目标并非台独这么简单,并入日本才是李登辉台独梦的终极目标。 李登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清朝(光绪帝)台湾成为一个行省。 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到达夷洲(今台湾)。2、隋炀帝时期,派人三赴流求。3、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4、清朝(康熙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 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抗击沙俄入侵的斗争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面临外国侵略的关键时刻,总会涌现出一批英勇抗敌的英雄。他们的爱国情怀,已成为史册上感人的一页,他们的崇高精神,已溶入了炎黄子孙的血脉,长流不息……治理边疆 西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呢?
1、西藏在唐朝时叫 。
2、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是在 朝;由 进行管理。清朝是如何对西藏进行管理的?3、明朝:设乌斯藏都指挥使司4、清朝:(1)册封达赖、班禅
(2)金奔巴瓶掣签制
(3)平定叛乱
(4)设驻藏大臣(雍正)
吐蕃元宣政院 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朝官员陪同下,率随从3000人,从拉萨起程前往内地。1653年年底抵京,顺治皇帝在南苑会见五世达赖,并册封他为“达赖喇嘛”。 达赖在蒙古语中意为大海,喇嘛在藏古语意为上人或上师。“达赖喇嘛”即意为“德行科研成果象大海一样的上师”。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达赖既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称谓。清朝册封达赖喇嘛的金印 清朝雍正帝颁发给达赖七世的金印。金印中的文字内容: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呾喇达赖喇嘛之印。印文为满、汉、蒙、藏四体字。 乾隆帝敕封达赖喇嘛的金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班禅额尔德尼和他的金印康熙时,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班是梵语"班智达"(学者之意)禅是藏语"钦波"(大之意)的简称,"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金瓶掣签制度
西藏的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
目的: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发金瓶,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上,装入瓶中。
方法:由驻藏大臣擎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经过400多年的传承,到目前,达赖已经传了14世,班禅只传了11世。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平定准噶尔部——蒙古族的一支威胁西藏、青海、天山北路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阴谋叛乱康熙帝三次平叛噶尔丹服毒自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设置驻藏大臣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清驻藏大臣令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职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意义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清朝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与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朝廷批准。颁布章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 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六世班禅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皇帝特意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乾隆与六世班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996年至今,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任总书记,李克强、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四任总理都曾面见过十一世班禅,听取他汇报修行、学习情况。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008年拉萨骚乱事件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1935年出生。1959年3月26日,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及其追随者宣布“西藏独立”,成立了 “西藏临时政府 ”。之后,他们逃往印度。企图分裂祖国。叛逃国外的十四世达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新疆
清朝是如何加强对新疆的管辖的呢?
清朝的疆域1820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平定噶尔丹叛乱 在清朝初年西北天山以南维吾尔人居住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把这一地区称之为“回部”。康熙帝时期,天山北部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康熙亲征噶尔丹回部噶尔丹康熙平定噶尔丹得胜图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族首领。居住?天山南路大和卓管天山南路小和卓管天山北路新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强烈不满。乾隆帝下令调兵征伐,并宣布此次进兵,只为擒拿大小和卓,维吾尔等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要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①清朝乾隆时(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管理新疆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②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作用光绪九年(1883年),新疆建省。辛亥革命后,废除伊犁将军。伊犁将军府城楼——惠远城钟鼓楼 伊犁将军府旧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土尔扈特部东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意义1、在清军入关的时候,哪些国家趁机入侵我国?强占了哪些地方?
2、为保卫祖国领土,哪位皇帝开始组织反击战?
3、战争结果怎样?
4、我国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其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清代疆域沙俄尼布楚1685尼布楚尼布楚尼布楚1 6 8 9 年1686结果 双方在尼不楚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不楚条约》意义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尼不楚雅克萨观察与比较葱岭乌里雅苏台库页岛俄 国清朝前期疆域图俄 国中 国现今中国疆域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南海诸岛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清朝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清朝前期,中国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