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古诗二首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寺”,掌握“妆”与“寺”两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背诵。
3.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
4.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背诵;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意)
2.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
5.指导朗读。
二、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三、扩展思维
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此什么呢?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西湖的美景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 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
3.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个)
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 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
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
五、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小池)
1.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六、 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七、 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天 好 西湖 淡妆
总相宜
雨中 奇 西施 浓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月 西湖 莲叶(接天,无穷碧)
不同 四季 荷花(映日,别样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