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国家中,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
?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
2、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短暂统一的隋朝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3、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班超经营西域
4、“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的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5、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戒贤
6、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7、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郑和下西洋
8、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天竺
9、“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象。以下各项中,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张骞出使西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下面是小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次数较多 B.规模较大
C.影响深远 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
11、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12、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朝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里的“西天”指( )
朝鲜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13、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14、日本官方多次派遣使节团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A. 征服中国 B.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C. 援助中国 D. 建立外交关系
15、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1)你知道“秦王”是何人吗?天竺是现在的哪里?
(2)玄奘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价值?
17、对外交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中的“这条路”的名称。
材料二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人物的主要贡献。
材料三海上丝綢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路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渠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4)综合分析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18、“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16分)
【唐朝缔结友谊桥梁】
材料一 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 335卷,约1 300多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材料二 日本晁卿(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根据玄奘的口述,他的弟子写成一部书,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哪些。
(3)以上材料中的史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当代再创和谐外交】
材料四 2016年8月24日,出席第八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的中国外长表示,希望三国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加强合作,为地区和平发展以及彼此关系的改善做出努力。
(4)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材料四,你认为中日双方应如何做才能让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A 4、B 5、B 6、A 7、D 8、B 9、A 10、D 11、D 12、C 13、B 14、B 15、A
二、非选择题
16、(1)唐太宗。印度。
(2)《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7、(1)丝调之路.
(2)图一人物贡献: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图二又人物贡献: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宋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等等。
(4)尊重各国文化的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成果,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等等。
18、(1)印度半岛。《大唐西域记》。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3)都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