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
3.古诗三首
课内阅读
(一)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
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
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
(时间),后两句写的是
(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②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
B.
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
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
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
(二)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类文阅读
(一)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
玉盘:
2.
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
A.
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吧。
(二)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
)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
)
(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一)1.
寒食 白昼 夜晚
2.①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柳树在春风中飘拂
②
B.
3.
B
(二)1.
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2.
泣涕零如雨
3.
动作
情态
类文阅读:
(一)1.银河
月亮
A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1.(1)朦胧的月亮。(2)独自
(1)
√
(2)√
(3)×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诗人的闲适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