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乱砍滥伐
乱捕滥杀
环境污染
生物入侵
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
2.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4.温室效应:
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5.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氟利昂和含氮废气的排出
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一、什么是酸雨?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酸雨的形成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1.原因
工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1)提出的问题是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吗 ?
(2)作出的假设: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3)制定计划:
①材料用具: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小纱布、
培养皿、水、食醋、烧杯、吸水纸 、 培养箱 。
②用 清水 和 食醋 配置实验用的模拟
酸雨,把PH控制在4 左右。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6)结论 。
思考:1、此试验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2、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
需要有对照实验,模拟酸雨的成分是醋酸。
不可靠,误差大,具有偶然性,结果没有说服力。
酸雨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
透镜,能 光线。
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 光线。
口诀:一孔二体三层膜
【9】 :
【7】 :
内容物
3.瞳孔的调节:当外界光线强时,瞳孔 ,使进入眼睛内部的光线 ;当外界光线弱时,瞳孔 ,使进入眼睛内部的光线 。
4.视觉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 、 、 、 ,并经过 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上,形成一个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 传到 ,人就产生视觉。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物体光线→角膜→ → → → → → 大脑的特定区域(或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5.近视及预防:
①若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导致晶状体 且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 ,那么,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所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方,看不清 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佩戴近视镜( )加以矫正。远视眼(老花眼)则相反。
②近视眼的预防: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 ”和“ ”。
1
2
3
4
5
6
7
8
9
10
外耳
中耳
内耳
[2] 功能:
[6] 功能:
[3] 功能:
[4] 功能:
[5] 功能:
[1] 功能:
[7] 功能:
[8] 功能:
4.听觉形成过程
3.耳的结构
外界声波→ → → → → → →大脑的特定区域(或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外耳
中耳
内耳
外耳道
耳 郭
鼓 膜
鼓 室
听小骨
半规管
耳 蜗
前 庭
收集声波
传导声波
把声波转换为振动
内有听觉感觉器
有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耳朵的功能
将振动放大并传导到内耳
内有空气,由咽鼓管与咽部连通,从而维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脑神经:
脊神经:
具有反射、传导功能,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传导神经冲动
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
组成部分
基本单位
神经元
结构
功能:
细胞体
突起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很多功能区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控制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鞘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
1
2
3
4
5
6
细胞核
2、酗酒的人起初心跳加快,面颊红涨,进而走路不稳(①),再而说话不清(②),接着出现幻觉(③),最后思维混乱,失去知觉(④)
(1)①现象说明酒精使 中毒。
(2)②现象说明酒精使 的 中枢中毒。
(3)③现象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的 中枢中毒
(4)④现象说明酒精已使整个 中毒。
1、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病人,该患者脑部没有受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C
小脑
大脑皮层
语言
视觉
大脑皮层
二、反射弧
1.反射的结构基础(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2.组成及传导途径
[ ] →[ ] →[ ] →[ ] →[ ] 。
①传入神经末梢为 。
② 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 组成效应器。
3.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手指皮肤中的 感受到“烫”的刺激后,能够产生 ,神经冲动通过 传到脊髓中特定的 ,神经中枢中的神经元接受了烫的信号后,立刻产生 ,并将它沿 传到相应的 ,对烫这一刺激做出反应。
三、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的、人 就有的反射。
①只要出现 ,正常的人体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②举例: 反射、 反射、 反射、 反射等。
2.条件反射:人通过长期 的积累,而形成的复杂的反射。一般需要 的参与。
①有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而引起的条件反射。例如,看到火手缩回。这种反射人和动物都有。
②由抽象刺激,即 ,而引起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如,谈虎色变。与人具有的 中枢有关。
四、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⑦
⑥
1.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 ,它们的分泌物—— ,能够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 并伴随着 输送到全身各处。
2.内分泌腺的组成
[①] :分泌 和
促激素等;
[②] :分泌 ;
[③] :分泌 ;
[④] :分泌 ;
[⑤] :分泌 ;
[⑥] :分泌 ;[⑦] :分泌 。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胰岛素
3.激素的特点:人体内的激素含量 ,作用 。每100毫克血液中,只有几微克激素,却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起着重要的 作用。
4.几种激素的比较
幼年分泌不足患 .
.
1.幼年分泌不足— .
2.分泌过多患 .
.
调节糖在人体内的 .
分泌不足患 .
成年分泌过多患 .
幼年分泌过多患 .
3.身体缺碘时,患 .
分泌过多患 .
.
促进 .
促进 .
提高 的兴奋性
调节生长发育
五、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1.材料: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会欢呼雀跃,此时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分析:
(1)当人情绪激动时, 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 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 。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 、血压 ,并且皮肤中的血管也会在激素的作用下 ,从而使人面红耳赤。
(2)这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的调节,但也受到 的影响。
1.由 引起的,能够在 之间或 之间传播的疾病,就称为传染病。传染病具有 和 的特点。
2.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
3.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 、 、 。
4. 预防
传染病
传染源:对病人早发现、早诊
传播途径:讲究卫生;消毒;
易感人群:接种疫苗;锻炼
吃熟食
远离病区
断、早隔离、早治疗
1.第一道防线
①组成:_______和_________。
②功能:_______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有_____ 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有___________的作用。
2.第二道防线
①组成:体液中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②功能: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________,使病菌溶解;吞噬细胞能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______。
3.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是人________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_______病原体有防御功能,叫做_______免疫。
皮肤 黏膜
阻挡
杀菌
清扫异物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细胞壁
吞噬
生来就有
多种
非特异性
跟踪练习
1.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4.第三道防线是由 和_______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 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 --- 。
5.引起 的物质叫做抗原。
6.第三道防线是___ 的
后天防御屏障 ,只针对 的病
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_ _免
疫。
7.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不会患流感? 。
为什么? 。
8.防御功能过强会出现 反应,自身稳定功能过强会出现 疾病,免疫监视功能过弱会患 。
抗体具有专一性,水痘病毒的抗体对其他抗原无效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过敏
特殊蛋白质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出生后建立起来
某一特定
特异性
会
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
跟踪练习
1.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B.抗原→胸腺→抗体
C.抗原→脾脏→抗体 D.抗原→淋巴结→抗体
2.产生肿瘤和引起花粉过敏的原因分别是( )
A.免疫功能过强、 免疫功能过强
B.免疫监视出现异常、免疫防御功能过强
C.免疫功能较弱、免疫监视出现异常
D.免疫清除出现异常、免疫功能过弱
3.某病人成功移植了肾脏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依然坏死了,这是人的免疫反应造成的,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脏相当于 。
A
B
抗原
9.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将各种安全有效的___ 有计划地给儿童________,以达到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10.疫苗是用减毒或灭活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的角度来说,疫苗属于 ,它能刺激 产生 ,故接种疫苗是 免疫类型。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接种疫苗属于
措施。
11.艾滋病的病原体为 ,它主要攻击人体的 系统,它的传播途径 、 、 ,与人握手、共餐、蚊虫叮咬等均不会传播。
疫苗
预防 控制 消灭
接种
病原体
抗原
淋巴细胞 抗体 特异性
保护易感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免疫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