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 8.1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物理 8.1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15 07:0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猜猜看:
器材:
一个小便签本;
一枚硬币;
一把小木锤(其他物品也可以)
当用木棰反复敲击便签本的上端时,硬币会从本的下端掉出来吗?



硬币大概位置
问题:
硬币为什么会从本的上端出来呢?
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第一节(人教版)
体验:
器材:
课本(橡皮等)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思考:
观察:
经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亚里士多德
观察:
地上滚动的足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滚动
飞机平稳着陆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汽车刹车后还会滑行一小段距离
……
生活现象:
物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维持
观点:
问题:
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伽利略
如何证明运动的物体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而停下来?
问题:
研究运动物体停下来的快慢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速度减小的快慢
说明速度在减小
问题转换:
一、探究:运动物体速度减小的快慢
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
器材:
两个平直木板(其中一木板上铺有棉布);一辆小车
小车在哪个表面速度减小的快?
想一想:
观察:
思考:
能说明运动小车在木板表面速度减小的快吗?
观察:
运动的小车在平面上速度减小的快慢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需保证速度减小的值相同
进一步分析:
因为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速度为零,所以要保证速度减小的值相同,应控制小车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比较速度减小的快慢应控制小车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阻力大小
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
运动的小车在平面上速度减小的快慢
如何控制?
自变量
控制变量
因变量
改变水平面的材质粗糙程度
小车在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运动距离的长短
控制变量
实验:
斜面
同样的小车从相同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器材:
一端带有斜面的平直木板;
方法:
保证:
阅读任务单完成任务
斜面
1.阻力大小是研究问题的自变量,可以换用不同材质的表
面改变阻力大小
2.需要控制的变量是运动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可以
让相同的小车从相同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
3.运动小车在水平面上速度减小的快慢是因变量,可以用运
动小车在不同表面由运动到静止,其运动的距离长短反映
器材:
一端带有斜面的平直木板;
毛巾;棉布;小车
实验:
运动物体速度减小的快慢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思考:
次数
平面
阻力大小
水平面滑行距离
速度减小到零快慢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较小


较短


较慢

分析:
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实验初步结论:
次数
平面
阻力大小
水平面运动距离
速度减小到零快慢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100
1000
10000
分析
4
5

较小


较长


较慢

相比木板滑
比第3次小
比第3次长
比第3次慢
相比4的滑
100000




相比99次滑
比第4次小
比第4次长
比第4次慢
比第99次小
比第999次小
比第9999次小
比第99999次小
比第99次长
比第999次长
比第9999次长
比第99999次长
比第99次慢
比第999次慢
比第9999次慢
比第99999次慢
相比999次滑
相比9999次滑
相比99999次滑
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就不会减小,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运动下去。
笛卡儿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牛顿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科学推理
科学实验
物理规律
小结
探究运动物体速度减小快慢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历史发展到牛顿所处的时代,科学的紧迫任务是承前启后、站在新的高度将以往大师们的努力综合为统一的理论。
牛顿把这个定律作为理论体系的第一个定律,为力学体系参考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认识:
物体不受力,其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本身不会改变,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物体有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惯性
物体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释:
运动小车离开手的推力还要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物体有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
地上滚动的足球离开脚后为什么还能继续滚动?
飞机平稳着陆后为什么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还会滑行一小段距离?
惯性
体验:
器材:
课本;橡皮
观察:
思考:
如何解释其中的原因?
解释:为什么突然拉动课本,立放在上边的橡皮会向后倾倒?
突然被拉动,被迫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橡皮下部随课本运动
橡皮上部还要想保持原来的状态
突然拉动课本,橡皮向后倾倒
外力影响
橡皮
课本
结果
原本状态
静止
惯性
原因:物体有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
解释:为什么随课本一起运动的橡皮当课本突然停止运动时会向前倾倒?
外力影响
橡皮
课本
结果
原本状态
惯性
原因:
运动
橡皮下部随课本静止
课本碰到障碍物,橡皮向前倾倒
物体有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
突然停止运动,被迫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橡皮上部还要想保持原来的状态
汽车突然启动,车上乘客为什么会向车行反方向倾倒?
汽车紧急刹车,车上乘客为什么会向车行方向倾倒?
能试着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小结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
生活中,防范物体的惯性带来的危害;
利用物体的惯性带来的方便。
惯性
揭秘:
硬币在外力敲击便签本的上端时为什么会从本的上边缘掉出来呢?
原来硬币和本都是静止的,当本受外力被迫向下运动,改变了原状态,而硬币由于惯性还想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于便签本向上运动,每敲一次,向上运动一点,最后就会从上边出来了。
分析:
课堂诊断
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时,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
开始自由滑下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
的越快
D.在图中所示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归
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解决:
D.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得出
的理想化结论。故D正确。
答案:
ABD
要在水平面上获得相同的初速度,采用的办法就是让同样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故A正确;
C.
实验表明,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在速度变化量一
样的前提下,小车要停下来经历的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应该越慢。
故C不正确;
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由运动变为了
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课堂诊断:
2.下列做法中利用惯性的是(

A.
拍打窗帘,可以清除上面的浮灰
B.
汽车行驶中,车上司机和乘客都要系好安全带
C.
跳远时为了取得好成绩,运动员起跳前要快速助跑
D.
汽车行驶,车与车之间要保持车距
D.
汽车行驶过程中,与前车都处于运动状态,当前车若出现情况急刹车时,后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因躲闪不及发生和前车相撞的事故。所以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要留有安全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不正确。
A.
窗帘和浮灰原来都是静止的,当拍打窗帘时,窗帘运动,而浮灰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就会和窗帘分开,这样可以清除上面的浮灰。故A符合题意,正确;
B.
汽车行驶中,车上司机和乘客都是运动的,若汽车遇到情况突然刹车时,汽车就会改变运动状态,而车上的人由于惯性还要想保持原来的状态,就会发生与前边物体相碰的危险,所以为了防止乘客由于惯性而发生与车内前方物体撞击的事故,要系安全带。故B不符合题意,不正确;
C.
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会获得一定的速度,这样当起跳时,人的脚被迫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跳得更远,所以运动员起跳前助跑就是利用了跳远运动员自身的惯性,使得跳得更远。故C符合题意,正确;
问题解决:
答案:
AC
小结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物体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