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试题
地 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 DCCBB 6—10:CAABB 11—15:DABAC
16—18:BAB
二、综合题:
19.(16分)
(1)大西洋以东(或西临大西洋),地中海以西(或东临地中海),比斯开湾以南(或北临比斯开湾),直布罗陀海峡以北(或南临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欧洲大陆相连(答对2点得1分,全题只答对一点不得分,有一点错误最多得1分,有两个及其以上错误不得分,满分4分)
(2)东高西低(或西低东高)(2分) 不同高度设色不同或河流的流向(河流总体自西向东流)(答对一个得2分,最多2分)
(3)1(2分) ①(2分) 迎风坡(2分)
(4)防暑降温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共2分)
20.(16分)
(1)50mm以下(1分) 干旱区(1分) 干旱(1分) 西北地区(1分)
(2)冬冷夏热(年较差大)(2分) 降水稀少(2分)
(3)少(1分) 小 (1分) 有(结冰)(1分)
(4)有古迹(2分) 有铁路通过(2分)
(5)旅游业(1分)
21.(14分)
(1)湖北(1分)
丰富(或多或量大) (1分) 大(丰富)(1分) 大(1分)
(3)(高速)公路运输(1分) 河流运输(或内河运输)(1分)
(4)小(1分) 穿过平原地区(1分) 穿过地区相对高度大(或穿过地区多为山区)(1分) 小(1分)
(5)(附近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1分);(多条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线在此相交或相接)交通便利(1分);(省会城市,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1分);(长江等)河流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1分)(任答对一点得1分,最多得4分)
2020春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试题
地 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18题,共54分)
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区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乙地区气候寒冷,溜冰、滑雪是当地常见的体育活动
C.丙地区常年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D.丁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地广人稀
2.下列有关四个地理单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不适宜栽种水稻 B.乙地区降水充沛,不会出现缺水现象
C.丙地区气温日较差大,适宜栽种水果 D.丁地区油气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工业
(
29
゜
N
A
B
30
゜
N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3-5题。
3. 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流入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流入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4. 图示小路B地海拔可能为( )米
A.1200 B.1199
C.1198 D.1197
5. 小路A、B段走向为
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南北走向
读“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年降水量的是
A.1000mm B.200mm
C.680mm D.880mm
7.乙地种植的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高粱 D.青稞
读右图,完成8-10题。
8. 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9.下列有关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的叙述,正
确的是
A.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方地区 B.绝大部分分布在第二级阶梯
C.绝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地区 D.江西省和福建省都没有水土流失
10.下列有关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正确的有
①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②加强土地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利用
③尽量减少这些地区的降水,没有降水,就不会发生水土流失
④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进行生态治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某地景观图”和“陕西省略图”,完成11-13题。
11.该地景观反映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C.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绥德 B.西安 C.汉中 D.商洛
13.该地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严重
C.多洪涝灾害 D.湿地退化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读图2完成14-15题。
(
图
2
)
14.比较甲、乙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
A.甲是大比例尺地图 B.乙是大比例尺地图
C.甲、乙比例尺相同 D.无法比较
15.读图判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图三要素中,两图缺少了方向 B.甲图反映的S市范围比乙图大
C.甲图反映的S市内容更为详细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一样长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所有河流均为外流河,淮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读安徽省年降水量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 该省降水空间分布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东向西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D.平均分布
17.下面对图中虚线闭合等值线区域①年降水量的分析,正确的是(注意:年等降水量线判读方法与等高线判读方法一致)
A.河流源地→海拔较高→夏季风被迫抬升→多地形雨→1400mm—1600mm
B.河流源地→海拔较高→夏季风被迫抬升→多地形雨→1600mm—1800mm
C.河流注入区域→盆地地形→夏季风到达较少→降水少→1000mm—1200mm
D.位于1200mm等值线与1400mm等值线之间→1200mm—1400mm
18.淮河干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极易出现涝灾。观察淮河干支流分布状况,可以推断淮河干流最易出现涝灾的时段是
A.冬季干流以北流域降水时 B.夏季干流以北流域及源头流域同时降水时
C.夏季干流以南流域降水时 D.夏季长江流域降水时
二、综合题(共46分)
19.(里斯本(①)、阿利坎特(②)两个城市纬度相差无几,分别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的西部沿海和东部沿海。 请阅读“伊比利亚半岛地形示意图”及“里斯本、阿利坎特”相关气候数据图表资料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伊比利亚半岛的海陆位置▲。(4分)
(2)地势是指一个地区地表总体的起伏状态。请描述“伊比利亚半岛地形示意图”中经纬网格控制的陆地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4分)
(3)两个城市最冷月份均为 ▲ 月。冬季是两个城市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节,但 ▲ (填数码或城市名)冬季降水更多,这主要是因为来至大西洋的西风受半岛地形影响,使该城市处于易形成地形雨的 ▲ 所致(6分)。
(4)对比两个城市气候数据图表,在城市②生活的人们相对城市①夏季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分)
20.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是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降水量在200mm以下,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在200-400mm,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在400-800mm;一般湿润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上。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事物分布图
(1)M地年降水量▲(50mm以下、50-100mm、100-200mm、1000mm),从干湿区划分上属于▲,该区域主要自然特征是▲。可以推测该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之一的▲。(4分)
(2)根据M地气候资料总结气候特征:▲,▲。(4分)
(3)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特征推测该省区的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数量▲,河流水量▲,河流结冰情况▲。(3分)
(4)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N地近年旅游业快速发展,试分析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点):▲;▲。(4分)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新疆可以大力发展:▲。(1分)
21、下面是我国局部区域相关图文材料,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地形及河流分布图 材料二 交通、资源分布图
材料三 长江三峡以上的长江流域大于100万平方千米,区域内重要水文站年降水量如下:宜宾1255mm,成都921mm,重庆1138mm,乐山1086mm,雅安1287mm。
材料四 乐山港是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大宗物资运输的重要河港。几年前,成都附近著名的东方电机厂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并制造了多台60万千瓦的水能机,单台水能机重达100多吨,体积100多立方米,十分庞大。
(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省。(1分)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兼具发电功能,装机容量1860万千瓦,为世界上最大水力发电站。能在长江三峡建设如此规模的水电站得益于重庆到长江三峡河段蕴藏了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补充完成下面关于此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3分)
①因为降水▲,且集水面积广,导致此河段流量▲;②因为此河段流经峡谷地区,河流落差▲,导致河流流速快,所以此河段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3)请你根据材料二、四推断材料四所述水能机的合理运输方式:从成都到乐山选择▲,从乐山到长江三峡选择▲。(2分)
(4)为促进区域发展,上世纪80年代修建了武汉—襄樊—重庆铁路。结合材料一、二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武襄线(武汉—襄樊)修建难度▲于襄渝线(襄樊—重庆)修建难度,其原因在于:武襄线▲,而襄渝线▲,因此武襄线穿过地区地势起伏▲于襄渝线穿过地区(4分)
(5)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请根据材料二分析促进重庆工业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至少两点,4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