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蒋介石集团长期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原因
(1)内因(根本原因):新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2)外因:亚?非?拉美等正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概况:1971年10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26届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背景——中美双方敌对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如何?
新中国建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的措施。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中美、中日建交
时间 洲际导弹(枚) 潜射导弹(枚)
苏 美 苏 美
1963年 100 424 100 224
1972年 1050 1054 160 656
1974年 1575 1054 720 656
1975年 1618 1054 787 656
1979年 1618 1054 787 656
苏美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
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2、中美关系转机原因
为什么中美关系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转机?
(1)美国方面:认识到中国的国力在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得不承认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需要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下降,不得不采取战略收缩的政策,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中苏关系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甚至一度发生珍宝岛边境冲突。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加强与苏联的友谊。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转机原因
为什么中美关系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转机?
(1)美国方面:认识到中国的国力在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得不承认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需要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下降,不得不采取战略收缩的政策,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2)中国方面: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加强与美国关系,以改善自身的国际地位,制衡苏联。
中国希望通过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消除解决台湾问题主要障碍——美国的阻挠,实现祖国早日统一。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过程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4月,在日本第31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庄则栋和美国乒乓球队运动员科恩互赠礼物。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运动员访问中国,在中国的长城游览。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过程
中美两国从开始交流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步骤?
1、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2、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过程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28日,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周恩来分别会见了尼克松,被西方媒体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过程
中美两国于何时正式建交?今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
《建交公报》中强调: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问题?
台湾问题
二、中美、中日建交
5、中日建交
中国与日本是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随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注意:中日建交的时间早于中美建交!
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969—197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统计简表
1949-2008年,中国新增建交国数变化示意图
1949-2002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
三、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工作
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的外交工作坚持什么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主要发展同哪些国家的关系?
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苏联、欧盟国家等。
这些外交工作主要是为国内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能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发展呢?
中国更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与世界各国一道解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全方位外交
3、近些年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近些年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19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是当时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江泽民主席发表了讲话。
三、全方位外交
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简称“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主题是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
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负责人或代表与会。
习近平主席主持峰会。
这是亚信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三、全方位外交
2016年9月3日至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浙江杭州举办。会议的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与会的除了二十国集团成员领导人外,还有8个嘉宾国领导人以及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
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
三、全方位外交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
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三、全方位外交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协商一致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
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三、全方位外交
2019年4月25日到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
37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出席论坛圆桌峰会。
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三、全方位外交
2008年8月8日—24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9th Summer Olympic Games)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自204个国家及地区的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比赛,创造了43项世界纪录、132项奥运会纪录,8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奖牌。
中国代表队以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荣登金牌榜榜首。
三、全方位外交
2009年2月18日—28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The 24th World Winter University Games)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级冬季综合性运动会。
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2366名运动员参加了12大项、82小项的比赛。
中国代表团最终收获18枚金牌、18枚银牌和12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大冬会历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三、全方位外交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