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第四节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知道血液循环的意义 2.能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重点 1.能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2. 能说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种类、危害、病因、预防及抢救措施,懂得珍惜生命,关注心脏健康
【教材连线·开卷有益】
知识一 血液循环
1.概念:血液在 心脏 和全身的 血管 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
2.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心脏 。?
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a.体循环:
(1)途径:左心室→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2)血液变化: 动脉 血变 静脉 血。?
血液组织细胞。
b.肺循环:
(1)途径:右心室→ 肺动脉 →肺内的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2)血液变化: 静脉 血变 动脉 血。?
血液肺泡。
3.意义:运输 氧气 和 养料 ,带走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 废物 ,使人体各项生理活动 正常 进行。
知识点二 心血管疾病
1.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种类:
动脉硬化、 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 、高脂血症、心肌炎、房室瓣关闭不严、 脑溢血 、心肌梗塞等。 ?
2.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 生命 带来威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 经济负担 等。 ?
3.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1)不良的饮食习惯。
(2)不健康的 生活方式 。 ?
4.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1)参加适宜的 体育锻炼 。?
(2)保持良好的 生活方式 ;注意 平衡膳食 。?
(3)培养 豁达开朗 的性格和保持 积极乐观 的精神状态。 ?
5.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抢救措施:
(1)不要盲目 用药 ;尽可能少 移动 病人,并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 ?
(2)冠心病病人平时应注意随身携带 速效急救 药物。?
【预习小测·大有裨益】
1. 当动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动途径是( )
A. 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 左心室→右心房→主动脉 D. 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答案】A
【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动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的流动途径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2. 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 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 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 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答案】D
3. 下列哪项所列举的疾病全属于“现代文明病”或“生活方式病”(??? )
A.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B. 侏儒症、艾滋病、脑溢血
C. 先天愚型病、龋齿、肺癌 D. 白化病、蛔虫病、高血压
【答案】A
【解析】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现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40.47/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3.89%;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27.18/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1.63%;心脏病的死亡率为98.92/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6.82%,是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4. 吸烟时,从肺部进入血液中的烟碱等有害物质,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
A. 左心室 B. 左心房 C. 右心室 D. 右心房
【答案】B
【解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叫做肺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吸烟时从肺部进入血液中的烟碱等有害物质,最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选:B。
【活动探究·同道相益】
探究一:血液循环
活动:布置学生完成“探究竟1”,标出血流的方向。在学生完成“探究竟1”之后,教师讲解肺循环合体循环的定义。在讲解定义之后,让学生区分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在学生分清肺循环和体循环的概念之后,请几名学生说明构成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心脏各腔及血管名称。再请学生回答肺循环和体循环是不是各自独立、互不联系的。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结合挂图讲解人体内的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途径。教师讲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等知识,然后布置学生在课本插图“图2-17”中找出流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血管和心腔。分析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发生转变的?请一两名学生在挂图中指出哪些结构内是静脉血,哪些是动脉血。并提问“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不对?在挂图中,用标签(用纸片自制即可)标出每条血管及心腔中的血液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布置学生分析“探究竟3”,然后提问血液、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教师补充讲解淋巴循环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检测】
1. 请根据血液循环途径判断:如果在某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跟踪检查,该青霉素最先应是在心脏的哪一个腔中发现( )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室 D. 左心房
【答案】A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如果在某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进入血液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因此,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在心脏的右心房中发现这种药物。故选A。
2.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④→毛细血管乙→③→右心房
B. 心脏左侧及相连血管①④流静脉血,心脏右侧及相连血管②③流动脉血
C. 血管②比血管①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 若毛细血管乙位于小肠,则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明显增加
【答案】B
探究二:心血管疾病
活动: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自己的家人、亲属、邻居中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了解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这一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分析致病原因可能是长期精神紧张,爱吃高脂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从学生身边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出示资料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动 脉粥样硬化及其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形成了全球性的威胁,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为此,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2002年世界心脏日向全球发出了"必须构筑心血管疾病的立体防线"的特别忠告。
资料出示2:
据调查,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很多人因心血管疾病致残。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粥状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症、心肌炎、脑溢血等。①分析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组间讨论、交流。②每小组推 选一名代表发言,全班总结交流。③通过资料了解人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④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世界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下面通过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点拨确定出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互动检测】
1.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2. 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弹性会变小
B. 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官腔会变窄
C. 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脆性增大,容易破裂
D. 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会加快,血压增高
【答案】AD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非炎症性增生性病变。其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变窄,血管脆性增大,容易破裂,A错误,BC正确;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而动脉因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又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大、中动脉,包括心脏的冠状动脉、头部的脑动脉等这些要塞通道。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内膜受损后易为胆固醇、脂质沉积,加重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D错误。
【课堂总结·集思广益】
物质的运输路线
【课后练兵·日滋月益】
1. 如图为上肢肌肉细胞处血液流动及物质交换模式图,据图分析血管a、c中流的血液分别是( )
A. 动脉血、动脉血 B. 静脉血、静脉血
C. 静脉血、动脉血 D. 动脉血、静脉血
【答案】C
【解析】
2. 如图表示血液循环的示意图,其中甲、乙表示血管,A代表器官,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有关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 若A代表肺,则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
B. 若A代表小肠,则乙的血液最先流回到心脏的右心房
C. 若此图表示体循环,则与血管甲相连的是右心室
D. 若A代表肾脏,则血管乙与血管甲相比,尿素的含量降低
【答案】C
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若此图表示体循环,则与血管甲相连的是左心室,C错误;若A代表肾脏,则血管乙内流的是含尿素量最少的静脉血,因此与血管甲相比,尿素的含量降低,D正确。
3. 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是心脏
B. 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 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D. 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右心室壁
【答案】A
【解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正确;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动脉内没有瓣膜,B错误;动脉血管中的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的流动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流动脉血,C错误;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D错误。
4. 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右心室出发,最后回到了左心房。这滴血的旅行路线和血液变化分别是( )
A. ③→D→E→F→①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 ③→D→E→F→①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④→A→B→C→②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 ④→A→B→C→②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答案】C
【解析】图中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C肺静脉,D主动脉,E全身毛细血管,F上下腔静脉。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右心室出发,最后回到了左心房是肺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是:④右心室→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C肺静脉→②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C正确。
5. 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 毛细血管.动脉. 心房
C. 心房.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室 D. 心房. 静脉. 毛细血管.动脉. 心房
【答案】A
6. 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葡萄糖液运送到肺时,经过的途径依次为 (? )
①肺动脉 ②左心房 ③上腔静脉 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 ⑥肺静脉 ⑦右心室
A. ③一④一⑥一① B. ③一⑤一⑦一①
C. ④一③一①一② D. ④一③一②一①
【答案】B
【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葡萄糖经③上腔静脉→⑤右心房→⑦右心室→①肺动脉到达肺部。
7. 体循环中,最后把血液从身体头部和四肢送回心脏右心房的血管是( )
A. 肺动脉 B. 上、下腔静脉 C. 肺静脉 D. 主动脉
【答案】B
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专门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2)图中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____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3)图中C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作用。
(4)图中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______。
(5)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_____血。
【答案】 脑干 肺 呼吸 胰岛素 动脉
(2)当重症流感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人工心肺机(如图)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中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血液流经氧合器后成分的主要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3)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
(4)血糖平衡的调节途径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先是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
(5)由于B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收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变成了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