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穷人 3(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28 2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穷人
教学目标:
1.记住“哑、寡、魁、梧、嘿、霉、哺”等7个字的音、 形、义,并会写。记住多音字“哦”的读音和意思。
2.能结合课文,说出练习1“拍击’,等10个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练习2的4个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最难反映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感情的句子。
5.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的。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段(桑娜抱回孩子的经过)是重点段。教学时既要抓住中心又要和本单元训练项目“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
1.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朴实准确。恰如其分的词句表达出人物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外预习,熟悉课文内容,运用工具书,联系课义自学生字词。
2.找出疑难问题。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栗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质疑问难。
3.明确学习目标。
4.学习第一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5分钟)
我们知道,穷人是受苦的人,是生活贫困的人。在我们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过哪些课是讲穷人的故事的?(《小音乐家杨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这些课文,有的揭露了资本主以社会的黑暗,反映了穷人生活的悲惨;有的表现了穷人向往幸福,追求美好境界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分钟)
那么这篇课文的“穷人”指的哪些人?文章又是通过写“穷 人”的什么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的了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 课文。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了他们的关系怎样?
西蒙(寡妇)------>两个孩子
2.回答导言提出的第二问。
课文主要写“穷人”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穷人”的什么 品质?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入事情发展顺序)请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三、启发学生质疑问难。(6分钟)
下面请同学们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要着重考虑文章的中心。写法。结构,不要纠缠在个别 情节上。
(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四、明确学习目标:(5分钟)
1.大家提了不少问题,下面我也想问问你们出们根据自己读课文的初步印象,根据你对这篇课文特点的了解,你们考虑一个问题:“你认为你学这篇课文应当从里面学什么?琢磨琢磨,也就是说学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
2.老师归纳学生的意见,得出:
(1)通过理解课文能回答课后的问题。(理解方向)
(2)文章写得生动感人,怎么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看看我们能不能从这课中学到一些方法(写法上)
(3)学习穷苦人民,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思想上)
五、学习第一段:(20分钟)
1.默读课文,谁能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候出海捕鱼的丈夫归 来。)
(1)文章写桑娜担心着丈夫用了一个什么词?(心惊肉跳)
什么是心惊肉跳?
(2)桑娜为什么会心惊肉跳了
①外面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正起风暴。
②夜也深了)
找出有关句子读。
(3)桑娜担心什么?(丈夫会出事),从哪看出?(为丈夫祈祷)
口读。
师:是啊,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即使是大轮船在海上航行也很危险,何况是一只小船呢!
再指导朗读桑娜为丈夫祈祷一句。(读出焦急、祈求的语 气,加上动作)。
(4)学到这,你觉得桑娜的家境怎样?桑娜的心地如何?
(家境贫困、心地善良)
(5)你们说桑娜家境贫困,为什么课文又写她家里“温暖而 舒适”,你是怎样理解的了
(这种“舒适’,只是相对而言,只不过是仅仅说得过去而已:炉火末灭,屋内干净,孩子们能安睡。而这些,是靠渔夫夫妻二人的勤劳和心血才能维持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讲读第二。三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准确。朴实的语言, 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
3.理解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2)、(3)小题,第3题。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4.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养目标”和“发展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语:(l分钟)
上一课。我们学了《穷人)的第一段,作者把我们带到海边 的小屋里。海上飞起着风暴。没有月亮,外面又黑又冷。我们仿 佛看到了在这狂风怒吼。波涛轰鸣的夜晚,女主人公桑娜正坐在屋望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的这样一画面。
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学。
二、讲读课文。
第二段(20分钟)
1.默读第二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2
2.再迅速看课文,看看这段主要讲了几层意思了
a、桑娜探望西蒙。
b、桑娜发现西蒙死立,便把孩子抱回家…
c、桑娜的矛盾心理。
3.我们先看看桑娜去看望西蒙这一层,丈夫能否平安归来 还不知道。这时,她却想到了西蒙,由此看来,她对西蒙怎样?
(同情、关心)
读这些句子,读出这种关心和同情,因为是“想”,声音要 轻些。
4.当她推开寡妇西蒙的屋门时看到些什么?默读下面的课 文。
(1)师:从这段中,你们觉得西蒙家的生活怎样贫穷? 西蒙做为二个母亲,多么不愿丢下孩子撒手而去。可是病重 的她还是不得不含着悲痛不舍的心情离去了。大家想想,西蒙死了,丢下那两个很小的孩子,如果投入求助会怎样?(发挥想象)
(2)渲染:是啊!另口么年幼的孩子,没有父亲又失去了母亲, 他们怎么活下去呢?啊!是谁?是谁把他们抱回家呢了一一是桑娜!
5.请个别同学读桑娜抱孩子回家这一自然段。思考:当桑 娜把孩子抱回家时,她想到什么没有?(没有) 从哪里知道?“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 得非这样做不可。’’
(1)她没有想到什么, 马上把孩子抱回家,这是一个什么 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毫不犹豫)
渲:想想,当时,她有没有想,家里多了两张嘴,吃饭更困难?(没有)她有没有想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自己的孩子会更苦? (也没有)她有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她和丈夫更苦?(更没有)
(2)她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什么去帮助西蒙?
(出于良心的驱使,出于她善良的心地。)
师:是啊,这完全是穷人的本色,穷帮穷!
朗读训练:师读本小节一。二两句,生齐读第三句“她自己 也......”
6.抓住课后第2题的第3小题深入理解。
(1)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里以后,她想到些什么?
(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①你们读了这段话后,觉得桑娜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了
(忐忑不安。害怕、矛盾)
②什么叫忐忑不安?从哪看出她忐忑不安?
(说话断断续续,语言前后矛盾)
③这个断断续续用什么标点符号表示八省略号》
④这个省略号除了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外,有的地方是省略了口些内容的。下面请同学们用忐忑不安地语气读这段,并把省略了的内容补上。(发挥想象,感情朗读)
⑤学生读。
示范,“是他来了……”(表示她心甘情愿,语调稍微平些。)
学生再读。
小结:这段写得好吗?作者并没有用豪言壮语去写桑娜的语 言和心情,而是那样平平常常地,却是那样真实、准确地写出桑 娜作为一个善良。纯朴的妇女此刻的真情实感。
讲读第三段: (19分钟)
默读第三段,思考:渔夫回家后,桑娜怎样把西蒙死了 的情况告诉他们的?
点拨:(1)丈夫一回家,桑娜有没有马上把西蒙死了的情况 告诉丈夫?(没有)
(2)正当桑娜内心充满担忧,害怕。矛盾的时候,丈夫忽然 问起来了,桑娜的心情会更怎样?
请把描写桑娜的语言、神情的句子挑出来读读,想想桑娜为什么会这样?充分让学生读、讲。
如:从“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可见桑娜内心是带着害怕,又过意不去。
1.总结课文,体会感情,概括中心思想。
2.进一步体会“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写作特色。
3.巩固练习。
4.感表朗读全文。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