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2 21: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人民空军诞生就面临的考验是(  )
A.进行抗日战争 B.进行解放战争
C.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D.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
2、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A.北海舰队的建立 B.东海舰队的建立
C.南海舰队的建立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3、我国的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是在20世纪(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4、20世纪60年代,我国组建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部队是( )
A、战略导弹部队 B、机械化步兵 C、信息化部队 D、装甲兵部队
5、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  )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③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7、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
A.美国 B.印度 C.苏联 D.蒙古
8、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 )
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
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
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并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与苏联建交
10、“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1954年访问缅甸时 B.出席万隆会议时
C.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D.1971年会见基辛格时
11、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1979年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标志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13、时隔13年,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今年重回中国举办。上一次中国承办APEC峰会的城市是(  )
A.厦门 B.深圳 C.北京 D.上海
14、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采取的政策有(? ? )
①封锁 ②禁运 ③包围 ④威胁 ⑤武装进攻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5、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举措是加入以下哪一组织(  )


非选择题
16、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起义的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海防第二舰队和招商局的几艘舰船组成华东军区海军,这是人民解放军最早的一支海军。1950年4月中央决定,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兵团部分机关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肖劲光为司令员、王宏坤为副司令员、刘导生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舜初为参谋长。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的在海上作战的军钟。
请回答:(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什么?
(2)我国海军由哪些兵种组成?
(3)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边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18、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万隆会议后,一位路透社记者曾报道:“大家都承认周恩来的才智至高无上地主宰着会议……代表们惊叹地说:‘他是以怎样的洞悉力察觉并道破大家心窝里想说的话啊!”
(2)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3)这一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一方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19、我国现已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你能列举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议的相关事例吗?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但率竞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实力。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狐凉水淡下来。
——搞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沙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突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黎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飾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暮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材料三







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飄凉水浇下来"?
(2)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
(3)读材料三,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A 5、D 6、B 7、C 8、B 9、A 10、B 11、C 12、C 13、D 14、D 15、C

二、非选择题
16、(1)华东军区海军
(2)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站队等
(3)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
17、(1)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2)外交孤立政策(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3)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其它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18、(1)出发点: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
(3)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适用。“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道理。
19、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20、(1)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被拒绝。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同情、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各国。
(3)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4)综合实力和国际威望的差异外交上是否能够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