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1.《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1.《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3 23:0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bái zhòu gēng yún gòng fèng zhì nèn lián yī

二、我能写好字


三、比一比,组词语
昼( ) 耘( ) 桑( ) 晓( )
查( ) 耕( ) 叠( ) 浇( )
四、理解 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
A、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走来当钲。
B、清晨,小孩子从金子做的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当钲。
C、清晨,幼稚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起来,以为那是钲。
五、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兴”,读“xìng”该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 )
2、《稚子弄冰》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描写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 )
3、“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的“玻璃”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儿童的形象。( )
六、读诗句,完成练习。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判断正确误)
(1)这两句诗是抓住 声音来写的,写出了弄冰发出的声音特别高亢,清脆。( )
(2)这两句诗写出了弄冰的声音变化,由高亢转为清脆。
(3)这两句话反映了儿童弄冰动作不够熟练,导致整个冰块碎作一地。( )
(4)这两句诗从侧面写出儿童的调皮与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
2、草满池塘水波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从“ ”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季节是 。
(2)“衔”字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浸”字描写了 情景
(3)这两句话围绕“ ”二字,以繁茂的 与澄净的 ,带出了
与 ,中间以“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 。
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之情。
七、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诗人以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节 作了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2、《稚子弄冰》整首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 ”响声和贴切 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全诗描写“ ”这一动作细节,突出了一个“ ”字。
3、《村晚》是南宋诗人 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四周长满青草中池塘,似被山咬住的 以后 的牧童,刻画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
图。
八、课文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织麻, 村庄儿女各当字。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是( )
A、兴奋 B、振兴 C、高兴 D、兴盛
2、“村庄儿女各当字”中的“儿女”的意思是( )
A、子女 B、指青年男女 C、哥哥和姐姐 D、儿子和女儿
3、“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耕”和上句诗中“ ”相对应,“织”和上句中的“ ”相对应。通过所填的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 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扑素 D、勤俭节约
4、下面对这诗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情感情。
B、农村生活的忙碌与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C、描写农民生活,表达了对隐居乡村生活的不满。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白昼 ,耕耘,供奉,稚嫩,涟漪,
二、我能写好字,略
三、比一比,组词语。。白昼,检查,耕耘,耕田,桑树, 重叠,拂晓,浇水
四、C
五、1,√。2、×,3、√,4√
六、1、(1)×,(2)√(3)√(4)√
2、(1)草满池塘水满陂”,夏日, (2)落日下山,淹没水皮 (3)衔 浸,草 池塘 ,山,落日
美丽,喜爱
七、1、农村生活, 2、冰,敲冰,磬 3、雷震,落日,横骑牛背,乡村晚景。
八、1、C 2、B,耘 ,绩,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