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3 17: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桃花源记》(1)
初二年级 语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世外桃源
指美好的理想世界
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

听范读 标注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

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新鲜美好
沿着,顺着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诧异”
“穷”的字源解说
金文:
造字本义: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
篆文:
楷书:
简体楷书:穷,以“力”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躬”,表示无能为力。
(穴,洞)+
(躬,弓身屈体)
?
?
“穷”的字义演变
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
?
终结,尽,完
困顿
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林子的尽头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于水源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放弃,离开 仅仅,只
豁然开朗。
隐隐约约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交错相通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全,都
人少则发黑,老则发白,白久则黄。
——王允《论衡·无形》
老人和小孩
《说文解字》:“属,连也。从尾,蜀声。”
字义演变:动物交配接尾?连接?类别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于是,就 详细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全,都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同“邀”,邀请
于是,就
隔绝,不通音讯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竟然,居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邀请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离开 告诉 不值得
人道也。”
对,向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
沿着 先前的 拜访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竟然
迷,不复得路。
“志”的篆书:之+心
字义演变:停在心中?记住?记载,记号

做记号
“向”的字义演变:
向北的窗户?朝着?从前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判断句:……也。 打算,计划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不久 访求,探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发现
进入
访问
离开
再寻








芳草鲜美
古义:(形容样子)新鲜美丽
今义:(形容食物)味道好
“有一古梅,白蕚鲜美,馥郁充斥。 ”
——孔迩《云蕉馆纪谈》




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风景绝佳之处
今义:没有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宜兴善权、张公两洞,天下绝境也。 ”
——叶梦得《避暑录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