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1)“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①原子弹: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③氢弹: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人造地球卫星: 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64
1967
1970
(2)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弹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国防的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神舟一号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
杨利伟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神七航天员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航天精神: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 无私奉献。
1999.11.20: “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10.12: “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9.25: “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1.11.1: “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3.6.11: “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10.17:“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神 舟 飞 船
2016年10月17日中国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宇航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神舟十一号飞船
二、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1)概况: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
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也有重要贡献。
(2)影响: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左)、袁隆平(右)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米神”
2.青蒿素
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
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1)概况:
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领奖
(2)荣誉: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类别 文化成就
长篇
小说
话剧
音乐舞
蹈史诗
电影
《红岩》、《青春之歌》
《茶馆》
《东方红》
《林则徐》、《英雄儿女》
2、成果
红岩
青春之歌
茶馆
东方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时代的风貌。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3、改革开放后
(2)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本课小结
科技文化成就
“两弹一星”
原子弹 1964年
导弹 1966年
氢弹 1967年
东方红1号 1970年
代表:邓稼先、钱学森
太空漫步
神州五号 2003年10月 杨利伟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 翟志刚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屠呦呦
青蒿素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化事业的发展
“双百”方针
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发展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随堂即练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
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C
3.“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
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下列有
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4.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发现的能够有效抵制疟疾,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 使全球数亿人收益的新型药物是( )
A.青霉素 B.阿莫西林
C.青蒿素 D.胰岛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