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导入新课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概括其特点;
掌握宋词和元曲的艺术成就和代表人物;
了解《资治通鉴》的内容、意义和地位。
学习目标
认真看书,思考以下问题:
1.宋元时期的大都市?
2.瓦子和勾栏?
3.杂剧和节日的发展情况?
4.宋词和元曲的代表人物?
5.《资治通鉴》成书时代、作者、体例、内容?
自学提纲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的大都市
图一 北宋开封的繁荣
图二 南宋临安的繁荣
图三 元朝大都的遗址
宋元时期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的城市有哪些?
东京相国寺……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燕翼贻谋录》
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屋宇四五百间。该寺每月开放5次,供“万姓交易”。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绣、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
—《东京梦华录》
瓦 子
勾栏
勾栏
说书
角抵
蹴鞠
傀儡戏
②宋代
①说唱、杂技、歌舞、傀儡
元朝南北统一后
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杂剧包含了哪些技艺?形成于何时?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 为中心的
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至元中叶以后,杂剧家
悉为杭州人。……盖杂居之根本地,已移至
南方。
大都
发生在哪件事后?
元旦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欢快的节日
二、宋词
1.出现
2.特点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依据乐谱要求,有一定格式,叫词牌。
(1)句子有长有短,便于吟唱。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著名词人
著名词人 风格特点 代表作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豪迈飘逸
委婉、细腻
清秀
词境雄大
气势磅礴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剪梅》
《声声慢》《醉花阴》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豪放派
婉约派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作品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说一说以下分别是谁的作品,有什么风格?
三、元曲
元曲是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的合称。
思考:什么是元曲?“元曲四大家”分别指谁?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人物:
关汉卿
《窦娥冤》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6朝1362年的历史。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以史书明得失
宋元时期的大都市
大相国寺的繁华
瓦子
杂剧
节日
宋词
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元曲
宋词与元曲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课堂小结
1.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不包括( )
A.说唱 B.杂技 C.歌舞 D.蹴鞠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 )
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B.豪迈奔放,气势磅礴
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 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
B
D
B
达标训练
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5.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B
ABCD
6.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C
7.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
D