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威尼斯的小艇(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尼、艄”等7个生字,会写“尼、斯”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保姆、纵横交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在水城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难点: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1.同学们都去过哪些颇具特色的地方呢?那里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情?有哪位同学愿意向我们介绍一下?(学生积极回答) 2.同学们都说得太好了,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真想立刻就去那独特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描述的也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情的地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吧!(板书课题:威尼斯小艇,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写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2、3):写小艇的样子及坐船的感受。 第三部分(4):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部分(5、6):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生字我会写。 (1)出示生字:尼 斯 艇 纵 艄 翘 垫 帘 姆 祷 雇 簇 哗 码 笼(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加一加:“其+斤=斯”“舟+廷=艇”“执+土=垫” “穴+巾=帘”“女+母=姆”“口+华=哗” 换一换:“枞”把“木”换成“纟”就是“纵”,“稍”把“禾”换成“舟”就是“艄”,“茏”把“艹”换成“?”就是“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纵横 窗帘 庄严 哗笑 沉寂 桥梁 停泊 码头 笼罩 手忙脚乱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同桌相互听读,抽卡片认读。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5分钟)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学生的要求是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先读课文,并分好部分,然后再识记生字。识记生字时,读写并用,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记得牢靠,读得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的美,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2.了解课文写作方法,理清课文层次,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光美。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分钟)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出课文分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1.指名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a.此处的“大街”指的是什么?(河道)“汽车”指的是什么?(小艇。) b.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2.指名读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1)出示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a.默读这段话,找出直接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说说从句中体会到什么?(小艇的特点:长、窄、深、翘、轻快灵活。体会到小艇样子奇特,行动轻快灵活。)b.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呢?(作者观察很仔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艇的特点写具体。)教师小结: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对小艇由静到动地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读着这段话,我们眼前就出现了小艇的样子、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的感觉。今后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像作者那样做到仔细观察,也要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抓住特点,合理想象,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我们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 3.指名读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讨论交流。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中心句,总领全段,下面几句话围绕中心句具体叙述。) (2)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船夫驾驶技术高超?(①小艇速度快;②遇到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4.指名读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 (1)出示句子:“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a.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全班交流,深入感受晚上威尼斯的特 点。(由动到静) b.这段话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突出了什么?前三个句子描写了什么?后三个句子描写了什么?(这段描写一动一静,突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大作用。前三个句子是动态描写,写半夜时,戏院散场,人们各自乘坐小艇,散开;传来哗笑,告别声。后三个句子是静态描写,写深夜,小艇停泊,水面沉寂,月影摇晃,万物静寂,古城入睡,环境幽静,景象迷人。)
积累方法 指导写作 (5分钟) 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写,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景、物、人相互联系,并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文章充满了生气。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5分钟) 这篇课文围绕小艇讲了三方面内容,让我们领略了威尼斯奇特的风光,感受到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悟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和同学交流。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一个教学的难点就是对于写作方法的领悟。写作方法一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想了很多。最终决定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引导,来让学生掌握这种写法,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们都很好地掌握了这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