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后45分钟练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后45分钟练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4 08:29:13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后加餐练|
1.汉高祖刘邦做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的一个退步。这里的退步指的是(  )
A.推恩令        B.郡国并行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解析:选B 材料指的是西汉初年实施的郡国并行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大封诸侯王,以巩固统治。最终却导致了王国问题,故B项正确;A项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制度,C项是秦始皇创立的,D项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均排除。
2.有史家认为:“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其中汉武帝加装的“软件”,主要是(  )
A.分封制 B.外朝制
C.内朝制 D.中书门下
解析:选C 分封制设立于西周,外朝制是秦朝设立的,内朝制是汉武帝设立的,中书门下是宋朝的中央机构,故C项正确。
3.下表是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的统计分类表
官僚贵族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由表可以推知,汉代察举制(  )
A.致使富豪入仕艰难 B.忽略了身份界限
C.削弱了世卿世禄制 D.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
解析:选A 从材料可以看出,富豪被举荐孝廉的比例非常低,所以他们当官很难,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的特点可以看出,并没有忽略身份,故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削弱,故C项错误;察举制度并不能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故D项错误。
4.如图所示选官制度的选官依据主要是(  )

A.品行 B.才学
C.门第 D.相貌
解析:选C 由图示可知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故C项正确;A项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排除;B项是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排除;D项明显错误,排除。
5.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
A.皇权独尊同时调动宰相积极性
B.三省分工限制皇帝的专制独裁
C.建立一个公开公平的选官体系
D.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解析:选A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了皇权,制约了相权,同时三省的职责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调动了宰相行政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三省的分工没有限制皇帝的专制独裁,反而是加强了皇帝的专制,故B项错误;公开公平选官的体系是指科举制,故C项错误;消除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明朝废除了宰相,故D项错误。
6.“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
解析:选C 材料说明宋朝的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是政治机制注重预防和制约,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强化分化事权即分权制约,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D两项均不是核心,排除。
7.宋朝的参知政事吴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当时(  )
A.参知政事地位高于宰相 B.皇权旁落导致宰相专权
C.政治的清明有赖于贤相 D.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解析:选D 依据材料宋朝的参知政事可“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故选D项;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参知政事地位高于宰相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参知政事对宰相权力的制约,体现出皇权加强,排除B项;材料反映宰相的权力受到制约,但不能说明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排除C项。
8.宋太祖在各州加设“通判”一职的目的是(  )
A.监察知州 B.加强地方力量
C.防范民变 D.提高办事效率
解析:选A 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故A项正确。
9.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经传承与创新,如“汉承秦制”“元承宋制”。其中,“元承宋制”在中央机构的表现为(  )
A.中书省与行省制 B.中书省与枢密院
C.枢密院与宣政院 D.中书省与宣政院
解析:选B 行省制从元朝开始实行,故A项错误;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权,三司掌握财政,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和枢密院,故B项正确;宣政院从元朝开始实行,故C、D两项错误。
10.“毋庸讳言,统治者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军事控制’,但是谁曾料到……却引出绵延至明清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材料议论的是(  )
A.郡县制 B.推恩令
C.巡检司 D.行省制
解析:选D 郡县制是为了统治百姓,而不是为了军事控制,故A项错误;汉朝的推恩令也不是为了军事控制,故B项错误;巡检司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故C项错误;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后来形成了地方管理制度,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故D项正确。
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
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期待,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
(2)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始于汉朝;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第二小问,据材料二“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得出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得出分地录取;第二小问,据材料三“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加以概括。第(4)问,从察举制中得出古代选官制度中积极的价值取向是以德选官,重视人的品德,从科举制中得出选官的自由开放,有利于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公平公正。
答案:(1)朝代:西汉(汉朝)。流派:儒家。
(2)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3)新规定:分地录取(分卷考试)。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4)价值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课后拔高练|
1.(2018·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选C 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了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故B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权力、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D项错误。
2.(2018·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 (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选D 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贡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控制朝廷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镇与中央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的任免权、财政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
3.(2018·全国Ⅲ卷·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选B 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了社会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度的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4.(2017·全国Ⅰ卷·25)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选C 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了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的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了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5.(2016·全国Ⅲ卷·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选B 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汉初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正确;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D项错误。




(共24张PPT)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自检自查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前自检自查练
西周
土地
商鞅变法
嬴政
中央集权
嬴政
皇权至上


政事
监察
军务
皇帝
君主专制
丞相
地方政权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点 击 进 入
首页
末页
骄了之路
the road to pride
让学习更快乐,人生更精彩
(共26张PPT)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自检自查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前自检自查练
家天下
占卜
卿士
功臣
贡赋
赋役
卿大夫
领地
父系
土地
相对性
政治
宗法制
等级制度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点 击 进 入
首页
末页
骄了之路
the road to pride
让学习更快乐,人生更精彩
(共22张PPT)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自检自查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前自检自查练
皇权
六部
君主专制
殿阁大学士
票拟权
内侍
议政王大臣
南书房
军机处
品级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点 击 进 入
首页
末页
骄了之路
the road to pride
让学习更快乐,人生更精彩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后加餐练|
1.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过相权的制约,但是在某个时期皇权高度集中,皇帝一人独尊,相权完全被打压下去,这个时期应该是明朝丞相制度废除之后,故C项正确,排除D项;A、B两项所处时期宰相存在,排除。
2.史学家郭廷以说:“中国真正的君主专制政治,形成于明。”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是(  )
A.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 D.利用宦官牵制内阁
解析:选A 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是在废除丞相后,再也没有任何权利可以制衡君权,故A项正确;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涉及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是明中叶以后的一种现象,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利用宦官牵制内阁强调的不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D项错误。
3.“洪武皇帝……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处理国家大事。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解析:选A “特别的政府部门”指的是殿阁大学士,他们不参与决策,也不负责执行政令和监察百官,只是协助皇帝处理繁多的政务,没有实际权力,故A项正确。
4.王其榘认为:“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阁臣是皇帝选用的代言侍臣”。材料表明(  )
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B.内阁是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内阁首辅与宰相地位一致
D.内阁拥有草拟政令的权力
解析:选A 材料认为明朝内阁是皇权附属物,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没有决策权,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能与丞相地位等同,B、C、D三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5.明代嘉靖中期,内阁官员“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宰相,压制六卿(六部尚书)矣”。这表明当时(  )
A.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B.内阁严重威胁皇权
C.内阁与六部互相牵制
D.内阁官员权势很大
解析:选D 材料“压制六卿矣”说明阁权上升,六部权力受到制约,但不是使六部从属于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故A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其权力的大小完全在于皇帝,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六卿牵制内阁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内阁官员“遂赫然为宰相,压制六卿(六部尚书)矣”可知,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渐强化,故D项正确。
6.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解析:选B 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主要是议政处、内阁、南书房,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故选B。
7.“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  )
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解析:选A 材料“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故A项正确。
8.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





皇帝 军机大臣人数
乾隆 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
嘉庆、道光、 咸丰 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
同治 五至六人
光绪 76.5%的时间四至六人
A.权力稳固 B.机构健全
C.精干高效 D.保密性强
解析:选C 军机处属于皇帝处理政治事务的中枢机构,权力是否稳固取决于皇帝,故A项错误;军机处机构简单,没有官衙,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军机处大部分时间只有4~6人,说明人员精干,联系所学可知军机处有官无吏,军机大臣把皇帝政令直接传达下去,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军机大臣人数变化,没有涉及保密程度,故D项错误。
9.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制皇权
解析:选B 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专制,与加强对地方控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可知军机处对皇帝处理的政务在限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表明了效率之高,故B项正确;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但无决策权,对皇帝旨意,负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故C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立使一切大权集皇帝一身,标志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排除。
10.清代独创密折陈奏制度。所谓“密折”,其实就是“密奏”,一般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这主要表明(  )
A.清代皇帝更体恤民情 B.清代皇帝较历代开明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清代已出现民主萌芽
解析:选C 密折陈奏,取消了内阁等许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宫廷决策的效率,同时也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故C项符合题意。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清帝国的军机处,第一次有效地提供了一个管理大国的中性的、非政治化的行政工具,既大大提高了行政的效率,又避免了其本身成为权争主角的历史怪圈。
——摘编自白彬菊《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
材料三:从皇帝对待宰相和官员的礼仪,可以看出宰相地位和权势的变化: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
——摘编自孟凡明等《从宰相制度的演变看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罢相”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废除这一制度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军机处令清政权延长寿命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皇帝设立和废除宰相制度的共同目的。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认为丞相是朝代灭亡,朝政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废除了宰相制度,其本质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第(2)问,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认识到,由于军机大臣没有固定的权力和任期,这就避免了权力的争夺,有利于稳定政权,同时军机处的工作又非常的保密及时,提高了效率。第(3)问,从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别体现为皇权至上、等级森严。秦朝设立宰相,明朝废除宰相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答案:(1)原因:朱元璋认为丞相是朝代灭亡,朝政动乱的主要原因。实质: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表现。
(2)认识:军机大臣无定位,无定期,避免权力争夺,稳定政权;军机处的工作是当日事、当日毕,保密性强,提高行政效率。
(3)特点: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共同目的: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课后拔高练|
1.(2018·北京卷·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
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解析:选D 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处的废除与设置,材料中“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说明其权力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加强皇权的措施,并未涉及对地方的统治,故B项错误;军机大臣仅仅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并未获得宰相职位且清朝已经废除宰相,故C项错误;军机处由废除到重新确立,说明适应了当时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
2.(2017·全国Ⅱ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选A 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宦官是否参与决策,故D项错误。
3.(2016·全国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选B 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而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4.(2014·全国Ⅱ卷·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选B 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的设立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到皇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不会出现首辅权力失控的局面,故D项错误。
5.(2014·广东卷·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解析:选D “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表明其地位不是法定的,其权力来自皇帝的宠幸,这与明朝内阁的地位相符,故D项正确;秦朝御史大夫、汉朝丞相、唐朝六部尚书均是正式和法定的官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三项。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后加餐练|
1.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
解析:选C “祀”指祭祀,其为“国之大事”,说明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与史实不符。
2.“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周朝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是(  )
A.强化血缘联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封邦建国 D.推行礼乐教化
解析:选C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而不是分封制,故A项错误;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西周的分封制是周初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分封对象为王族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故C项正确;礼乐教化和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3.《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材料表明(  )
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
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
D.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
解析:选C A、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均排除;宗法制下,大小宗是相对的,排除B项;材料“选建明德,以藩屏周”表明周初实施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保卫周王朝,标准是智慧和品德,故C项正确。
4.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  )
A.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B.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土
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解析:选C 材料的目的是明确权力和义务,不是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也不是鼓励诸侯开疆拓土,故A、B两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和天子具有隶属关系,诸侯在享有权力的同时,必须对天子承担义务,故C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天子难以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D项错误。
5.《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点形成的制度因素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解析:选C 从材料“于礼有不孝者三”“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可以看出古代讲究血缘关系的传承。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C项正确。世袭制是指的王位传承制度,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故D项错误。
6.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解析:选B 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而嫡长子是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该制度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威与婚姻制度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不管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女性的地位都较低,故C项错误;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贵族的特权地位并未被削弱,故D项错误。
7.从维护统治的角度看,宗法分封的制度设计有其巧妙之处,但也有先天弊病。据下图,“先天弊病”是指(  )

A.代远情疏 B.贵族专权
C.等级森严 D.尊卑有秩
解析:选A 宗法分封是指把土地和人民按血缘关系分封给家族成员,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对分封者的离心势必也越强,成为分封者的威胁,这是宗法分封的先天弊病,故A项正确;贵族专权、等级森严、尊卑有秩都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B、C、D三项。
8.古语云:“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这表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宗法制理解正确的是(  )
A.成功维护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B.与分封制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C.表现了传统政治中较高理性的成分
D.按照地域远近来区分亲疏关系
解析:选C 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王位继承方面的政治动荡,发挥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表现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较高理性成分,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其意在强调(  )
A.天子是天下之大宗 B.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
C.天子诸侯均行宗法 D.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
解析:选C 从材料“天子、诸侯……有大宗之实”中可以分析出,无论天子还是诸侯都有“大宗之实”,故C项正确;A、B两项包含在C项之中,排除;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天子的地位,故D项错误。
10.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

A.周天子墓葬 B.诸侯国君墓葬
C.商王墓葬 D.平民墓葬
解析:选B 春秋战国(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权力上升。据此可知,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诸侯国君墓葬,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古代中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制家长主持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去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仪式,而且还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式,这种仪式可能包括上百人。
唐朝尤其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宋朝时期,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来仅限于记住先祖的名字并在家内举行仪式,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的活动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西周怎样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宗法制对家族、宗族和国家政权有何积极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继承制、祭祀等方面归纳出原则,然后指出反映的制度为宗法制。第(2)问,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所述,概括出对后世的影响,根据宗法制的特点分层次说明。
答案:(1)嫡长子继承原则;大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为五世则迁之宗的祭祀原则。宗法制。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王权。
|课后拔高练|
1.(2018·全国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选A 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乃去其三面”、“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可使商汤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A项正确;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奴隶集体耕作的农耕经济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由材料“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故C项错误;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
2.(2018.4·浙江卷·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解析:选D 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说明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
3.(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选A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增强了广大区域内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出现于战国,与材料中的时间“周灭商之后”不符,故B项错误;西周时,尚未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周王室对地方实行间接控制,不是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分封制的对象、封国和都城,没有涉及贵族权利的继承,故D项错误。
4.(2016·全国Ⅲ卷·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B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在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铭文是记述祖先业绩,这是重视宗法传承的表现,不是挑战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商周时期铭文的内容可知这类青铜器均属于礼器,其功用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故D项错误。
5.(2014·课标Ⅱ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选C 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是周代的通用语言,应该是以周朝发源地的地方语言为基础而形成的,而周朝的发源地是现代的陕西,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第一单元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后加餐练|
1.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这主要反映出李白(  )
A.对秦始皇炫耀武力不满
B.认为秦朝统一不利于思想解放
C.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充满赞叹
D.认为秦朝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李白对秦始皇统一的赞赏,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思想解放的影响,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李白是大力的赞扬秦始皇统一天下,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的特征,故D项错误。
2.秦完成统一后,秦王嬴政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有特殊的名号,独一无二。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  )
A.彰显秦始皇功绩    B.维护中央政府尊严
C.体现皇权的至尊 D.显示皇权来之不易
解析:选C 题干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是彰显秦始皇功绩和维护中央政府的尊严,故A、B两项错误;皇帝的称号、言行等都有专用的称呼,秦嬴政是要用这种做法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突出皇权的地位和尊严,故C项正确;D项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
3.下图反映出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

A.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B.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C.分别决策,相权分割 D.相权空虚,中央集权
解析:选A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故A项正确;秦朝的中央制度没有实行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秦朝始设宰相制度,宰相权力较大,并没有分割相权,故C、D两项错误。
4.秦朝,太尉一职并不是常设的,只在有战事之时而设,而且没有调兵权,“也许仅仅是起到高级参谋的作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才选拔机制未建立 B.官僚机构重新调整
C.当时社会政治较清明 D.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解析:选D 太尉是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是,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所以,军权实际上是掌握在皇帝之手,故D项符合题意。
5.秦朝时实行“朝议”制度,其规定:“国家大事皆由朝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朝议做出决定。”此规定(  )
A.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完善
B.表明皇帝总揽一切军政事务
C.反映了秦朝实行了民主决策
D.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
解析:选D 依据材料“国家大事皆由朝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朝议做出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君主专制,A项错误;B项不合题干主旨,排除;君主专制的背景下,不存在民主决策,排除C项。
6.据资料可知“县”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最早出现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灭六国之后 D.汉帝国建立时
解析:选B 西周时期,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没有实行郡县制,故A项错误;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秦朝灭六国是在公元前2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汉朝是在秦朝以后,与材料时间也不相符,故D项错误。
7.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 B.秦朝绘制的政区地图
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
解析:选B 《史记》是二手资料,它的可信程度比不上一手资料,故A项错误;秦朝绘制的行政地图是一手资料,这是研究秦朝的郡县制最具有说服力的,故B项正确;民间的传说,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所以是二手资料,不是最可信的,故C项错误;史学家的学术观点,这是一种评述,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不是最可信的,故D项错误。
8.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今山东境内的有齐郡、琅琊郡等。下列关于琅琊郡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地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解析:选C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地方设郡和县,郡守和县令(县长)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掌管地方行政。他们都由皇帝任命,并非世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守没有自己的封地,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
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解析:选D 郡县制并不能完全消除地方割据的条件,故A项错误;保证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表述太绝对,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在全国所有地方实施的,不只是在边远地区,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奠定了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说明它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
10.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解析:选C 材料中的“封建政治”是指分封制,而“郡县政治”是指郡县制。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当时都对国家统治有一定积极作用,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故C项正确;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郡县制的官员则是由皇帝任命的,故A项错误;郡县制维护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分封制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B项错误;分封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子弟之制”指分封制,其“特征”可以根据材料“立子立嫡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回答。第(2)问,“原因”可以还原成“诸侯争霸”的原因,“破解”可结合秦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回答。第(3)问,“本质特征”可以根据“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等信息回答。
答案:(1)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课后拔高练|
1.(2015·海南卷·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解析:选A 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罢去分封制的“诸侯”,改行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知不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2.(2013·全国Ⅰ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选C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C项正确;铁犁牛耕的推广导致了分封制走向瓦解,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当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就没有君主集权统治,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故D项错误。
3.(2013·北京卷·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解析:选B 石碑《九域守令图》中的“守令”和“并四海、为□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反映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置郡县的史实,“□”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三项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故选B。




(共29张PPT)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自检自查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前自检自查练
推恩令
中央集权
藩镇割据
禁军
通判
中央
宣慰司
省制
尚书令
决策
中书门下
中书省
察举制
孝廉
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
科举制
中央政府
学考基础合格练
课时加餐拔高练
点 击 进 入
首页
末页
骄了之路
the road to pride
让学习更快乐,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