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8 人之初(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并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3.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我们成为有用之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我们成为有用之材。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 3.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就出自于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三字经》。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精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精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初读课文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会认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之 初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2.识记生字。 (1)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初”,衣字旁加“刀”;“性”,竖心旁加“生”;“贵”,“中”加横加“贝”;“玉”,“王”加一点。 (2)采用字理识字法识记: “性”:从“心”,指人的本性;从“生”,指人的本性、性格,一生下来就有。 “善”:甲骨文的字形是羊下面一只眼睛,表示看来十分美好。 “教”: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子学知识。 3.反复朗读,巩固读词。会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之 相 近 习 远 玉 义 2.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之”:独体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 “近”:半包围,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续2精读课文 学习字词25分钟“习”:独体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 “义”:独体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节。 (1)指名读第1节。 (2)老师简单介绍诗文意思。 (3)经过老师的介绍,你懂了什么?(我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要经过好好学习,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成才。) 2.学习第2节。 (1)自由读第2节。 (2)指名读第1句。出示: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你读懂了什么?(如果不肯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幼小时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4)出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去雕琢它,它就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是不会懂得礼节道义的。)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6分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三字经》对你的指导作用,如:怎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2.总结: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以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诵读《三字经》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理解了《三字经》这两节的含义,读起来也就更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