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3 05: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教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材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开国大典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2、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谈感受,学生模仿、领悟毛泽东当时的心情。
3、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感情,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要始终围绕激发学生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自豪的情感教学目标来进行
纵向联系法。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制品,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分析法。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4.讲述法。
5.讲解法。
三、说学法
学生对于开国大典比较熟悉,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 教师要求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按照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内容 学生自己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即时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一个文件:《共同纲领》;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一个主席:毛泽东;一面国旗:五星红旗;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个首都:北京;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种纪念法:公元纪年。 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根据这“八个一”进行有意义的识记,然后用2分钟的时间互相提问,检查掌握情况,结束后向教师汇报检查情况。
自主探究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师放映开国大典的片断,要求学生说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人是谁?谈谈观看《开国大典》录相的感受 学生观看录相后,谈感受:庄严肃穆、令人振奋等。
活动设计 教师鼓励学生模仿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声音、声调。 学生模仿,领悟毛泽东当时的心情。
自主探究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要求: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师运用新、旧中国对比的方法,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的内容,得出如下结论: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结束了一百年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壮大和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自主探究 结合“西藏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达赖集团在西藏策划的“打、砸、抢”活动,以“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解决西藏问题的?”导入本目的学习。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西藏和平解放”一目,你认为应该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哪些内容??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谈判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活动设计 学生设计本课的大事年代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五、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