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自测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①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 ②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③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④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A. ①③②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③①④ D. ④②③①
2.老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一组照片讲述的是
A. 土地改革 B. 实行三大改造 C.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 一五计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从此中国( )
A. 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 完成了全国土地改革 D.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4.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其中“土地还家”是指( )
A. 农业合作社的创办 B. 人民公社的建立
C.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抗美援朝的胜利---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威望
C. 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文化大革命---在文化领域进行的革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6.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 工业化的起步 B. 巩固政权 C.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时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②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③和谐社会,全面小康 ④探索建设,曲折前进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③②
8.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A. 人民公社化 B. 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 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9.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 新中国成立-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B.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 抗美援朝--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D. 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10.2019年3月28日,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遗骸由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出发,被运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安放。当年这支部队的司令员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毛泽东 D. 陈毅
11.上个世纪50年代,为保家卫国,一批优秀中华儿女毅然决然地走上了()
A. 北伐战场 B. 抗日战场 C. 解放战场 D. 抗美援朝战场
12.战斗英雄邱少云出现于()
A. 解放战争 B. 抗美援朝战争 C. 反“围剿”斗争 D. 抗日战争
13.曾有人说:“抗美援朝战争,对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我国派志愿军毅然入朝作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维护国家主权 B. 援助周边国家 C. 抗击美国霸权主义 D. 保卫亚洲和平
14.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农业收入大大提高。广大农民心情舒畅,文化事业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得益于()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
15.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 它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它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 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6.“将战国时期确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在农村铲除封建剥削,地主阶级随之被消灭,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促成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是()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7.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8.历史课上有四位同学,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意义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见解是( )
A. 小华: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小红: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C. 小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D. 小刚: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19.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0.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二、综合探究题
21.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而且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更加适合于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对当时的国家政局分别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吃大锅饭”指的是什么政策?这种“责任制”又指的是什么?二者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还实行过哪些农业政策?请补充一例。综上探究,写出你的一点感悟。
三、材料解析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一的图片描绘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做出了庄严宣告,请你判断这是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了那些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二:毛泽东在进京的路上说到中国共产党正经历一次“赶考”,并强调绝不做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出好成绩!
依据材料二,回答我党在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做出了哪些成绩?(请列举两项)
材料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通过什么事件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
2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学史以明智,习古以鉴今,学习历史上的改革,走好当前的改革路。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1)读材料一,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他“不法古”,能促进新的封建经济发展?
(2)读材料二:刘少奇认为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3)读材料三: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他是如何实现对其的“新运用”的?
(4)分析这些古今中外的改革,你认为进行改革的关键点是什么?
答案
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D
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B
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A14.【答案】A15.【答案】A
16.【答案】A17.【答案】D18.【答案】D19.【答案】D20.【答案】C
21.【答案】(1)图一: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促进了国民政府的垮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图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政策:人民公社化。责任制:联产承包。根本原因: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合国情)。
(3)农业政策:生产合作化、鼓励乡镇企业、减免农业税等。感悟: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
22.【答案】(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平解放西藏。(任选2项即可)
(3)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答案】(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3)资本主义制度;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改革立足于时代需要,促进生产发展。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