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生物测试卷
1.现有一条较长且带有几个分支的血管,从一端能灌入水,从另一端却不能灌入水,下列对该血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血管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B.该血管为动脉
C.该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该血管为静脉
2.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
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 静脉 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 静脉
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 动脉 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 动脉
3.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
D.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危害极大。PM2.5吸入后首先进入下列血管中的( )
A.肺静脉 B.肺动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
5.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如果取一完整的猪心,往血管里注水,则注水和出水血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注水血管 出水血管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③ ①
D ④ ②
6.小张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李明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肘一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近腕一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都有可能
7.下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
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8.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
9.下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a>b>c B.c>a>b
C.a>c>b D.b>c>a
10、下图是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吸气,膈肌为收缩状态
B.曲线AB段表示呼气,膈肌为舒张状态
C.曲线BC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
D.呼气结束点为B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11、下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引起呼吸运动
B.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
C.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
D.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12、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13.右下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A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CD段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水
14.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变化过程的是( )
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脑 B.肾 C.小肠 D.肺
下图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尿素、尿酸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尿酸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的部位是( )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球 D.肾小管
17.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输尿管内的液体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C.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D.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18.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某些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流回心脏
B.2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1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
C.3中液体不含尿素的原因是在肾小管处可以进行重吸收
D.1、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排列是3、2、1
19.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20.在肾的构造中,既位于皮质又位于髓质内的结构是(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体 D.肾小管
21、右图表示人体胸廓容积的变化,到b点时,肺泡内、呼吸道、外界气压的关系是
( )
A.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B.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C.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D.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22、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吃的食物是( )
A、甜食 B、含脂肪多的食物
C、谷类食物 D、含蛋白质、多种无机盐的食物
23、用A型B型标准血清对18人进行血型鉴定,与A型血清发生凝聚反应的有9人,与B型血清发生凝聚反应的有7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聚反应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发生凝反应,那么A型、B型、AB型、O型血的人数分别为( )
A 4.2.7.5 B、 4.2.5.7 C、2.4.5.7 D.2.4.7.5
24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图是( )
25.以下关于心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心脏四个腔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房
C.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心脏全部由肌肉组织构成
二、分析说明题
1、根据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2)如果显微镜备有10×、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 的物镜。
(3)、实验中用湿润的棉花包住小鱼鰓部的目的是 。
(4)、右图是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管分支情况及血流方向(箭头所示),请判断。①是 ;②是
2、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宫是 ,血液由[ 5] 流出,最后汇集到[⑥]上、下腔静脉,流回[②]的过程为 循环。通过该循环,氧气
体进出最终到达[⑦ ,参与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
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 和 构成的,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 功能。若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过少,将会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我们可以多吃含
(填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3)观察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其内流 (填“动脉”或“静脉”)血。
(4)某人患肠炎,医生采取上肢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 ,到达患处经过心脏 次。
3、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样品A、B、C分别取自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克/100毫升)。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葡萄糖 0.0 0.1 0.1
无机盐 1.1 0.72 0.72
蛋白质 0.0 微量 8
尿素 1.8 0.03 0.03
(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________血,与结构[2]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含量增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样品B应是______________,取自图中的[ ]__________部位,是经过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样品A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比样品B、C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C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是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_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样品C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选择题
B 2.B 3.D 4.A 5.D 6.B 7.D 8.A 9.A 10、A 11.C 12.B 13.B 14.D 15.A 16.D 17.B 18、D 19.D 20.D 21C 22、D 23.C 24.C 25.C
二、(2)10× (3)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4)、毛细血管 动脉
2、(1)心脏 左心室 体 组织细胞
(2)血浆 血细胞 防御保护 铁
(3) 左心室 动脉
(4) 右心房 2
3.(1)动脉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原尿 [4]肾小囊 (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
(3)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水大量减少,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升高
(4)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产生的废物 吸收 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