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 木偶的步态舞 人音版(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 木偶的步态舞 人音版(五线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5-13 17: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 学 音 乐 教 学 设 计
学 科 音 乐 年 级 三年级
课 题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木偶的步态舞》
教材分析: 《木偶的步态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1910年为他的爱女创作题名为《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中的最后一首作品。乐曲描运用切分节奏、倚音,细腻的刻画出黑人小木偶机械、滑稽的动态特征;通过旋律、速度上的变化与对比,表达小木偶的情绪、情感的发展,让人产生故事的联想。三部曲式结构中一、二段的情绪对比和一、三段的首尾呼应更加鲜明的烘托出小木偶的形象,同时作者在这首作品中吸收了黑人音乐中的元素,使得音乐形象更加富于动感,富于童趣。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善于模仿表演动作,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所表现的内容,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能听辨节奏、速度、旋律,有了一些曲式结构等相关知识基础。本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有所创新。??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带给童年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生平简介及作品特点。 2、学生能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切分音节奏、倚音在乐曲中的表现效果;运用肢体语言进一步表演,理解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三、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模唱、表演、划旋律线等方式,感受木偶机械、机灵、滑稽、活泼可爱的步态。 2、启发学生对音乐进行想象与理解,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自信地进行音乐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学生能准确把握乐曲《木偶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形象;听出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并对小木偶形象活动进行联想。 二、难点:哼唱主题旋律,大胆自信地进行动作模仿。
教学方法: 聆听法、演示法、谈话法、探究法、律动法
教学准备: 课本、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律动:随乐曲《木偶的步态舞》,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律动。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师: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呢? 2. 出示图片:《飞屋环游记》中的卡尔·费迪逊老爷爷;《木偶奇遇记》中的木偶匹诺曹。 (二)初听A段乐曲《木偶的步态舞》 1.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两位动画人物,谁更适合做这段音乐的主角呢?2、 2.出示课题:木偶(黑板贴“木偶”的图片) 3.讨论:小木偶应该是一个什么的形象,有着什么样的个性,会做一些什么样的动作呢? (二)复听A 段主题 学生边听音乐边加动作,说说你心中的小木偶是什么形象? (三)复听聆听A 段主题 1.请学生为小木偶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动作,来表现他,跟着音乐表演一下。 2.强调木偶动作的特点:机械,有力 3.出示三条节奏 a.学生跟老师一起拍击三条节奏 b.说出你选择哪种节奏表现木偶的滑稽可爱的样子? c.与老师再次拍击节奏,感受三条节奏型的不同特点 4.思考: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哪一条节奏? (四)介绍作曲家及“糕饼舞” 1.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出生于1862年,7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就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作曲家,他满脑子里充满了许许多多的疑问,经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2.“糕饼舞”里面主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和连续的八分顿音节奏…… (五)提线木偶表演 1.小木偶是在提线人的带领下岁月去进行表演 2.全体学生做小木偶,跟老师的指令一起做动作 3.学生边做动作边聆听一下乐曲里哪段音乐你比较熟悉,能够哼唱出来。 (六)聆听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 1.师: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这对那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钢琴 2.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 思考:这段音乐和之前的音乐相比,都有哪些变化呢?(从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 3.出示课题“步态舞” 4.感受B段主题 a.学生随音乐划旋律线条 b.小木偶很沮丧,谁来鼓励一下他呢?(有节奏地说出鼓励的话语) 6.聆听再现的A段主题 7.完整地来聆听乐曲 学生听到快乐的情绪时,用舞蹈表示;听到悲伤乐曲,划旋律线。 七、总结 八、下课
板书设计: 《木偶的步态舞》 A主题 B主题 A主题(再现) 旋律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